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的陳橋兵變,堪稱中國古代史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江山更替事件。
作為男主的趙匡胤,在這場改朝換代的大變局中,表現得相當無辜。
他不僅黃袍是被屬下們逼迫著穿上的,帶著大軍回開封時,也是下達了不得侵擾和殺戮百姓,不得為難後周皇室這樣充滿人性之光的命令。
最終,趙匡胤兵不血刃地當上了宋朝的開國皇帝,這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都是王炸般的存在。
不過,趙匡胤打回開封時,也不是全無傷亡,後周大將韓通一家,就不幸做了這次兵變的“祭旗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1.
韓通是後周將領,軍功卓著,官拜侍衛司副都指揮使,深受後周世宗柴榮的信賴與器重。
柴榮病重時,封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相當於帝王親兵的統帥,而韓通則是後周軍權的實際掌控者。
柴榮的計劃,是透過趙匡胤牽制一下韓通的勢力,而韓通也可以對趙匡胤形成約束。
這樣的安排,有利於後周江山的長治久安。
沒想到的是,柴榮死後不久,後周朝局未穩之際,小皇帝柴宗訓便接到了來自鎮州、定州的急報:契丹和北漢已聯合出兵,向後周的邊境發起進攻。
後周朝臣們亂成一團,議論紛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現在大敵當前,迎戰是必須的。但是派誰去呢?
當時京城中能夠擔當禦敵任務的武將只有韓通和趙匡胤兩人。
韓通資歷深厚、大權在握,是保衛京城安全的不二人選。
而趙匡胤帶兵離開京城的話,又和當年後周太祖郭威做北漢將領時,帶兵北上的歷史驚人相似。
郭威可是藉助帶兵的機會殺回了開封,顛覆了後漢的江山的。讓趙匡胤出征,不會也導致這樣的後果吧?
來自四面八方的懷疑言論傳到趙匡胤耳朵裡,嚇得他如坐針氈,戰戰兢兢。
思來想去,趙匡胤決定主動去拜訪大權在握的韓通,打消韓通對自己的疑慮。
2.
聽說趙匡胤要去主動拜會韓通,手下們當場急了眼:韓通愚忠無比,又是個大老粗,你去他家等於自投羅網啊!
趙匡胤卻擺擺手:“我一腔赤誠,相信韓將軍應該不會如此行事。”
韓通這邊,聽說趙匡胤前來拜訪,也有些不淡定了。
周世宗病逝前,交給自己守衛後周江山的重任,究竟應該如何對待身陷篡位傳言的趙匡胤,才能幫助後周皇室化險為夷?
韓通的兒子韓微主動勸說韓通:“請父親藉此良機殺掉趙匡胤,以絕後患!”
韓通知道,這的確是殺掉趙匡胤的最好時機,因為即使趙匡胤的武藝再高強,他單槍匹馬進入韓府,也必將寡不敵眾,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但是真的要出手嗎?目前關於趙匡胤的傳聞只是流言,不能憑藉一些莫須有的傳聞就殺掉一個後周大將吧?
如果自己真的這麼做了,不僅趙匡胤的家人和朋友會埋怨自己,對天下人來說,自己也很難洗脫掉專權跋扈的罵名!
最終,韓通在糾結中選擇了放手,他與趙匡胤把酒言歡,言語間簽署君子協定:請趙匡胤放下包袱,專心打仗,不要辜負柴榮的重託!
趙匡胤連連稱是,然後踏上了行軍之路。可第二天夜裡,趙匡胤就被屬下們“黃袍加身”,推舉成為新任天子。
訊息傳回開封后,韓通震驚到無以復加。他立刻離開大殿,組織士兵去抓捕趙匡胤的家人,想對趙匡胤形成威脅和震懾。
沒想到,趙匡胤早已先韓通一步,派部將王彥升等人到趙府接出了家人,棋差一招的韓通被王彥升當場斬殺。
韓通用自己的死,為北宋的開國祭了旗。
3.
由於韓通錯過了良機,沒有直接對趙匡胤下狠手,有人評價他:婦人之仁。
但其實,韓通並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之所以不殺趙匡胤,只不過是因為,他是一個寬厚的人而已。
韓通會死,主要還是因為他的正直和忠義,他雖然明白趙匡胤稱帝已成定局,但並不依附,依舊選擇忠於後周。
識時務者為俊傑,因為不妥協,所以做了北宋開國的祭旗人,這,就是韓通的命數。
你可以說韓通不夠“識時務”,但他的做法,亦不應該被嘲笑,被諷刺。
你怎麼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