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要解放臺灣實現祖國統一?
即便不是相關問題專家也能給出一些理由,首先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臺灣省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國固有領土,這是全國人民的共識,因為有了這一點再大的代價和困難都不能阻止我們統一的步伐。
除了這些理由,還因為有9000多名為祖國統一犧牲的戰士等著被接回來。
統一
浸透文字的血和淚
1949年全國已經解放了大半,敗退國民黨軍隊已經損失了非常多的力量,並且士氣遭受沉重的打擊。
當年7月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在葉飛司令員的指揮下進入福建,隨後發起了福州戰役、漳州戰役等幾次較大的戰役。
在福建經過了一些勝利後,解放軍對福建沿海的一些島嶼也發起了進攻。第10兵團的29軍和第31軍準備解放廈門,為了配合這次作戰第10兵團28軍對大嶝島發起進攻。
28軍的兩個團向與大陸只有一水之隔的大嶝島猛攻。
攻擊這座島難度並不大,它距離大陸只有兩公里,而整座島也只有九平方公里守軍不會太多。
金門戰役
這座島是金門和大陸之間最大的島嶼,距離金門也只有三公里多的距離,解放了這裡,就可以順勢解放和金門之間的其他小島,進攻金門島也更容易了。
經過激戰,國民黨軍隊的兩個團計程車兵或被俘或被擊斃或淹死在海里。
隨後解放軍趁勢奇襲小嶝島和角嶼,國民黨軍隊不是被殲就是倉皇逃回金門。與此同時,解放廈門的戰役也展開,解放軍先對鼓浪嶼發起進攻,進一步迷惑國民黨軍隊的守軍,這讓國民黨軍隊產生了誤判,將大量機動力量調走。
趁國民黨軍隊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解放軍多路出擊,迅速發起全線登陸,以巨石壓卵之勢擊潰敵人,僅僅過了兩天時間湯恩伯見勢不妙就跑了。
金門戰役
在解放廈門戰役中,解放軍的損失不小,而損失的主要部分是佯攻鼓浪嶼的31軍91師271團,面對強大的敵人他們英勇奮戰,很多戰士倒在了鼓浪嶼的灘頭。
可是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由於敵人很多力量被調走,解放廈門島時非常順利,損失也很小。整體比較這場戰役雙方的損失,國民黨軍隊的損失非常大,這仍然可以稱得上一次大勝。
這一系列的大勝後,解放金門島彷彿只在彈指之間,只差解放軍戰士登上去了,
可是戰場就是這樣,瞬息萬變,無數的因素變化讓金門島變成了難啃的堡壘。
攻佔廈門後,在粟裕的授意下,第10兵團的葉飛司令員開始調集船隻,負責進攻金門島的是第28軍的三個團,外加船工民夫三百五十人,共計九千零八十六人,於是便把32軍等部的船隻都調給了28軍。
粟裕
可是船隻仍然不足,登陸戰發起日期只能一拖再拖,直到10月24日晚進攻命令才正式下達,此時距離湯恩伯棄守廈門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了。
登陸船隻原本計劃從金門島中央上岸,將島上守軍一分為二,可是受到了潮流的影響,次日凌晨一點半才抵達壟口、後沙、古寧頭一帶。
登陸時,炮兵向金門島進行炮擊掩護登陸部隊,可是由於金門島距離遠一些,炮兵的火力給予的支援非常有限。
雖然登陸部隊成功上岸了,可是原本希望看到的勢如破竹的形勢沒有出現,反倒瞬間變得很被動。
登陸第一天,國民黨軍隊出動裝甲部隊壓制解放軍上岸的隊伍,隨後國民黨軍隊出動海軍艦艇從海上炮擊灘頭登陸部隊,並且攔截後續登陸部隊。
金門戰役
國民黨登陸部隊的艦艇哪來的自不必多說,而當時的解放軍還沒有一定的海戰力量,後續的登陸隊伍只能束手無策地看著。
守島國民黨軍隊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組織了大量的力量進行反擊,其中還配屬了不少火炮和裝甲車車輛。
在資料的記載中我們能發現,解放軍憑藉強大的戰鬥力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244團曾佔領過雙乳山、253團曾佔領過觀音山和湖尾高地,可是最終都是在敵方的強大的實力面前被迫後退或傷亡慘重。
