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元月 6 日,“遊山玩水”群部分遊友帶著小“驢友”洋洋,駕車到中國濱海火山井----福鼎市漁井村遊玩。
漁井村位於福建省福鼎市硤門畲族鄉,近年來,利用背倚太姥山,面朝嵛山島地理優勢,特別是中國濱海火山井這個獨特的魅力,緊緊圍繞“畲鄉風情·漁村聽濤”發展思路,建成了省級水鄉漁村、金牌旅遊村。
上午十點左右,我們到達漁井村,從碼頭停車場往村裡走,有一條近千米的濱海棧道,把漁井村景點分成兩部分,左邊海岸是赤褐色、烏黑色火山岩,是新生代火山岩帶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距今2600萬年至700萬年間火山噴發的玄武岩構成的典型的火山地質地貌景觀。
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岩海岸,壯麗而獨特。玄武岩構成的海岸光禿禿的,沒有一顆牡蠣等衍生物,透露出神秘而野性的氣息。
玄武岩的海岸形狀各異,有的一片光滑細膩,有的溝壑縱橫,有的像章魚抓伸入海里,有的則有不同的缺口和小洞,彷彿是大自然雕琢的藝術品。
海浪拍打著不同形狀的玄武岩石海岸,發出不同的聲音,有的是如鼓點般有力,有的是如低吟般悠長,彷彿大自然的交響樂。海浪的聲音與海鷗的鳴叫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
遊人在這裡駐足觀賞,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垂釣者也在這裡找到寧靜和樂趣,享受著漁線被海風吹動的快樂。
這片海岸,是大自然的傑作,也是人們心靈的寄託之地。
海岸旁有一片亂石灘,與海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亂石上生滿了牡蠣,石縫裡結滿“佛手”,石頭下到處是海螺、小蟹……同行者在尋找海螺與小蟹。
海濱棧道左邊的玄武岩海岸,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有“一礁、三井、六崖弄、九熔脈”奇異景觀。
一、一礁
“一礁”即鱷魚烏礁。鱷魚礁是漁井村的奇景奇石之一,“尾巴”似在海水中悠然擺動,“眼睛”半眯著,好像在享受著海水浴。對於鱷魚烏礁,其使命有海歌贊之:海中突兀鱷魚神,黑甲著裝守井門。看護金龜不外越,狂濤無懼永持恆。
二、三井
“三井”指大漁井、小漁井和小噴井,就是當年火山噴發,在岸邊礁石上留下的火山口,漁民稱之為“漁井”。相傳火山井與旁邊大海相通,得名漁井村。
我們到達時剛好退潮,能夠觀賞如大口水井的水塘----“漁井”及井外鱷魚烏礁。井裡在退潮時顯露兩隻金龜,其形成過程為:火山噴起濤推瀾,烏赤岩漿鋪兩旁。回浪冷凝降井裡,金龜璀璨兩珠藏。
“漁井”村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因為這裡以打漁為生,人們信仰媽祖,出海前都會舉行儀式,敬拜天地,祭拜媽祖和海“井”,祈求船滿艙、堆滿井,所以取名“漁井”。
近代,百姓在漁井旁立一塊碑石用以祭拜媽祖,祈求百姓平安幸福!使“漁井”更具神秘感與神聖感!
潮退時登上此巖臺,能看到兩口相依相偎的姊妹井,即是“大漁井”和“小漁井”。故稱此巖臺為觀井臺。
三、六崖弄
“六崖弄”分別為平後弄、田牛灶弄、田下弄、寒竹弄、赤腳礁弄、草鞋弄等六個深崖壁弄。六弄深淺不一,形狀各異,猶如城市弄巷,古稱“六崖弄”。每條崖弄上根據崖弄高度、形狀及周邊環境,分別建有各具特色的弄橋。
四、九熔脈
“九溶脈”是分佈在每個崖弄旁的九條黑色溶岩,為早期火山溶漿岩脈。九條黑色溶漿岩脈,猶如九條黑色巨龍潛伏在海邊岩石上。
“風裡雨裡,我在漁井等你!”漁井村的美不但在於火山岩的海岸,也在於古老漁村裡的點點滴滴。
一、石屋之美
漁井村石屋當地人叫石厝,美如藝術品,石塊呈長方形,整齊平整,流露出濃厚的歷史氣息。石塊間嚴絲合縫,線條流暢,散發著厚重的藝術美感,猶如堆砌而成的宏偉史詩,有震撼人心之美,成了攝影愛好者打卡地!
二、細節之美
漁井村的細節之美令人驚歎:每一堵牆上都被細心裝飾,用花、貝殼、甚至輪胎等點綴,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牆角巧妙地應用周邊環境,有時用一塊石頭,有時用幾個字,有時用一個標誌,展現出和諧的美感。在海邊的岩石上,還鑄造了海螺、海馬等造型,精緻而富有靈性,彰顯著大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處。這種細緻入微、獨特而富有創意的裝飾,令漁井村更加獨特、魅力十足。
三、漁港之美
漁港充滿生機,港內的海水微瀾而平靜,小波不驚。在這裡,既有原始的浮筒做成的小船,也有現代的輪船停泊。而港外則是驚濤拍岸,白浪滾滾,宛如巨獸般翻騰咆哮。港內船來船往,一片繁忙景象,時有漁船靠岸的鳴笛聲。
四、食材之美
在海邊的漁村,不能沒有海鮮的點綴,那鮮美帶著海的味道,絕佳的口感讓你沒有辦法忘懷。這裡的糯米飯蒸油鰻,真是一絕,我這個漁村出生的人也是讚不絕口。再喝上一點小酒,香甜的氣息縈繞在海風吹拂著的餐桌旁,令人流連忘返。美食讓旅遊更有滋味,它帶來的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心靈的盛宴。
這次遊玩有九個人,都是周邊遊的愛好者。最小的“驢友”,小名叫“洋洋”,小朋友既有男孩子活潑好動一面,又有女孩子般秀氣,大家都喜歡帶他。漁井村有一俗語:“吃漁井的魚聰明,吃漁井的鹽精明。”我想:帶娃遊漁井的人們福慧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