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5年2月,中亞暴君死於遠征明朝的半道上。他與明成祖朱棣的終極對決,便在開始前就以這種詭異方式結束。
多年來,有關雙方軍事實力強弱的討論從未停止。本文就將從最基本的幾個維度,分析下這場大規模入侵的可行性。
人員因素
帖木兒的帝國也需要依仗撒馬爾罕這樣的大城市
在開啟最後的遠征前,帖木兒曾下令讓滯留在都城撒馬爾罕的外邦使節離境。其中就包括手下敗將奧斯曼和馬穆魯克,也有代表西班牙卡斯蒂王國來嘲賀的克拉維約。他留下的文字回憶中不乏相關準備活動。
據悉,帖木兒為傾盡全力東征,動員10多萬將士聚集在撒馬爾罕城外。城內則是連綿不絕的武器作坊,分佈晝夜造攻城火炮,還要給近衛軍精銳趕造2000副盔甲。工匠幾乎沒有本地人,而是俘虜自安納托利亞、敘利亞、波斯和北印度,還會生產弓箭、盾牌等傳統冷兵器。
遠征前 正與麾下將領座談的帖木兒
作為典型的中亞強權,帖木兒的帝國呈現出半突厥-半波斯風格。以至於主力軍成員並不來自遊牧部落,而是以習慣城市定居生活為主的封建力量。所以在裝備和後勤方面比較有保障,不容易遇到挫折就望風披靡,更適於長時間打硬仗。本身又多為精英階層,有普通牧民不能比肩的榮譽感和人生追求。
例如全軍的最核心部分,來自蒙古西征軍後裔,以及加入其中的突厥附庸人口。他們共同構成一個河中軍事集團,在帖木兒帝國的建制中享有很大權重。他們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黃金家族時代的武力水平,還會以穆斯林身份或波斯文化傳承者而感到自豪。
軍人和武士在帖木兒治下地區的地位很高
和平時期,部落貴族是地方領導者,戰時的隨從則多為擁有較多財富的專業武士。雖然經濟情況各不相同,所能撈取的戰利品與賞賜也不會一樣,都可以獲得較好供養與充足軍事訓練。
除擔任重騎兵或輕騎兵,帖木兒的基本盤人口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下馬步戰。這種多功能屬性,同樣得益於自小就獲得的軍事訓練。在度過蹣跚學步的幼年期後,嚴格的軍事教育便不間斷持續,訓練使用的武器也是多種多樣。除普及率最高的弓箭和刀劍,另有槍矛、骨朵等必不可少裝備。
帖木兒時代的中亞城市步兵
當然,帝國在核心人口外還存在不少遊牧勢力。他們往往只有很小的城寨,或者索性沒有而純粹過著更加遊牧化的生活。在訓練水平與裝備供應方面,都無法比肩定居區域供養的精英戰士,故而在軍事上就只能處於次要地位。
這類邊緣人主要在戰爭中承擔偵查、騷擾和側翼包抄任務。他們很難獲得帝國的資源配置傾斜,更多依靠戰利品和賞賜過活,卻是不可或缺的組成成分。在歐亞大草原及周邊地帶的國家,都會招募或僱傭這些遊牧戰士。
遊牧草場的部落武裝 是帖木兒軍隊的第二大來源
此外,帖木兒一直是比較堅定的城市化倡導者。也比之前的大部分蒙古系勢力要重視步兵作用。故而經常將城市步兵充當輔助部隊。其成員往往是本城的有產者,甚至能給自己配備乘馬,以便跟上騎兵部隊的前進速度。
最後,帖木兒軍隊的工兵數量也一直在不斷增長,他們在城鎮圍攻戰中的作用無可替代。不僅需要組裝、趕造各類攻城器械,還會視目標情況決定能否實施坑道作業。而且見識過頗多城寨型別,積累到相當豐厚的技術經驗。
正在審問俘虜的帖木兒
情報蒐集與路線定製
帖木兒帝國的商隊兼外交人員 一直週期性造訪明朝地界
事實上,帖木兒絕非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武夫,還是至少會三門語言、看重情報運作的聰明人。早在14世紀中期,由他派出商賈便絡繹不絕的造訪各地。例如1387-94年間,就用朝貢名義派使團向朱元璋朝賀。
公元1402年,帖木兒為保險起見,再次派部下用各種手段進行情報探查。其中的內容至少包括政治形勢、地理格局,以及沿路的風土人情。這批探子化妝成蒙古牧民,由最北面的草原路線東進,甚至探明北京城距離大海並不遙遠。後來明成祖朱棣北伐韃靼,也偶然俘虜過來自撒馬爾罕的商團代表。可見中亞的君主們要洞悉北亞局勢,並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帖木兒對情報的重視 超過絕大部分古代君主
至於選擇在11月的冬季開拔,恰好符合古代遊牧系軍隊的優良傳統。因為春秋兩季往往忙於農牧生產,輕易離開不利於經濟積累。而農耕地區的定居者,往往會在冬季前後減少活動,處於某種半冬眠狀態,自然處在抵抗力最薄弱時刻。
