35歲的張女士平常吃嘛嘛香,從來沒想過自己的腸胃有什麼問題。但這次公司體檢,卻給了她迎頭一棒。
最終檢查結果顯示,張女士患上了惡性程度高的胃印戒細胞癌,但幸好是早期,透過手術有較高治癒率。
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排第3位。
胃癌細胞有很多種模樣,不同型別危害程度也不一樣。
其中,一種形狀類似“戒指”的印戒細胞,它組成的胃印戒細胞癌就非常特殊,不僅惡性程度極高,發病率還呈上升趨勢,約佔的8%~30%。
但它之所以成為“胃癌之王”,並不是因為模樣特殊,而是有這3大特點:
早期的胃印戒細胞癌還是小嘍囉,癌細胞只在胃黏膜表面聚集。
但一旦開始繁殖壯大,它們就會迅速侵襲整個胃,讓胃壁都變得硬邦邦(也就是“皮革胃”),還容易發生淋巴結轉移,甚至威脅身體其他器官。
更可怕的是,胃印戒細胞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才可能出現腹脹、腹痛、飯量減少、嘔吐等消化道症狀,而且這與慢性胃炎、胃潰瘍症狀相似,很容易誤診,耽誤治療。
一旦沒控制好,任由發展,後期還可能會出現消瘦、貧血、腹部積液等較為嚴重的情況。
胃印戒細胞癌早期較少發生轉移,手術治療效果較好。但到晚期時,放療和大多數化療藥物都對它難起效果。
更何況此時,胃受害程度已經較為嚴重,還容易發生淋巴結轉移,即使進行手術,也存在復發的可能。
至於為啥好好的,會沾染上這個惡魔般的“胃癌之王”?
浙江大學有研究表明,胃印戒細胞癌的發生可能與基因功能異常有關。
而《實用醫學雜誌》有研究則發現,其可能與胃上皮細胞異常增生有關。
另外,以下2個因素也可能促使“胃癌之王”的發生與發展。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喜歡在胃裡寄生的細菌。WHO認定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1類致癌原。
它可以依靠鞭毛纏住胃黏膜上皮細胞,並透過釋放尿素酶產生氨,來抵抗胃酸的攻擊,最後紮根在胃裡,引起胃部炎症、異化乃至癌變。
而浙江省腫瘤研究所也有研究指出,可影響胃印戒細胞癌的癌細胞能量代謝,並促進其惡化。
在其它型別的胃癌中,男性的發病率是女性的2倍以上。
但在胃印戒細胞癌中,男女的發病率基本相當,並且呈現出女性更易患癌的趨勢,這可能是因為雌激素的關係。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 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受體(ER)與胃印戒細胞癌的發生具有密切關聯,可能是因為這種癌症發生發展時需要雌激素的支援。
由於胃印戒細胞癌隱匿又險惡,所以最好的防禦方式是定期體檢,特別是年齡>45歲且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平時更要注意避免感染幽門螺桿菌。
由於幽門螺桿菌可透過口-口、糞-口傳播,與攜帶者一起吃飯、接吻等都有可能感染,所以日常用餐建議分餐,使用公勺、公筷,減少相互感染風險。
一方確診,建議相關同住人都一起檢查,如有發現,同步治療。
另外,還可以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青椒、冬棗、沙棘,有助於增強胃黏膜的抵抗力。
參考資料:
1. 甘世英, 焦作義. 胃印戒細胞癌的臨床研究進展[J]. 中國醫藥, 2024, 19(5):782-786.
2. 陳凌影,盧春燕.胃印戒細胞癌的臨床病理特徵及CT診斷研究進展[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誌,2022,29(3):376-381
3. 梅鬱, 朱正綱. 胃印戒細胞癌的臨床病理特徵與外科綜合治療[J]. 外科理論與實踐, 2021, 26(1):79-83.
4. 張清玉, 張劍青. 居民生活方式與胃癌的相關性研究[J]. 醫學資訊, 2019, 32(20):53-55,59.
5. 姜明春.LDHD在胃印戒細胞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機制[D].浙江大學,2019.DOI:10.27461/d.cnki.gzjdx.2019.001359.
6. 王久利, 凌志強. 胃印戒細胞癌研究新進展. 世界華人消化雜誌 2017; 25(4): 358-363 DOI: 10.11569/wcjd.v25.i4.358
7. 程時磊,張發斌,李斌.中國人群胃癌發病影響因素meta 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7,33(12):1775-1780.
8. 王久利,凌志強. H.pylori對胃印戒細胞癌能量代謝相關基因表達及EMT的影響[C]//2017年中國腫瘤標誌物學術大會暨第十一屆腫瘤標誌物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 2017:146-146.
9. 戴春, 瞿彩平, 譚明等. 胃印戒細胞癌組織中ER、PR表達及與生物學特徵關係的研究[J].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 (8):84-87.
10. 周志華,趙海濱,張建東,等. 胃上皮異型增生在印戒細胞癌發生中的作用[J]. 實用醫學雜誌,2009,25(22):3791-3795.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09.22.022.
11. 劉光英,朱善軍,古來沙. 胃印戒細胞癌的胃鏡及臨床特點分析[J]. 中國內鏡雜誌,2005,11(9):994-995. DOI:10.3969/j.issn.1007-1989.2005.09.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