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零零後的表弟開始關心經濟了,還給我佈置了選題,問:人類經濟危機是如何發生的。
這可是個好問題。因為人類總是在不斷重複地犯錯誤。歷史經驗,對於個體而言,這次用不到,下次也一定會遇得到。而如果只選擇一個經濟危機,作為經典模板的話,我會選擇“1929年美國大蕭條”。
為什麼呢?
首先,你可能聽過不少金融危機,但在大蕭條面前,都是“小弟弟”。金融危機影響的只是一部分人,但大蕭條,比金融危機影響面更廣、持續時間更久。大蕭條之下,無人可躲、人人受損。
其次,
1929年大蕭條,那是各種套路應有盡有。想學的模板,這裡都有。
而且,1929年大蕭條,非常弔詭,一度令經濟學家們也很不解。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1929年前七八年,美國那可是被譽為“咆哮時代”,工業快速發展、人民生活質量大幅提升,抽水馬桶、汽車、供暖、收音機等等產品進入普通家庭。擁有汽車的家庭佔比,更是達到了60%。怎麼看,都是一片歌舞昇平。
然而,誰也想不到,命運所有的禮物都標好了價格。在咆哮時代的終點線,等待他們的,卻是一場影響深遠的、令幾代美國人都懼怕多年的 “大蕭條”。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1929年大蕭條是怎麼在形勢一片大好中發生的?又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
這個話題,很重要但也比較幹,所以我儘量把結構梳理清楚。大的主體,我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聊一聊美國的“繁花”,可以看看繁花下的隱患。第二部分是危機爆發;第三部分,就是如何解決危機。第四部分和日本做一些對比,抽離一些框架。
01 美國“繁花”,虛假盛開
a、時代情緒
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因為地理位置,本土受戰爭影響比較小,靠著向海外出口糧食、武器等,反而還“揚眉吐氣”了。
比如資料顯示,1913年,美國的GDP只有390億美元,到1918年的時候已經達到771億美元;戰前美國欠歐洲60億美元,戰後歐洲欠美國94億美元。1920年,美國發電量等於歐洲總和,鋼產量是全球的一半,石油產量是全球三分之二。
這麼強勁的宏觀背景下,美國民眾的信心也快速復甦。當時正好也是共和黨執政,柯立芝總統推崇自由主義,小政府、大市場。所以,當時的美國社會,思想奔放、追求生活、享樂主義逐漸流行,因而1920年代也被稱為“爵士時代 Jazz Age”。
著名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描繪的就是這個時期的美國。美國生活也被稱為“全球最高標準”,除了美國方式,別無其他方式。
用一句話總結,當時的情緒就是:大幹快乾、及時享樂,跑步過上好生活。
b、製造業
當然,好日子都想過,關鍵得有東西啊。巧的是,這個時候的美國製造業也有兩大利器:
一是流水線制度,讓工人只做一個環節,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就像卓別林在電影《摩登時代》裡演的,雙手止不住地扭螺絲。
二是規模化。這個期間,美國小工廠紛紛合併,比如礦業,從8000多家合併到了2000多家。合併後的大工廠,在採購、生產方面更有優勢。就像批發價比零售價更便宜一樣。
流水線和規模化的出現,最終的效果就是:貨又多又便宜。比如福特汽車,1908年850美元,1924年就下降到260美元,下降了70%。
在當時盛行的商品中,有兩個商品很關鍵。一個是汽車,一個是收音機。汽車,大幅延伸了人的活動空間;收音機大幅延伸了資訊傳遞的空間。這兩者疊加就達到了一個效果:
讓資訊傳遞更快。一傳十、十傳百,速度更快,也就更容易造成跟風效應,快速積累泡沫。所以說,汽車和廣播的普及,也為情緒加了槓桿。
這是不少人容易忽略,但實際卻又很關鍵的要素。
雖然,美國製造業火熱發展,但也暗藏風險,那就是,需求後勁不足。先看海外市場,顯而易見,被戰爭侵擾的歐洲,並不能過上美國人的好日子,需求一般。
再來看下美國國內。前面提到,戰後美國享樂主義盛行,消費者買買買。但實際上打工人的收入並沒有增加很多。從1920年到1929年,美國工資指數僅增加了10%,遠遠落後於GDP。
那怎麼辦呢?
