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中小學校勞動教育清單的編制與實施說明》徵求意見稿下發。未來,北京市中小學將以《說明》為工作指導,制定出符合標準、具有區域學校特色,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成長的勞動教育“清單”。在真實情境中讓學生真勞動、會勞動、愛勞動,北京中小學勞動教育將迎“升級版”。
北京市房山區長溝中心小學開展課間菜園養護員實踐活動。
與時俱進 勞動理念有創新
“菜苗今天有沒有長大一點兒?需要澆水了嗎?”北京市房山區長溝中心小學三年的小娜如今特別期待課間,因為學校開展了課間菜園養護員實踐活動,她可以去見見自己牽掛的“菜園裡的朋友們”,給它們澆水、拔草,每天看著菜苗長大。學校利用校園勞動基地,針對三至六年級學生開展菜園養護員實踐活動,讓他們在15分鐘裡快樂地開展勞動實踐,課間休息的同時也收穫更豐富的勞動實踐經驗。
隨著課間時間最佳化調整,房山區中小學及時調整,很多學校將課間活動和勞動育人結合起來。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湖鎮中心小學透過前期調研,把“中式麵點師課間來幫廚”作為勞動課食育課堂的延續,按照月份設計主題活動,如9月份活動主題是“中秋節製作玉兔”,10月份活動主題是“國慶福袋”,11月活動主題是“豐收的味道——南瓜花饃”。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李國棟表示,後續,學校會重新裝修食育課程場地,引進操作機器和工具,爭取在課間15分鐘,讓更多的感興趣的孩子參與到其中,還要尋求有經驗的家長志願者幫廚,做好校家社協同育人。
“勞動教育並不是上幾節勞動課、開展幾次勞動實踐那麼簡單,而是要義教階段的學生逐步實現從學會自立自強到懂得透過勞動給他人和社會做奉獻,成為高素質且受人尊重的勞動者。”北京市東城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四級調研員張燕表示,東城區提出“課間勞動3分鐘”的倡導,藉助3分鐘勞動引導教育從“重課堂教學”向“重課內、課間、課後一體化構建”轉變。學生在這3分鐘的勞動內容很簡單,擦黑板、準備教具學具、收發書本作業、管理多媒體、倒垃圾、班內樓道值周、圖書角管理乃至午間分餐等,形成班班有勞動“清單”、人人有勞動責任崗的局面。“小切口大文章,小任務大育人,讓勞動教育在日常落位,在細節彰顯,最終形成學生的勞動自覺。”
一校一策 勞動內容更適切
“71.2%的家長反饋孩子缺少吃苦耐勞意識;63%的教師認為學生缺少創造力和奮鬥精神;90%的以上的學生未參加過農業生產勞動、工業生產勞動、新技術體驗與應用等勞動活動。”這是北京印刷學院附屬小學對三至五年級的學生、家長和任課教師進行勞動課程問卷調查的結果。
北京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推進會上,師生一起製作盆栽。
為改變這一狀況,學校利用硬體設施先進、專業教室功能齊全的優勢,開設多彩實踐園課程,為學生開闢了一片田園,每班同學守護一塊責任田。同時,社群和學校附近公園也為學生預留種植區。學校還邀請勞動教師團隊、專業護理人員、專家資源等來進行指導。學生參與種植的全過程,經歷作物種植、護理、採摘、烹飪等活動,學會基本的勞動技能。
“我們引導學生從勞動中體驗生活新的樂趣,培育一種新生活方式,獲得持續創造好生活、新生活的能力。”學校校長馬靜表示,從學生的個體生活、社會生活和與大自然的接觸出發,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傳承和發揚勞動精神。
北京市教委對“勞動教育清單”提出任務要求,明確“清單”任務要有“整體性”和“適切性”,即學校要根據勞動教育內容,設計並列出具體勞動任務。勞動“清單”要注意區分學段和層次,易於理解與實施,確保任務符合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操作水平。
無論縱向貫通,還是橫向拓展,勞動教育課程需要注意學段銜接、學科協同,教師、家長、社會專業人員共同組成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如幼兒和小學低年級體現生活化、趣味性,小學高年級體現情境化、操作性,初中階段體現自主化、合作性,高中階段體現社會化、服務性。
北京市東城區光明幼兒園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制訂了科學合理的家庭勞動教育方案,比如指導幼兒和家長共同制訂“我的週末勞動計劃”,鼓勵幼兒在園分享週末的勞動內容和完成情況,透過活動幫助家長提升科學育兒的能力。活動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贊同和支援,家長自發用照片或影片的形式記錄幼兒在家參與家務勞動的畫面。光明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任曉燕說道:“透過這些活動,幼兒參與家庭勞動的興趣及願望越來越強烈,家長對家庭勞動教育的認識也有所提高。”
