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878字 | 閱讀需9分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地群起響應,宣告光復,脫離清王朝。隨著東南數省的光復,在短短20余天中,經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的組織策動,江蘇以蘇州率先光復為起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淮安、揚州、連雲港等地迅速宣告光復,形成了對南京的合圍態勢,南京成為清王朝在東南地區唯一的戰略重鎮,益形孤立。12月2日,江浙聯軍一舉攻克了這座東南重鎮,南京光復,鞏固了武昌起義的勝利成果。
清末南京(時為江寧),作為長江中下游重要城市、兩江總督府衙門所在地,在推翻清王朝統治的辛亥革命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彼時南京城由清政府兩江總督張人駿、江寧將軍鐵良統管。作為軍事要衝, 南京駐有旗營、巡防營、綠營、江防兵等軍隊數萬人,由張人駿、鐵良、江防提督張勳等掌控。城外烏龍山、幕府山、富貴山、雨花臺及獅子山共五處炮臺,可以隨時切斷長江水道及周邊鐵路交通。
張人駿等清政府官員對革命黨人秘密反清活動異常恐慌, 時常進行南京城內大搜捕。1911年5月2日深夜,南京六合萬壽宮有學生2000餘人聚集,舉行號召反清革命宣傳。張人駿聞報後大為惶恐,命水上巡防營及巡警總局派員前往彈壓緝拿,妄圖將反清導火索撲滅在點燃的開端。
聯軍向南京挺進
彼時南京城除張人駿等人轄下的舊軍之外,還有由徐紹楨統領的新軍第九鎮。這支武裝有別於舊式軍隊,由於第九鎮士兵文化水平相對較高,加之軍紀較為嚴明,早在編成之初就有革命黨人投身其中,同盟會、嶽王會等革命團體成員在新軍中秘密宣傳反清思想,新軍第九鎮逐漸接受革命黨人的反清主張,成為辛亥革命中光復南京的一股重要力量。
聯軍官兵在兩江總督署石舫
彼時清政府在南京駐有兩支常備軍:一支是江防軍,包括步兵和騎兵共二十三個營約兩萬人,由張勳統領,士兵都統一留有辮子,所以又稱“辮子兵”“舊軍”。南京城內外的交通要道和制高點均由舊軍把守。張勳(1854~1923年),江西省奉新縣人。1917年中國近代史上“丁巳復辟”醜劇的首要策劃者。
張勳
張勳初隸廣西提督蘇元春部為參將。甲午戰爭後,張勳隨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宣統二年(1910年)接統江防營,駐南京浦口。次年任江南提督,鎮守南京,番號為新編江蘇陸軍第九鎮的新軍,轄步兵兩個“協”,每協又統轄步兵兩個“標”。所謂“鎮”“協”“標”“營”,都是清末新軍的軍事編制單位,大約與現代軍事編制單位的師、旅、團、營編制對應。清末每鎮滿編的官兵、伕役等約12500餘人,每協官兵約6000餘人,每標約有官兵2000餘人。
張勳的辮子軍,德國裝備
第九鎮統制為徐紹禎。徐紹禎(1861~1936年),字固卿,廣東廣州府番禺縣人,祖籍浙江錢塘(即今杭州),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活動家,辛亥革命時期的重要人物,被孫中山譽為“中華民國開國元勳” 。
徐紹禎像