大眾先是把存款取出來買買買,存款不夠了就開始借錢買。1920年,美國消費信貸發放總額約為1900萬美元。但4年之後,就暴增到了近20億美元。1927年,大約75%的新車和二手車,80%的留聲機、75%的洗衣機、65%的吸塵器都是靠信貸來買的。
信貸消費,看著繁榮,實際上也是要還債的。總結來看,製造業產能大幅提升,容易過剩;而需求則是依靠信貸催熟。
c、農業
當時的美國,農業也是經濟基礎。戰爭年代大批量出口,1914年美國糧食出口額為3.9億,1920年,就達到了近23億美元。但是,隨著戰爭結束,歐洲本土的農業也開始復甦,美國出口自然就減少了。
另外,戰爭結束後,美國政府減少了糧食徵收。
對於美國農業而言,之前供給是按照全球市場來的,現在出口減少、國內採購也減少了,自然價格就會下降。1921年和1920年相比,美國農產品價格下降了40%左右。這意味著,美國農場主、農民的收入下降。隨後幾年,農產品價格也沒有大的起色。
但另一方面,美國農業也是有借款、有槓桿的。資料顯示,1927年,農民們不得不將收入的17.5%用來付利息。
總結來看,當時的美國農業,總需求在減少、收入沒有增長,但利息還不低。
d、房地產
仗打完了嘛,自然就是要安家樂業了。而氣候適宜的佛羅里達州,人稱“美國的三亞”,自然也就成為了有錢人的追捧。於是,房價也開始上漲,泡沫開始堆積。
以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為例,一塊一戰期間僅售800美金的土地,在1924年就達到了15萬美元。再等一年呢,就又翻倍了。1925年時,當地就有兩千多家房地產公司、而7.5萬居民中呢,竟有2.5萬人是房產中介,也就是說每3個人就有一個是賣房子的。另外兩個估計也是蓋房子的。
當時美國人炒房也是“槓上開花”,交易的是期房,而且只需要10%的保證金,更激進的呢,這10%的保證金也都是借來的。只要房價上漲,反正沒人在意這些。
然而,當泡沫足夠大時,任何一根針都能戳破泡沫。佛羅里達州的房地產熱潮,居然是被1926年9月的一場颶風打斷。當時的颶風摧毀了一萬多套房子,也有400多人喪生。這時候,人們突然發現,誒,佛羅里達好像也沒那麼好啊。於是,交易熱情快速下降。
1926年,邁阿密的房產交易額就從去年的10.7億美金,縮水87%,僅剩1.4億美金。
當時的一篇報道這樣寫到:高速公路兩旁是廢棄的別墅,大門上粉刷的豪宅名字已經斑駁脫落。鋪設了幾英里的水泥人行道旁,孤零零地立著光禿禿的路燈……原先要建造房屋的土地上雜草叢生,偏遠的住宅小區空無一人。
佛羅里達州的房地產泡沫,本來已經是一次很好的風險預演了。但是,大眾並沒有吸取任何經驗。畢竟當時是咆哮時代,躁動的資金,雖然在房地產上跌倒了,但很快起身,連土都不拍,就又衝進了股票市場。
e、股票
1924年標普股票指數僅為108,然而到了1929年就達到了309,而且1928、1929年上漲還在加速。明星個股的漲幅更是達到5倍、10倍。
和股票相關的信託公司、股票經紀人的數量大幅增加,而廣播裡、報紙上,也都是各種炒股賺大錢的訊息。
比如華爾街專家就號召大眾說,“只要你每週向股市投入15美元,相當於一年投資780美元,10年後你的股票就會增值為8萬美元。”
8萬美元是什麼概念呢?當時美國工人的平均年工資是1300美元,也就是說相當於60年的薪水,養老問題完全解決。這訊息跟喊牛市起點是一樣的。普通大眾聽了,誰也扛不住。
1927年,股票市場的保證金總額只有2400萬美元左右,結果第二年就飆升到了2.3億美元。一些大型銀行高管還在火上澆油,宣佈銀行會全力支援股票融資。可謂是,火力全開。
但就像佛羅里達房地產危機一樣,很快,股市危機也來了。
1929年美國股票開啟了暴跌模式。而如果要找導火索的話,也許是當時一些銀行要求追加保證金。但根本原因還是漲太多了。
以至於幾乎沒人相信會下跌。當時的股票大作手,利弗莫爾從1929年初多次嘗試做空美股,結果做一次虧一次。一直等到了十月份才開始穩定盈利。
而當股市在十月份開始下跌的時候,著名經濟學家費雪還出來喊口號給信心,“別怕,能新高”,結果自己也虧得一塌糊塗。
所以,股市上才有一句話,叫做“誰都不要信,只要信圖形”。
金融危機爆發有一個特點,是上漲下跌的非對稱。下跌往往比上漲要快得多。比如美國股市,道·瓊斯價格指數從150點到380點,用了兩年多;但1929年10月24日至29日,一週就下跌了22%。到1932年7月時,同樣是兩年多時間,但股市最大跌幅就超過90%。
非對稱的特點,就會非常容易形成恐慌。以至於經常會,一把跌穿。
