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馮曉暉
本系列釋出九江文史類研究文章,首發於“潯陽敘話”公眾號,再由編者“馮曉暉”公眾號轉發,並在國內主流自媒體網站(今日頭條、百度、搜狐、新浪、網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轉載。歡迎投稿,相關要求及聯絡方式見自動回覆。
中國目前有2800多個縣級行政區劃(含縣級市、市轄區、旗等),333個地級區劃(含地區、自治州、盟等)。在歷史的長河中,由於行政調整、王朝更迭、地理變遷等原因,99.9%的縣市地名都不止一次被更改過。據統計,以《漢書地理志》為準,縣級及以上地名傳承2000年以上的,目前僅有2個。
歷史上有過五個大規模改名時期,分別是王莽、隋唐、明初、民國初和建國初。例如九江府就是明初從宋元的江州路改名而來,從此九江之名基本固定。九江下屬各縣,歷史上改名的次數不算頻繁,明代以來僅有兩次影響較大的改名,一是在民國初年,涉及到三個縣區,一是在當代,亦有三個。第二次更名大家都熟悉:2016年撤星子設廬山市,同年廬山區更名為濂溪區;2017年撤九江縣設柴桑區。本篇來講講民國初年的三縣更名,以及與之相關贛北道和潯陽道。
行政區劃是基於社會管理、經濟交流、軍事防衛等需求而設定,並根據各要素的變化和需求而進行調整。更名相對容易,調整行政區劃涉及到的利益和民眾認同問題太多,會遇到強大的阻力,因此大規模更名和行政區劃調整,都發生在新朝建立的時候,這個期間開國皇帝對下面的統御力很高,地方上多為手下的干將、親屬,傳統勢力被砍得七七八八,老百姓也沒有抗拒的能力。國家穩固後,就只能做少量調整,大規模重新規劃已不可能。
2023版九江政區圖
但新朝建立後也不宜過度調整,不然寶座沒坐熱乎,下面人就會鬧起來。中國五次大規模改名中,王莽和隋朝的改名力度最大。王莽篡漢,為了消除民眾對前朝的認同感,竟然將全中國90%以上的郡縣名給改了,結果在位 14 年就被人砍了腦袋。後來最能折騰的是隋文帝和隋煬帝父子倆,結局自不必說。
辛亥革命建立民國,袁世凱做了大總統。大約是認為自己成為了共和立憲的大總統,不同於之前的歷朝歷代,也應該搞出些名垂青史的新政,袁世凱在行政區劃上做了一系列史無前例的的大調整,其一是“廢省存道”,其二是改定重複縣名。前者最終沒有留存,後者卻永久更改了九江三縣地名。
民國初年的贛北道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告成立。2月15日,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北洋政府宣告成立。1913 年 1 月,民國北洋政府公佈《劃一現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劃一現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劃一現行各縣行政官廳組織令》(以下統稱“劃一令”),計劃實施省、道、縣三級行政區制度。
要理解這次行政調整,首先要知曉中國古代行政體系中的“道”。“道”作為行政名稱早在漢代就已出現,等同於縣。唐代“道”的級別很高,是大區的單位。比如江南道,包括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及江蘇、安徽、湖北長江以南區域。因為江南道太大,後來被分為江南東道和江南西道,江西的名稱就是這麼來的。
元代起改行省,道成為省的下級單位。明清時期,實行省、府、縣三級,實際常常設有四級,其中多了“道”。道在省、府之間,主要管理軍事,行政長官為“道臺”。清代江西體制比較複雜,本文略過不表。到了清末,江西省共有 4 道 13 府 1 直隸州。4 道為:糧儲兼南撫建道、饒廣九南道、袁瑞南臨鹽法道、吉贛南寧道。其中饒廣九南道轄九江府、南康府、饒州府。
1909 大清帝國江西省地圖(區域性 )
九江現在的各縣市歸屬如下:
九江府,治所德化(九江縣),領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
南康府,治所星子,領星子、都昌、建昌(永修)、安義。
武寧、義寧(修水)屬南昌府,其中義寧為州。
民國成立後,道被廢除,但不久後又被重置。1913年8月,民國政府設定贛北觀察使,後改為贛北道。可以認為贛北道繼承了清代的饒廣九南道,但將治所從鄱陽移至九江。贛北道的行政區劃並沒有得以實施,民國初年兵荒馬亂的,中央的號令有時僅僅是個形式。1914年,北洋政府的統御力提升,行政改革開始全面實施。
改定重複縣名