按彼時清政府陸軍統一番號,第九鎮轄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等四標,其中三十三標(曾駐地在今南京市御道街附近的標營與後標營)和三十四標(曾駐地在今南京市的楊公井附近的東部戰區總醫院秦淮醫療區一帶)駐紮在南京城內,至今這兩處地名依舊存在。第九鎮三十五標則駐鎮江,三十六標駐江陰。還有鎮司令部直屬的馬隊第九標、炮隊第九標、工程第九營、輜重第九營等也都駐紮在南京,現“馬標”和“炮標”等地名猶存,都在位於南京的東部戰區大院內。
馬標、炮標遺址
彼時第九鎮新軍1萬餘人在南京城內專事訓練,並沒有具體的軍事任務。由於革命黨人的秘密活動,新軍不斷接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潮的影響,為此引起張人駿等人極度猜忌和防範,第九鎮官兵因而被調駐距南京城南六十里的遠郊秣陵關。
10月30日前後,第九鎮新軍抵達秣陵關,為進一步防備新軍異動,張人駿強找藉口,拒絕原本批准配備第九鎮的彈藥補給,使第九鎮每人得到的子彈僅有五發。隨後,張勳還密派心腹十餘人,喬扮皮匠、乞丐等數次潛至秣陵關,刺探和監視新軍的行動。甚至還派旗人桂城,潛入徐紹楨住處,企圖謀刺徐紹楨。
《清史稿·列傳·卷二八三》載:“桂城,字仲藩,蒙古鑲紅旗人,世京口駐防。由生員入武備學堂,考送日本振武、士官諸學校。入聯隊實習,調江寧為憲兵協軍校,管陸軍警察營。…(後)新軍敗雨花臺,遷怒桂城,擁之出,中數槍死。”
清末民初秣陵關地圖
謀刺之事敗露後徹底激怒了徐紹楨,凡此種種,更加激起了新軍官兵強烈的不滿和反抗,起義吶喊只待撥出,第九鎮上下佈滿薪柴,稍遇星火,便能燎原。第九鎮官兵秘密串聯,決定伺機起義並謀劃攻佔南京城。
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小白龍山西麓的徐紹楨墓
湖北的革命黨人在武昌首義後,曾派人到南京秘密聯絡起義,約定於1911年11月8日午前三時放火舉事,並秘密通知第九鎮司令部準備同時起義。徐紹禎還被推舉為江浙聯軍總司令。但其在11月7日午後九時二十五分才得到起義的約定訊息,準備時間也不足12小時,他考慮秣陵關與南京主城相距六十餘里,即便夤夜響應起義但也準備倉促 ,事已至此只好先換了便裝,連夜潛入城中觀測虛實;徐紹禎行前還是密令新軍混成旅團旋即出發。
11月8日午前,起義軍進軍南京達聚寶門(今中華門)外的雨花臺,因起義部隊缺少彈藥,遇張勳部隊阻擊招致受挫,進攻受挫的部隊被迫退至鎮江。其餘分散在南京城內各接應起義的部隊,都悉數被張勳部先後擊敗。
聚寶門(中華門)
秣陵關新軍起義失敗後,再次積極聯絡江浙各地革命軍,周密謀劃攻佔南京。經一週時間策劃,革命聯軍大體組織就緒,約定11月22日分道進攻南京。以江蘇方面的起義部隊為左翼,向南京城南雨花臺進攻;浙江方面起義部隊為中路軍,向南京城東朝陽門(地處今中山門稍南)、太平門兩門進攻;鎮江方面的起義部隊為右翼向南京城北神策門(今和平門)進攻。
上海光復後,前往南京(江寧)支援的光復軍
參加會攻南京的浙軍
彼時蘇、浙兩軍都按既定計劃進軍,唯鎮江方面起義部隊因故未按約定出動,起義軍總司令部遂電促滬軍出發,充任右翼。11月24日,徐紹楨釋出總攻令。在鎮江誓師的蘇、浙各起義部隊,兵分七路向南京挺進。時任江浙聯軍第一協司令黎天才,率所部起義軍經龍潭、西溝渡(原在南京市棲霞區境內,古為渡口,2003年劃入仙林大學城後廢),直逼南京城下。黎天才部一馬當先,攻佔了烏龍山,當夜乘勝奪取幕府山炮臺,並從水路派多艘軍艦協同進攻。
攻打南京的聯軍炮兵部隊