不過講真,當時美國炒股的人數也不算特別多,根據材料顯示,當時活躍的投機者不到一百萬,也就是佔到當時1.2億人口的0.8%。所以,如果只是股票下跌,其實也不足以醞釀成大蕭條。然而,由於一系列的槓桿,最終導致股市上的金融危機,演變成為了“大蕭條”,無人能免。
02 危機爆發
危機擴散的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雖然活躍者不到百萬,但是有不少普通家庭透過信託的方式參與到股市,通俗地說就是買基金。這些人的財產,還是受到了股市的衝擊。
其次,股票連累了銀行,銀行連累了大眾。1929年,美國商業銀行信貸總額中,45%為商業貸款(消費),38%為證券貸款(股票),17%為不動產貸款(房地產)。
借錢消費、借錢炒股、借錢炒房,一切的繁榮,都依賴於槓桿。這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只要倒一張,後面就會跟上了。
所以,當時很多銀行放款給股民,當股民開始虧損後,銀行也受到了衝擊,幾千家銀行紛紛倒閉。但是,銀行的客戶,並不只有股民,還有不少是辛苦賺錢、存錢進去的普通大眾,他們的錢,卻也因為股市投機導致銀行破產、也被搞沒了。
而在農業領域也如此。1933年,美國12個土地銀行都負債累累,一半以上的信貸銀行倒閉。這也就加劇了農民的負擔。
這麼一看,各個領域都出現了槓桿收縮,普通大眾虧錢的虧錢,破產的破產,一下從有錢人變成負債累累了,自然,美國的消費需求陡然下降,也導致製造公司產品滯銷。
1929年到1932年間,美國汽車銷量下降75%。有槓桿的企業,被迫破產;還活著的企業,也不得不裁員。
於是美國社會就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邊是農場主把過多的牛奶倒掉,另一邊的窮人,卻買不起牛奶。一邊是煤礦工廠挖的煤礦太多,賣不掉;另一邊的煤礦工人,卻因為沒收入、買不起煤炭來取暖。
大蕭條給美國帶來了重創。1929-1933年,美國GDP下降30%,失業率從3%快速上漲到25%。兩年就抹掉了前面七八年的成績。
蕭條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以至於很多人完全不能避免,也拿不出有效的應對。飢餓和恐懼,令整個國家癱瘓。
這期間,共和黨政府也懵逼了。1929年正好也是換屆,柯立芝享有很高的聲譽,但他表示不再參選,而是把共和黨的胡佛捧了出來。這個胡佛是赫伯特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並不是FBI的那位。胡佛年初上臺,年末就趕上了大危機,也是夠倒黴催的。
也許胡佛本人是白手起家,所以他也格外強調,自由市場、要靠自己解決、不能靠政府等等。而且,1930年,胡佛還騷操作了一把,提高了其他國家商品賣到美國的稅率。這就導致其他國家紛紛效仿、反擊,美國出口金額也從1929年的52億美元,快速縮水到了1932年的16億美元。
本來老百姓靠自己就難度很大了,結果出口也收縮,就更苦了。柯立芝為共和黨積累的好感,也終於被胡佛給敗光了。於是,1933年換屆來臨,共和黨下臺,民主黨的羅斯福,坐上了總統寶座,開始挽救大蕭條。
03 解決危機
羅斯福借鑑計劃經濟,提出了包括救濟(Relief)、復興(Recovery)和改革(Reform)的政策。主要包括了這麼幾個目標:
第一目標是,風險隔離。之前銀行是把股市、儲蓄業務混在一起的,所以才有了後面的槓桿不可控。新政後就不能這麼幹了。業務得分開,做投資的,就只做投資;做儲蓄的就只做儲蓄。
而在房地產方面,為了阻斷槓桿的連鎖反應,美國政府在1938年成立了國家抵押貸款協會,這個協會的業務類似於接受銀行壞賬、允許民眾晚點還錢。這個協會還是房利美公司的前身,但沒想到,70年之後,房利美卻又成為了新一輪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之一。
第二目標是,解決就業。以工代賑,讓美國人“上山下鄉”,搞了一批水利、橋樑、機場、醫院、學校等建設工程,大量吸收勞動力。
第三目標是,增加需求。羅斯福一上臺就放棄了金本位,美元不再和黃金掛鉤,讓美元貶值了40%多,從而更容易出口。這樣相當於擴大了總的消費需求,解決了產能過剩的問題。從資料來看,美元貶值一年後,美國出口額就增加了5億美金,同比提升近30%。
這裡插一句,之前美元掛鉤黃金,是為了彰顯美元值錢、不會波動,是世界老大的象徵。而放棄金本位,自然也意味著世界老大的面子受損了。然而,這就是羅斯福的厲害之處,實用主義。別管老大不老大的,別管面子不面子的,幫老百姓走出危機、過上好日子,有裡子了才會有面子。