透過多年對勞動教育的實踐研究,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蘇曲光認為,學校應依據自身的文化底蘊、地域特點與資源優勢,制訂獨特的勞動教育方案。“不同學段的適切性勞動教育是因材施教的體現,也能讓學生在不同階段習得不同的生活生產技能,體會學以致用,體驗科技魅力,生成創新思維,這更能促進其全面發展,實現五育融合。”她表示,因地制宜開展勞動教育,以“一校一策”為基,以“適切性”為要,以“教聯體”為翼,推動勞動教育與五育融合,必將助力學生在勞動中成長,在勞動中收穫幸福。
人大附中實驗小學開展勞動特色主題實踐“樂享立冬時,巧手送暖陽”活動。
打造“教聯體” 勞動場域有延伸
此外,北京市教委還強調,學校還要創新思維,開拓視野,動員協調社群和社會相關單位,開發社會勞動教育資源,共同支援學生參與勞動實踐活動,打造勞動教育“教聯體”。學校可以邀請家長研究制訂勞動教育“清單”,幫助家長形成科學的勞動教育觀念,為孩子創造勞動實踐機會。
多年來,北京市東城區史家小學已形成“多方協同”勞動保障機制。自2009年起,史家小學建設了東城區小學課程資源中心,設有21間特色勞動工坊,率先在區域內實現勞動教育資源的共享。隨後,為了在教育內部形成合力,學校還聯合北京二中、北京國際職業學校、北京昌平職業學校、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等各級各類學校,形成了協同大中小學、融通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勞動教育創新發展共同體,協同發展。多舉措為學生營造全方位、多層次的勞動教育環境。
張燕表示,高中教育階段,踐行“融合育人”理念,以“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引導學生從感性走向理性,將嘗試實踐和深度思考結合起來,加深對“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幸福”等的理解。“融合”強呼叫系統思維建構育人的策略,學科教學是融合育人的基本途徑。
當下,北京市很多區結合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程,結合社會資源特點,藉助特色課程和特色社團,藉助特色活動和特別體驗,鼓勵學校開設生涯課程,鼓勵學校增加學生動手能力培養課程,鼓勵學生走進各種社會場域,將個人勞動與社會發展緊密聯絡起來。如北理工附屬實驗學校發揮地處房山大學城的區域優勢,藉助北理工金屬鐳射選修課、中醫藥大學指導的金銀花中草藥種植課程等,為學校勞動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更多選擇。
支招
家庭勞動教育需父親提供高質量陪伴
張俊(首都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日常生活中的勞動是開展家庭教育最適宜的場景,它在塑造孩子性格、培養能力和加強親子關係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父親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尤其是在家庭勞動中,相較於母親有獨特的優勢。他們傾向於在勞動中引入不尋常、不可預測且帶有冒險元素的內容,且往往涉及大肌肉群和力量型的勞動,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勇氣和探索精神。如競技或團隊勞動,這有助於孩子性別角色的認同和發展。
對母親來說,更可能會根據孩子的興趣和年齡特點,選擇適合的勞動,如清潔、清洗、修理、烹飪等。母親要透過鼓勵、支援和為父親提供機會,促進父親更多地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指向即便孩子的家務勞動不那麼完美,母親也表揚孩子的努力。父母共同為孩子提供了全面發展的環境。透過家庭勞動教育,不僅有助於孩子在學業和品德上的成長,還能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為未來的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做好管理方面的三個提升
尹春彥(北京市房山區教師進修學校勞動課程教研員、正高階教師):學校可以透過三個方面來提升勞動教育的質量:一是最佳化管理理念。校長理念要新,要跟上時代步伐,勇於實踐創新。在提升教學質量和育人質量的過程中,把檢查、評價弱化,對各項工作多一些激勵表揚,發現教師們的閃光點,取長補短;
二是轉變管理方式。透過扁平化管理全面統籌,將理念層級制、沉浸式深入教研組、班級工作中。在作業設計、大單元教學、專案式學習、課題研究等方面精細化管理;
三是提高管理效能。學校管理者要對政策要求等實施方案准確、透明、有序地傳遞落實,並使管理多一些柔性和彈性。
轉載請註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文字:王小艾 蘇珊
編輯:張秋穎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李繼君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