在進軍路線方面,帖木兒的部隊主要以塔里木盆地以北為主。首先在撒馬爾罕以北的沙鹿海牙建立中轉站,然後將後勤大本營設立在今天烏茲比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顯然就是要首先降服東面的吉爾吉斯部落,再佔據天山與阿爾泰山直接的蒙兀兒斯坦北部。那裡有西域境內的最豐美水草,足以為大軍快速越境提供必要支援。乃至提前命人連通蒙古高原,將北元分支收入麾下。即便不走河西走廊,也能順利抵達明朝邊境。
帖木兒軍隊 很有可能不斷髮起兩線夾攻
為保障10-20萬軍隊的基本供給,帖木兒選擇搞農牧共營的複合手段。一方面要求士兵隨身攜帶超過正常水平的乾糧,並配置2頭奶牛+10只山羊來保障乳製品和肉類供應。同時派人提前調查所要穿越的蒙兀兒斯坦,尋找能大量播種的優質土地。想必是要留下大量屯田人口,並至少將戰爭進行到來年秋季結束。
此外,帖木兒向來歡迎士兵們將直系家眷帶在身邊。因為遠距離作戰往往耗費數年時間,容易讓部下萌生思鄉之苦與不滿情緒。家屬的存在也更能激發武士們的鬥狠意志,免得自己落敗而造成至親遭難。何況這些非戰鬥人員的存在本身,也是移動大軍的後勤保障力量。
作為以騎兵為主的軍隊 後勤保障往往更加複雜
對手近況
作為對手 15世紀初的明朝狀態並不理想
對於即將遭遇的大明朝,帖木兒早已透過各種途徑掌握到不少情報:
首先是政治層面,朱棣雖然艱難擊敗建文帝,但始終是有篡位之嫌。所以對內加強管控力度,對外則缺乏真實建樹。考慮到大規模削藩尚未開始,還有很多心存不滿的藩王領,勢必成為戰爭爆發後的不穩定因素。
其次是軍事層面,明朝的精銳部隊十分倚重規劃。除蒙古地區的草原牧民外,少數最精良武器和戰馬都需從域外進口,其中自然包括帖木兒帝國。無論是否真像探子所說的擁兵40萬,戰鬥力都不會強到超乎預料。
朱棣時期的明朝軍隊 更像是翻版的蒙元舊部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篡位後的前幾年,帝國都城依然是南京。明成祖尚未做好大規模北伐準備,將主要精力用於穩固龍座安危。換句話說,許多資源與核心調配能力都距西北前線較遠,後勤補給的難度並不輕鬆。
蒙古突厥人眼中的汗八里還處於擴建之中。但帖木兒顯然沒有透露出要沿運河南下的企圖。畢竟,他的部隊不曾去長期控制薩萊、布林薩和大馬士革,而是更樂於在達到戰略破壞目的後就揚長而去。
一旦跨過天譴 明朝北方將是雙方重點攻略目標
另一方面,朱棣雖大量提拔軍事貴族,但在文官壯大的背景下無異於杯水車薪。所以,明朝軍事貴族集團地位並不算高,很難獲得中亞武士在帖木兒宮廷中所能取得的社會資源。他們的後代雖然可以繼承爵位與待遇,卻很難傳統祖輩的武力傳統。在不斷主動文弱化的環境下,軍人的戰鬥力很難不發生迅速而嚴重的退化。
作為武力基本盤的軍戶人口,更是過著慘不忍睹的悲劇生活。平日裡要辛勤的勞作,為軍隊和國家提供口糧。農閒時則要進行軍事訓練,並在戰爭中拿起武器上陣。這麼多壓力壓在施加在一批人身上,怎麼可能為軍隊提供優質兵員?!
明朝的防禦機制 並不適於對抗高強度外患
當然,一定會有人覺得:野戰不保險就撤入城鎮,用堡壘戰略消耗入侵者勢頭。
這樣的想法固然不錯,問題是來者並非普通牧民,而是掌握大量機械武器的軍事帝國。
明朝時期的嘉峪關復原圖
在遠征明朝前,帖木兒已經在亞洲各地進行過大量攻堅戰。
其中包括一些帝國營建的首都大城。譬如:巴格達、德里、大馬士革、撒馬爾罕。
另有依山而建的堅固防禦型城市。譬如:第比利斯、安卡拉和士麥那、阿勒頗。
一種有人覺得蒙古-突厥系軍隊攻城無力。然而,明朝之前的蒙古帝國,就曾以名為回回砲的投石機震懾四方。帖木兒親自指揮東征時,軍中依然帶著這種大型武器的關鍵部件。
同時,帖木兒計程車兵可以用馬匹拖帶弩炮。這種更為古老一些的攻城武器,完成組裝與準備使的速度更快,可以作為重型攻城武器的火力補充。在希臘火、石油腦和黑火藥加持下,破壞力是隻增不減。
帖木兒征戰時慣用的幾種攻城機械
最後,正如前文所述,帖木兒從西亞等地學習到火炮製作技術。由於是口徑較大的攻城型號,破壞力遠非小型的明朝火銃所能比擬。由於城市防禦往往要和攻城武器發展成正比,明朝的大部分城關只怕難以固若金湯。
橫在帖木兒東征路上的最大要塞是嘉峪關與西安。雖然規模浩大,但主要為經受回回砲級別的打擊而設計的。可當你的敵人能將重型火炮、回回砲、弩炮、各類火器與弓弩集中使用。城頭守軍的壓力,可想而知。
明朝的原始輕型火器 所能起到的殺傷作用非常有限
何況攻城戰一旦變成圍困焦灼。機動力更強的帖木兒軍隊,將有更多獲得補給和糧草的機會。西安城內的眾多人口,則會迅速消耗大量糧食,反過來不利於守軍長期固守。
所以,無論怎麼看帖木兒都是更有優勢的一方。
當然,帖木兒在半道上就病死於哈薩克境內的訛答剌。他的臨時繼承人因實力不足而遭到質疑,從而引發諸王公間的小型繼承者戰爭。否則就很有可能在當年春季,突然出現在肅州等地的邊區明軍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