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鹿之戰時,項羽先切斷王離軍的糧道,然後與諸侯聯軍合併擊潰了王離軍,就連主將王離也被俘虜,秦朝的長城軍團全軍覆沒。
章邯率領的囚徒軍隊繼續與項羽對峙,由於章邯打了敗仗,受到趙高的猜忌,已經沒有後路,章邯派出人見項羽,打算訂立和約,項羽由於缺糧食,答應了章邯。
不久,章邯率領20餘萬秦軍投降項羽,項羽則封章邯為雍王。
之後項羽率領諸侯聯軍朝關中進發,到達新安時,在城南坑殺了20餘萬秦軍降卒。
《史記 項羽本紀》:於是楚軍夜間把秦軍士卒二十多萬人處死掩埋在新安城南。
關於坑殺原因,史書也有交待:
項羽
1、諸侯聯軍仇視秦軍。
諸侯聯軍是清一色關東人,也就是函谷關以東地區的原六國人,秦滅六國統一天下之後,關東百姓大量被召入秦軍之中服徭役和兵役,受到了秦軍士兵的凌辱。
陳勝、吳廣起義後,起兵反秦的還是清一色的關東人,這些人反秦主要是三個原因:
一是反抗秦朝的暴政;二是反抗秦軍的凌辱;三是反抗秦朝的各項制度。
諸侯聯軍是仇視秦朝的,等到秦軍投降諸侯聯軍時,就受到諸侯聯軍的區別對待,甚至是折磨與侮辱,秦軍當然不甘心受到這樣的待遇,因此成為一股不穩定的力量。
章邯
2、擔心秦軍士兵反叛。
章邯手下的秦軍組成最早是:驪山囚徒與秦朝關中子弟。
陳勝部將周文打進函谷關之後,秦朝統治者才如夢初醒,再去徵發地方郡縣兵已經來不及,於是章邯建議秦二世赦免驪山囚徒,與周文軍作戰,最終打敗了周文。
光憑驪山囚徒,章邯是不可能打敗反秦起義軍的,驪山囚徒的籍貫全國都有,也不可能忠心於秦朝,其中應該有大量的關中子弟。
隨著秦朝戰爭機器的運轉,越來越來的關中子弟被徵發加入章邯的軍隊,當時的天下,反秦的都是原六國之地,秦國核心地區的關中、漢中、巴蜀等地沒有參與反秦。
秦軍將士多是關中人
相反,這些地區的子弟不斷被徵召進秦軍,構成秦軍的主力,也就是章邯手下的軍隊組成應該是以關中(包括漢中及巴蜀)子弟為主,驪山囚徒為輔。
這些秦軍的家屬都在關中、漢中及巴蜀地區。
《史記 項羽本紀》: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
秦軍官兵多在私下議論說:章將軍等欺騙我們投降諸侯軍。如今能夠入關破秦,當然很好;如果不能,諸侯軍俘虜我們東去;秦勢必把我們的父母妻子全部處死。
此時的秦軍官兵尚不知道劉邦已經攻入關中滅亡秦朝了,如果秦軍將士投降諸侯聯軍,按照秦律,其家屬要承擔連坐責任,他們家屬就會被秦朝處死,這也正是投降的秦軍將士所擔心的。
諸侯聯軍多是關東人
這些秦軍降卒既擔心家屬的安危,又受到諸侯聯軍的凌辱,隨時會發生叛亂,一旦發生叛亂,就連章邯也無法約束的。
項羽知道了這些秦軍將士的想法,與英布及蒲將軍等人商議說:
秦軍官兵還很多,他們心裡不服,到了關中不聽從命令,事情必然岌岌可危,不如殺掉他們,而只與章邯、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一起入秦。
於是楚軍連夜殺死20餘萬秦軍降卒。
應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防止章邯等秦軍降將坐大。
章邯投降時,項羽封章邯為雍王,古雍地在關中,說明項羽早就計劃好把章邯分到關中的雍地,而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肯定也計劃好了,分別是後來的塞王和翟王。
項羽防備章邯做大
這三個秦朝降將都將被封在關中,而項羽不可能把關中王封給劉邦的。
如果分封章邯、司馬欣、董翳為三秦王,那20萬秦軍降卒怎麼辦?
如果仍然讓三秦王帶領原來計程車卒,那麼三秦王的實力幾乎沒有任何損失,一旦項羽離開,這些人勢必坐大。
要知道20萬大軍這種實力,放在任何一個單一的諸侯,在當時的天下,都是排名第一的,項羽直屬的軍隊在鉅鹿之戰只有5萬,即使後來有人投靠項羽,也不過10萬。
劉邦作為僅次於項羽的第二大諸侯,手中的兵力也只有10萬,三秦王這20萬軍隊的實力是不是天下最強的?
而且三秦王的封地是關中,是秦朝舊地,如果三秦王把函谷關一封,項羽就很難再打進來,20萬軍隊是很大的資本。
20萬軍隊是最強的一支力量
到時候三秦王一旦聯合起來,項羽想要再次討伐這些人,就不那麼容易了,項羽能不防備嗎?
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誅殺這些秦軍降卒,一勞永逸地除掉隱患,再加上項羽本來就仇視秦人,動不動就屠城,坑殺這些人也是項羽幹得出來的事。
項羽的叔父項梁是被章邯所殺,以項羽的氣量,尚能不殺章邯,但是對於秦軍降卒就沒那麼幸運了,況且這還是項羽與其他將領一起商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