同時,羅斯福也制定了失業救助、最低工資標準等措施,為工人收入托個底。
羅斯福新政效果還不錯。從1935年開始,美國經濟開始回升。國民生產總值從1933年的742億美元增加到了1939年的2049億美元,失業人數也從1700萬下降到了800萬。
可以說,羅斯福新政,大大緩解了美國大蕭條的痛苦。而新政的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避免了美國因為貧富差距過大而帶來內戰的可能。
但美國之外的國家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一方面這些國家在一戰時就遭遇了嚴重衝擊,經濟復甦緩慢;另一方面,美國1929年大蕭條的么蛾子,也導致全球貿易銳減50%,投資美國的海外銀行也大幅虧損。由於經濟遲遲沒有改善,民粹思想逐漸冒頭,最終醞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徹底幫助美國走出了蕭條。過剩的產能,重新銷售到全球;獨特的地理位置,又吸引了資本和人才躲避戰爭。美國實現了從大國到超級強國的跳躍。
至此,美國大蕭條發生的機理基本就理清楚了,也成為歷次危機的模板。接下來,咱們做個例題,透過日本的失去三十年,再來回顧下。
04 日本對比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就接受了美國的管理。而由於看到蘇聯在亞洲的勢力擴張,於是,日本,就被美國定位成了“橋頭堡”,開始得到美國的扶持,技術轉移、產品採購、資本補助等等。
日本拿到美國技術後,迅速發揮了東亞文化的“卷”,各種產品越做越好,暢銷全球。在1960—1970年間,日本GDP年平均增長11.3%。1968年,日本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985年左右,世界排名前30名的大公司中,日本佔了20家以上,日本的電子產品、汽車等產業均超過美國公司成為世界第一。
所以,當時日本民族情緒爆棚,高呼著“日本可以說不”。
然後,美國就來了個“火上澆油”。在1985年,成功要求日本把日幣升值。日幣更值錢了,對老百姓來說肯定是好事兒。比如,如果咱們一塊錢可以換10美元,那去美國都是橫著走了。
日本當時也差不多。房地產、股票,都快速大漲,而且居民負債率也一路攀升。1989年,東京銀座五丁目的地價一平米高達97萬美元。1990年,賣掉整個東京的房子差不多就能買下1.5個美國。
但日幣升值後,產品就貴了,出口就難了。而且美國政府還對日本產品出口美國進行了限制。
現在劇情就很熟悉了。
製造業方面,日本產品的需求開始減少;房地產、股票市場,又經歷了快速、瘋狂的上漲,槓桿增加。於是,泡沫破滅是早晚的事兒。
為什麼日本經歷了這麼久的復甦呢?
一方面,在製造業方面,美國給它來了個釜底抽薪,先後扶持了韓國、中國臺灣,來抗衡日本的電子產業,隨後又有了中國大陸的加入。日本之前的優勢產業,徹底沒了競爭力。
另一方面,美國在1965年通過了移民法案,吸引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包括馬斯克也是從南非過去的。而日本呢,不僅吸引不到人才,而且還陷入了老齡化,出生率不斷下降,勞動力持續不足。
所以不得不熬呀熬。終於熬到了當下,美國再次希望把日本當做亞洲橋頭堡的時刻。
05 總結
最後總結一下危機形成的一些要素。
第一個要素,時代情緒一路高漲,當然不是說高漲不好,而是說高漲就容易出現過分加槓桿的群體現象。
第二個要素,製造業產能擴張太快,海外或國內的需求總量,突然減少。這樣會導致產能過剩、企業負擔過重不得不裁員、甚至破產。尤其當之前產能是按照全球設計,但地緣政治突然爆發、導致需求減少時,企業往往猝不及防。
第三個要素,房地產、金融市場,出現了過快的集體上漲。尤其在上漲過程中,槓桿率也不斷提升。這就會加速泡沫積累,也導致風險騰挪空間減少。
當這些要素同時出現時,往往意味著有較大的風險。當然,風險並不必然導致大蕭條,比如區域性風險快速得到控制,降低槓桿連鎖效應。
但是,對於個體而言,還是要牢記電視劇《繁花》裡爺叔的那句話:大暑之後必有大寒。而減少非理性消費、降低槓桿,都是在危機中減少受損的重要措施。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遺憾的是,人們從歷史中吸取到的教訓,就是從來不會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