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長河中,我們走過鉛華熙熙攘攘,只為揭開那與眾不同的歷史篇章。晚上好,親愛的朋友們!在很早之前,子淵曾與大家分享過明朝的銀子來源,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一些朋友則對中國古代幾千年積攢下來的黃金去向產生濃厚興趣。那麼,今天我們就一同來探討這個引人好奇的問題。
回首全球歷史,很長一段時間裡,各國幾乎都將金銀等貴金屬視為硬通貨。然而在早期的中國,尤其是漢朝時期,與明清時期不同,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更偏好使用黃金,因此國庫裡的儲備也主要以黃金為主。據《漢書》記載,西漢時期國庫中的黃金儲備至少達到90萬斤,按照現代的度量衡換算,約為24萬公斤,總價值高達852億元。
在《中國貨幣史》中,西漢歷代皇帝所賞賜的黃金數量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一個個幾乎都是財大氣粗的數字。例如,高祖42550斤,武帝806940斤等,這些數量令人咋舌。翻開《漢書》,賞賜黃金的例子數不勝數,很多都是以萬斤或幾十萬斤為單位。衛青等人因北上抗擊匈奴有功,“受賜黃金二十餘萬斤”;梁孝王“及死藏府餘黃金尚四十餘萬斤”等。毋庸置疑,西漢黃金數量的巨大,得益於前朝的積累。
然而,這鉅額的黃金儲備最終去向何方呢?在漫長的中國史中,幾乎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動盪時期,身處亂世,一般的貨幣都難以保值,唯有黃金這種硬通貨能給人帶來安全感。這導致了盜墓活動的猖獗,許多黃金被盜墓者從古墓中帶了出來。這些盜墓團隊往往是由帝王貴族和農民領袖建立,主要目的是透過盜墓獲取軍費。隨著盜墓團隊的崛起,它們往往選擇大墓作為目標。
然而,新問題隨之而來:這些被挖掘出來的黃金流向何處?在亂世之中,貴族富商為避免財產被搶掠,紛紛將家產藏匿起來,以備日後之需。然而,隨著藏寶者的意外去世,許多財富失傳。此外,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中國與西域之間的經濟貿易活動逐漸增多,導致大量黃金流失到國外。更有趣的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大量黃金被用於給佛像貼金。由於信眾們對黃金的狂熱喜愛,僧人們用泥金來抄寫經書,用金粉和金箔裝飾佛像,這導致大量黃金消耗殆盡,永遠無法重新進入市場流通。
在史學界中,有一種頗為有趣的觀點,認為在秦漢時期,由於鑑別技術相對落後,許多黃金實際上都是用黃銅冒充的,真正的黃金並沒有像史書上所記載的那麼多。再加上古代計量誤差較大,這導致了漢代“遍地是黃金”的錯覺。
總體而言,中國古代黃金的去向複雜多樣,從墓地、貴族藏匿,到貿易流失、佛教貼金,都為這段歷史增添了豐富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