既然準備實施省、道、縣三級行政管理制度,中國積累已久的縣名重複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大約是認識到王莽和隋唐初年兩次過度調整帶來的負面影響,唐代以後的中央政府未再實施大規模的地名更改。然而這又造成另一個問題:由於各地起名的隨意性,加之中央政府對縣一級行政單位的管控並不嚴格,全國範圍內的重複縣名越來越多。到了清末,極端的甚至出現了6縣同名的情況:河北省(直隸省)、陝西省、山東省、浙江省、貴州省、江西省都有興城縣。
1914年1月,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內務總長朱啟鈐上書時任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擬改各省重複縣名撮舉理由分別說明請鑑核批示文》,申請對各省具重複縣名進行修改,該文所附列126個縣的清單稱《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據統計,二縣同名的有74個,三縣同名的有12個,四縣同名的有4個,五縣同名的有3個,六縣同名的有1個。袁世凱於1月30日批准請求,稱“批據呈已悉,應如所擬辦理”。1914年2月起,更改重複縣名工作開始實施。
《擬改各省重複縣名撮舉理由分別說明請鑑核批示文》,1914年1月30日 《政府公報 (北洋政府)》
重複縣名調整基本依循“凡兩縣同名存其先置,新名從同仍還故稱”的主要原則,而在遇到“通商之大埠”(通商口岸)或“新拓之邊方”(新開拓的邊境地區)時則例外處理,而擬須更改縣名的新名的標準,均以古代郡邑境內山川為限。總結下來就是四條原則:
1. 保留設定較為久遠,政區較為穩定的縣名;
2. 重名縣取新名時可採用歷史上的縣名;
3. 大的通商口岸和新開拓的邊疆做例外處理;
4. 全新縣名取用當地山川河流名。
德化改九江與義寧改修水
民國三年(1914)2月,內務部頒佈更名方案,改江西省德化縣為九江縣,義寧縣為修水縣。
當時有三縣同名為德化。其中隸屬福建泉州的德化縣(出德化白瓷的地方),因時代最久(定名於五代時期,933年)而得以保留。年代最晚的今屬四川省甘孜州的德化縣被改名為德格縣。而江西的德化縣雖然也定名於五代時期(939年),由潯陽縣改名而成,因為比福建德化晚了6年,就只能讓出了德化之名,以其為九江府治所在地,改名為九江縣。
民國初年的九江縣並不是1968年設立的九江縣(沙河,今柴桑區),它不僅包括現在的九江市區,還管轄著從湖北黃梅到安徽宿松的的沿江大片土地。
《申報》1914年2月13日
如果套用改名原則,九江也可以不丟掉德化之名。福建德化與江西德化定名僅相差6年,九江又是有租界的通商口岸,完全可以套用第三條原則。不過改掉了影響並不大,畢竟明清兩代以來,人們已經習慣地按照州府九江的名字稱呼此地。在英文地圖上,這裡也被標註為Kiukiang(注意不是JiuJiang),不是德化。一千多年的德化就這麼沒了,但對當地人的影響不太大。而福建德化是中國重要的白瓷生產、出口基地,改名影響太大。
修水的名字丟掉了就很可惜。修水地界和歸屬更改過很多次,原屬武寧,唐代從武寧分出故名分寧,之後用過義寧軍、寧縣和更高級別的寧州等名,明代屬銅鼓,清代改義寧州,民國初年廢州,改名為義寧縣,僅僅兩年後就被廣西的義寧拿走了自己的名字。
由於義寧縣的幾個舊名也與別處重名,故遵循改名原則第4條,以境內流經的修水河而取名為修水縣。
廣西的義寧存名更早(五代),的確有權利保留原名。1951年行政區劃調整時,廣西義寧縣大部分被劃歸為臨桂縣(今桂林市臨桂區),作為縣名的義寧就此不存。
從贛北道到潯陽道
完成消除重複縣名後,民國政府又做出了更激進的行政區劃改革——“廢省存道”,計劃將省、道、縣三級行政區制度改為道、縣兩級,進行“廢省存道,廢府存縣,縣隸於道,道隸於部”的地方行政體系大調整。
“廢省存道”就是將一個省劃分為3~4個道,各道管轄縣數,一般在 10~30 縣之間。就此取消省這一級的行政層級,中央(部)直管道,道直管縣,解決一個省無法直接管轄過多縣的問題,進行效率更高的扁平化管理。
民國三年(1914年)8月28日,北洋政府宣佈在全國各地設定了93個道,根據各道的地方形式、政務繁雜、財政狀況、商埠城市等分三個等級。江西省設有四道:
豫章道,一等,駐南昌縣(今南昌市城區)。轄南昌、新建、豐城、進賢、南城、黎川、南豐、廣昌、資溪、臨川、金溪、崇仁、宜黃、樂安、東鄉、餘江、上饒、玉山、弋陽、貴溪、鉛山、廣豐、橫峰等 23 縣。
《申報》1914 年 6 月 8 日