第二天天亮後,國民黨軍隊甚至出動空中力量發起攻擊,解放軍只能進行巷戰,可是不管怎麼說也不如長期經營金門島的國民黨軍隊熟悉地形。
經過激烈戰鬥,後無彈藥和援兵,前面作戰的登陸部隊所攜帶的物資已經不多,很多戰士都是戰鬥到彈盡糧絕犧牲。
金門戰役
得知前線戰士犧牲的訊息,28副軍長肖鋒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面對著葉飛司令員哭聲不止。
由於戰鬥過於激烈,很多前線細節我們已無法得知,可是僅憑想象我們就能想象到當時前線打得有多麼艱難。
金門戰役
很多戰士的頑強作戰的故事使人聞之落淚,只要有彈藥就戰鬥到底,彈藥打光了只要還有一點機會,寧願自殺也不願落於敵手。
這次戰役殺傷國民黨軍隊九千五百多人,在這麼多不利條件下仍然做到殺傷數量遠多於自身實力,可見這九千戰士打得多麼頑強和英勇。
金門戰役結束十天後,國民黨軍隊發現了一個解放軍戰士,雖然他已經犧牲了,可是仍然以跪姿端著槍,這些人一開始都以為他還活著,都沒敢直接衝上去。
類似這樣英雄的故事,在金門戰役期間不計其數,時至今日團長劉天祥犧牲前留下的那句“為了犧牲沒有二話”彷彿迴盪在我們的耳邊。
金門戰役
面對失敗才能成功
中國人歷來喜歡以史為鑑,總結失敗教訓和成功的經驗才能取得新的成功,只要做事就避免不了錯誤,但是要敢於承認失敗、面對失敗才能避免失敗。
這次作戰失敗總結起來有很多,首先先說物質方面,登陸作戰與山地戰、空降作戰等戰法一樣,屬於比較特殊作戰,因此雖然都是地面作戰可是每個國家都要成立專門的隊伍去執行。
因為在這些作戰形式中,對支援力量要求很高,比如登陸作戰,海灘面積狹小、地面鬆軟,如果沒有站穩腳步,火炮和坦克極難跟著第一波登陸部隊一起上岸,上岸就是靶子。
登陸過程中往往需要軍艦和空中力量配合,壓制敵方海岸防守力量,而且需要儘可能多的登陸艦艇源源不斷地送上後續力量,搶佔更大面積的灘頭。
金門戰役
當然,登陸的前提是,先壓制住對方的空中力量和海上力量,不讓己方登陸船隻和灘頭部隊遭到其他方向的攻擊。
當時的解放軍不具備如此強大的空中和海上力量,而國民黨軍隊有不少美國給的武器。不僅是作戰力量不足,如果有足夠的技術事先了解好天氣和海洋可能出現的變化,獲得更多國民黨守軍變化,很多變故都可以預防。
再有就是人的因素,由於此前的戰役打得太順了,一場大戰可能一兩天就結束了,多多少少產生了輕敵的思想,在準備階段不夠謹慎。登陸部隊有三個團,可是卻沒有一個指揮員進行統一指揮,那麼在進行大規模集中作戰時無法短時間內協調。
事先也未能料到守島的國民黨軍隊實力得到了增強,敵人人員多、有工事、武器種類也是五花八門。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人口多,不同地方文化差異還很大,特別是南方地區相隔不遠可能就說不同的方言。
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的八路軍主要在北方作戰,很多戰士也都是北方人,在北方群眾基礎好,群眾可以冒著生命危險幫助八路軍、解放軍戰鬥。
可是到了南方,文化不同、語言不通,南方人民之前看到的軍隊都是國民黨軍隊那樣欺壓良善的,對解放軍還不瞭解,所以就沒有那麼支援。
而解放軍剛到福建時間不長,一些國民黨時期的土匪惡霸還沒有來得及清理,這些人在地方橫行霸道既破壞了社會風氣又影響了解放軍準備登陸的行動。
金門戰役
這場登陸戰失敗了,但是我們不能讓戰士們白白犧牲,後來經過戰役經驗總結,在解放海南島、東山島和一江山島的時候都做了周密的準備,並取得了成功。
今天解放軍已經有了強大的海空力量,我們不管對面的臺軍是不是真正的草莓兵,我們都不能有一點輕視。
實現統一的那一天遲早會到來,也許那時候會接那些犧牲的戰士回到大陸,葉落歸根。
也許為了不打擾烈士休息,人們會選擇將他們安葬在那片戰鬥的土地。但是不管他們會不會回到大陸,國家和人民都會好好安葬他們,給予這些戰士最高的榮譽。
參考文獻
紅旗插上廈門島——全景呈現解放廈門全過程.2019.10.17.福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