《棲霞區地名志》載:“烏龍山位於南京市棲霞區堯化門北5.5公里處,北近長江。海拔高度72米。因唐代山上建有烏龍廟,山以廟名,亦名炮臺山。該山山勢平緩,於周圍丘陵延綿相連。該山曾建有南京歷史上最大的炮臺。”幕府山,位於南京城北中央門外。相傳東晉丞相王導曾設幕府(即參謀部)於此,故名。山有五峰,主峰北固峰海拔高度205米。西北兩峰巖壁對峙,高分別為186米和130米,南麓有北郊古代重鎮白石壘,南京古名曾稱“白下”即源於此。烏龍山、幕府山皆為南京城西北長江江防要地,控制兩山炮臺即可轟擊南京城中目標。
幕府山
彼時清軍江防守將張玉山所率水師十三營不戰而降。11月25日,清軍敗走麒麟門。隨即浙軍進入馬群,佔領孝陵衛;蘇軍奪取高橋門後,逼進雨花臺;滬軍憑籍幕府山炮臺調轉炮口炮轟南京城西北的獅子山、城中的雞籠山(即今北極閣)等地。
11月27日,蘇浙聯軍與清兵大戰於高橋門、孝陵衛。《清史稿·列傳·卷二八三》載:“十月初旬(農曆),……江浙聯軍至,麕(qūn)集薄城,(王)有宏馳出通濟門,以三百人戰。民軍以(望)遠鏡測知有宏所在,發槍,子(彈)中左腹,猶植(直)立,(仍)督軍士進擊,左右舁(抬)至醫院,乃絕。”革命聯軍在通濟門擊斃的清軍統領王有宏,此人為張勳部悍將,交戰時王有宏頭戴紅頂花翎現身,因目標顯著,被聯軍發槍擊中,墮馬而死,自此張勳所部士氣一蹶不振。
江寧民軍所獲富貴山炮臺內之大炮
當時對聯軍威脅最大的制高點,當屬紫金山半山腰的天堡城。天堡城築於天堡山上。天堡山海拔250米,為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城遺址至今猶在紫金山天文臺內,原為太平天國修建的軍事要寨,此處之於拱衛南京城外圍,戰略意義尤為重要。駐守天堡城的清軍與南京城內有電話線相連,火力配備兇猛且易守難攻。
11 月 30 日下午, 鎮、浙、滬軍共同組織敢死隊,向天堡城猛攻。起初天堡城清軍舉白旗假意投降,聯軍不知有詐繼而蜂擁上山受降, 結果遭清軍開槍射擊。聯軍見狀仍奮起猛攻,最終奪取天堡城,並殲敵 700 餘人。起義聯軍佔據天堡城後即能居高臨下,觀測南京城中情形一覽無餘,此時城內守軍已不敷防守。張勳見天堡城已失,其轄下官兵死傷或逃逸過半,再也不敢出城迎戰,南京已為孤城且岌岌可危。聯軍攻克天堡城後,張人駿、鐵良等曾密謀託請美籍傳教士、鼓樓醫院(即彼時教會馬林醫院)院長馬林出面議和,但所用伎倆均未奏效。
曾經的天堡城浙江烈士祠舊影
天堡城遺蹟
在聯軍準備最後總攻時,張勳又遣人往聯軍司令部,名為議和實則為施展緩兵之計,並希望駐南京城內的美國等國領事從中斡旋。起初,各國領事均希望張勳能夠投降。但聯軍要求南京城內清軍殘部除解除武裝外,並要求抓捕張勳交由將來民國政府審判。
老奸巨猾的張勳聞此拒不投降。於是張人駿、鐵良等人從下關乘日本兵艦逃往上海租界,張勳出漢西門(即今石城門)逃往徐州。(另說張勳、張人駿、鐵良等於 12 月 1 日夜間,率殘部千餘人棄城從聚寶門潛逃。)起義軍陸續收復江北浦口等處。次日聯軍入城受到民眾夾道歡迎,南京城內象徵光復的白旗四處飄揚,遂宣告南京徹底光復。
1911年,江浙聯軍光復南京,聯軍由太平門入城
民眾慶祝南京光復在街道掛滿五色旗
12月2日晨,城內清軍殘兵開儀鳳門(即今興中門)向革命軍投降。值此,清政府統治了二百多年的南京城,經革命軍將士浴血奮戰,終於插上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共和旗幟。
江寧民軍佔領儀鳳門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