潯陽道,由贛北道改名,原二等後改一等,駐九江縣(今九江市)。轄九江、德安、瑞昌、湖口、彭澤、星子、都昌、永修、安義、鄱陽、餘干、樂平、浮樑、德興、萬年、奉新、靖安、武寧、修水、銅鼓等 20 縣。
廬陵道,三等。駐宜春縣(今宜春市),後移駐吉安縣(今吉安市)。轄宜春、泰和、吉水、分宜、永豐、安福、遂川、萬安、永新、寧岡、蓮花、清江、新淦(新幹)、新喻(新餘)、峽江、吉安、分宜、萍鄉、萬載、高安、上高、宜豐等 21 縣。
贛南道,二等。駐贛縣(今省贛州市)。轄贛縣、雩都(于都)、信豐、興國、會昌、安遠、尋鄔(尋烏)、龍南、定南、虔南(全南)、大庾(大餘)、南康、上猶、崇義、寧都、瑞金、石城等 17 縣。
潯陽道的轄區約當今銅鼓、奉新、安義、永修、都昌、餘干、萬年、樂平、德興等市縣以北地區(婺源縣除外),江西省贛北、贛東北的全部地區。
民國初年江西省地圖(江西四道圖)
從上圖可見,江西省被基本均勻地劃分成為東西南北四塊。潯陽道的面積不算太大,但人口較多,經濟發達,因此為一等。
北洋政府的這次行政區劃改革,最終目的是為了取消省。每個道相當於過去的省,但因為轄區較小,行政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這也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本次改革基本延續了清代省、道體系,並沒有太多新意。取消府而設定的道,相當於唐宋的州,未必真能夠提高行政效率。
當年的改革,也有更激進的方案。1914年1月公佈的一版改革方案中,潯陽道佔據了兩個特別重要的地方:湖北的廣濟縣和黃梅縣!如果按照這一行政區劃方案,九江不僅佔據了贛東北商業中心和交通要道,而且長江一百多公里航道的南北兩岸都歸九江管轄,那個時候的小池口鎮到小孤山以北的安徽土地,本就是九江的。若廣濟縣和黃梅縣全部劃入潯陽道,九江將橫霸長江中下游,壓倒武漢都不成問題。可惜的是,沒成。
《申報》1914 年 1 月 12 日
建昌改永修
民國政府的這次“廢省存道”,卻又造成了另一次改名。為了避免道與縣的重名,規定相同者保留道名,更改縣名。1914年8月頒佈93個道的劃分前,提前進行了更改縣名。
因四川省設定了建昌道(今為雅安市及周邊),江西的建昌縣名與之衝突,於是改成了它歷史上使用過的縣名——永修。
“泮臨修水,永受其利”,故名永修。漢代此地名為海昏(海昏侯的由來),三國為永修,晉代為建昌,後來基本沿用建昌這個名字,1914年6月,它又改回到以前的名字。
比較悲催的是,永修丟了沿用一千多年的建昌之名,而四川的建昌道僅存在了十幾年就被廢除了。到了1949年,建昌這個名字被熱河省拿走,現為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
民國初年九江的三縣更名,都是被迫的,老百姓們也不情願。三縣更名中,影響最小的是九江丟掉了德化,如果不改,現在的柴桑區或許就會叫德化區。現如今,千年德化留下的痕跡大約就是濂溪區的德化路了。
東漢江西地圖(區域性)
永修與修水更名的問題最大:兩個距離這麼近的縣,卻採用很容易混淆的縣名,從行政命名的角度來看,很不合適。但修水改名在前,永修改名在後,改修水名字的時候,誰能想得到幾個月後建昌也要改名。
三縣更名中,最不合適的是義寧改修水,採用山川河流這種無趣的名字,過於簡單粗暴,也不考慮當地老百姓的感受。如今,修水縣的縣城還保留著義寧鎮的名字。義寧比修水更有文化氣質,也好聽得多。
民國初年的北洋政府的統御力有限,軍閥林立,各自為政,“廢省存道”這種重大的地方行政體系改革很難貫徹執行。1927年,南京政府統御全國,宣佈取消道,採用省、縣二級制,即省直管縣。結果卻發現根本搞不來,中國歷史上也從未實現過這種扁平化管理體制,一個省那麼大,無法直管這麼多縣。結果就只能回到省、府、縣三級,但出於面子的考慮,不用府這個名字,改稱為行政區。民國中後期的江西省行政區,在二十多年間變了好幾次,可以說是亂七八糟。直到解放後,九江的行政區劃才穩定下來。
或許也是因為這麼一場大改名,從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到洪憲皇帝,袁世凱在位4年就一命嗚呼,遠不如當了14年皇帝的王莽。這也說明,在位者自以為是地胡亂更改行政體系與地名,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後記】行政變遷的故事不好講,就如南京政府後來搞的行政區,變來變去,《江西省行政志》裡也寫得糊里糊塗,我翻閱過很多次,依然沒有理順。解放後,廬山的行政管理體制改了19次,誰又能說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