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馮律講法
編輯 | 馮律講法
前言:皇家從來都不是有感情的地方,那裡是吃人不吐骨頭的煉獄!
而在這片煉獄中,有的時候離開權力核心,作為一個階下之囚,往往能夠比那些風光無限的大人物們活得更為長久。比如說我們本文的主角一位做了53年囚徒,卻活到了82歲的弘晸。
他本來是康熙最寵愛的孫子之一,卻被兩位皇帝送進牢房,大半輩子都是以囚犯的身份度過,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他到底犯了什麼錯?能讓雍正和乾隆如此記恨?
——宜妃的孫子——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童年經典古裝劇《康熙微服私訪記》呢?
雖然說這部古裝劇的劇情基本純屬虛構,但是在歷史上確實有宜妃,而我們本文的主角弘晸,就是宜妃的孫子。
根據史書記載,在康熙十六年,宜妃也就是郭洛羅氏被選入皇宮,成為秀女。
之後,作為康熙比較寵愛的妃子之一,宜妃的肚子也很爭氣,先後為康熙生下了五皇子胤祺,九皇子胤禟。
而根據清朝的宮廷規定,妃子所生的長子是需要交到皇后那裡培養的,因此,五皇子雖然是宜妃的長子,但母子兩人的關係並不算太親密,對此可以參考雍正皇帝和他的母親。
好在九皇子出生時,宜妃已經成為康熙的四妃之一,擁有了獨立撫養孩子的資格,因此胤禟從小是被母親撫養長大的。
這是非常沾光的,因為手上鎖得明明白白康熙最寵愛的妃子就是宜妃,作為從小在宜妃膝下長大的皇子,自然也受到了康熙皇帝的格外寵愛。
再加上胤禟這孩子打小就聰明,學習成績也是相當優秀,不僅掌握了滿漢蒙俄四種文字,而且在數學上還頗有研究。
至於在武力上,你能想象嗎?在九歲的時候,胤禟就已經可以開弓射箭狩獵野鹿了。當真稱得上是文武雙全。
在這種情況下,康熙對這個兒子曾經的也是寄予了厚望,這一點從康熙為他挑選的正妻中就可以看出。
胤禟在15歲那年被賜婚,而他的妻子則是清朝開國五大臣何和禮的後人董鄂氏,也算是大家閨秀了。
可惜的是,董鄂是在第一次生產時就傷了胎位,因此除了一個女兒外,再也沒能生下孩子。反倒是一位姓劉的小妾成功為胤禟生下了長子弘晸。
由於董鄂氏已經註定無法生產,所以身為長子的弘晸在出生後就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
董鄂妃將這個孩子撫養在身邊,當了自己的養子,而宜妃更是向康熙申請出宮探望,這個來之不易的孫子,包括康熙本人,也對這個大孫子很是關心。
至於說喜得貴子的胤禟,也對,這個兒子疼愛有加,從小就教其文學武藝,希望兒子也能夠成才。
別說,明天確實很有自己父親的天分,從小也精通了多種語言,而且還會拉丁文,也是個神童。
聰明的孩子總是招人喜歡的,尤其是自己寵愛的兒子生下來的孫子。因此,據說康熙特地默許宜妃在皇宮裡留了兩處房子,專門供這個小孫子來皇宮居住。
然而,在這一片其樂融融的溫馨場景之下,大清的皇族鬥爭卻是越發激烈了。而作為康熙比較寵愛的兒子之一,九皇子胤禟自然也躲不開的政治旋渦,那麼他又做了什麼呢?
——明爭暗鬥——
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康熙的晚年,皇位鬥爭相當激烈,號稱九子奪嫡!
而在弘晸剛剛出生時,康熙的諸多皇子們就已經形成了陣線分明的陣營,開始了你死我活的鬥爭!
兩年後,康熙皇帝以悖逆之名第一次廢掉了太子胤礽。隨後,康熙又讓王公大臣們推選新的太子人選。
而這一次,呼聲最高的就是八皇子胤禩,不僅大多數的大臣們支援他,就連不少皇子也都成為他的傭人,其中就包括了胤禟。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此次康熙所謂的推舉太子只是一次試探罷了。當他發現自己的這個兒子已經尾大不掉威脅皇權後,便立刻痛下殺手,瘋狂打壓,說八皇子出身卑賤,不配為人君!
連帶著那些支援八皇子的大臣和皇子們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制。
不過雖然受到了壓制,但是作為權謀高手,康熙並沒有真正掀桌子,因為他要的是平衡,而不是一家獨大。
所以,始終都跟著八皇子腳步胤禟,雖然經常被康熙責罵,但是在康熙四十八年的皇子大封中依舊被封為了貝勒。
至於弘晸,也成了貝勒世子,身份水漲船高。不過此時他還並不明白,這些榮耀代表著什麼,因為哪怕依舊年幼,可是身處漩渦中心的弘晸,依舊感覺到了風暴的氣息。
弘晸後來回憶自己的父親,雖然一直都是黃渤的支持者。但是在康熙57年,十四阿哥胤禵率兵親征西北時,也沒少從自己父親這裡拿銀子,另外兩人的信件來往也是相當頻繁。
可惜的是,學過歷史的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八皇子還是這位大將軍王,都在奪嫡戰爭中失敗了,而失敗者自然是要被清算的。
——勝利者的清算——
康熙六十一年,這位所謂的大清聖祖,終於閉上了雙眼,在他死後,黃世子登基,這就是雍正。雍正上臺後,因為避諱的緣故,責令除了黃13子以外,其他的兄弟統統改“胤”為“允”。
然後雍正就準備亮刀的了,由於雍正剛登基時皇位還沒有坐穩,再加上西北戰事開銷頗大,所以起初雍正對於自己的競爭者大都採取的還是懷柔態度。
比如說那位八賢王允禩,不僅成了軍機大臣,而且還被封為了為廉親王。不過或許是因為對允禟實在太過記恨,所以硬是什麼也沒封。
不久後,雍正再把自己一男同胞的14皇子調到北京皇陵後,更是一腳把允禟踢到了西北從軍。
允禟清楚雍正不安好心,所以一直找理由拖延,但最終還是沒能拖得過去,不得不硬著頭皮去了西北,果不其然。
在到了西北後,允禟就被各種找碴,三天兩頭地被雍正痛罵,到後來更是失去了自由,被軟禁于軍中。
不久後,雍正又以“允禟寄允䄉書言‘事機已失’,其言尤駭人”為罪名正式亮起了刀子。允禟淪為了階下囚,被關在了西寧,而他在北京的家屬也通通都被拿下。
隨後,雍正皇帝深刻發揮了文字獄的精神,給自己的兄弟找了不少罪名,不僅把允禟從黃氏譜集中開除,而且還特意給他改了個名字,塞思黑。
據說,允禟後來被關進了保定的一處黑牢中,在黑牢之中的他,不僅缺水缺糧,而且還看不到陽光,身披三條鎖鏈,被折磨致死。
至於弘晸相對好一些,但也在北京蹲大牢。此外,康熙生前最為寵愛的宜妃也在雍正上臺後多遭欺凌,並且在死前都沒能夠再看到自己的孫子。
好不容易等到雍正駕崩後,乾隆登基,乾隆有很多愛好,其中之一就是跟自己老爹唱反調。在乾隆登基後,他就立刻赦免了不少被雍正打壓的前朝罪人。
其中甚至還包括了那兩個和雍正鬧不對付,結果也被關起來的允䄉和允禵。可出乎意料的是,弘晸卻成為這次大赦中的漏網之魚,依舊待在監獄之中。
至於原因嘛,可能和康熙有關。
雖然說乾隆總是自稱自己是很得康熙喜愛的孫子,但翻翻正史你就會發現,康熙和乾隆兩人的爺孫感情很大程度上都是乾隆自己編出來的。
相比之下,弘晸的童年倒是真的長伴康熙身邊,是康熙最疼愛的孫子之一。所以,乾隆對這位堂兄弟也是比較記恨的。另外,一直被乾隆關著的還有胤礽之子弘皙。
直到乾隆逝世三年,這位十全老人才總算是大發善心地把這兩人放了出去,並允許他們享受皇族待遇。
我們實在很難想象,在這長達53年的監獄生活中,這位曾經的天之驕子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折磨,又是如何熬下來的?
不過好在一切都結束了,至少他出來了,能夠重新走在陽光下,呼吸新鮮空氣,不用擔心自己會在那個發黴的地方死去,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做一輩子的囚徒!
同時,或許是為了展現自己的寬容吧,再把這位已經73歲的老人放出來後,乾隆皇帝還特地給他了一個散秩大臣的閒職。
在這個閒職上,弘晸又戰戰兢兢地活了九年最終以82歲的高齡去世。
弘晸的一生應該是個悲劇,曾經的他是萬人矚目的皇家英才,可是因為捲入了政治鬥爭,卻落了一個蹉跎半生的下場。
但這沒什麼可憐的,畢竟生在皇家,享受到了平常人享受不到的榮耀,自然也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在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被清算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