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羅山行者戴建達
未到江郎山,對其名頗有好感。想起成語"江郎才盡",其實與它一點兒也不搭邊。傳說是古時候三個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頂變成為三大巨石而形成,所以又叫江郎山。據說大地理學家徐霞客三次遊江山時都寫到江郎山,極力地讚歎江郎山的“奇”、“險”、“神”。"雄奇冠天下,秀麗甲東南"的江郎山又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今天慕名而來江郎山,來個新年第一登。
坐上穿梭於彎彎山道的旅遊中巴,轉眼間我們已到半山腰了。下車一轉眼,遠處一座山峰極像一位側身端坐的老人,已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拍照。這山峰被稱為"偉人峰",其酷似一幅偉人的側面圖像,峰頂那片茂密的樹林是偉人的頭髮,下面凸起的曲線分別是額頭和顴骨,中間凹進去的是眼框,在下來成90多度的轉角是中山裝領子。偉人神態安祥,坐鎮江郎;面朝南方,指點江山。人們紛紛猜測這"偉人"像誰,毛澤東、朱德、鄧小平……眾說紛紜,自己去想象吧。
走向另一邊山中平臺,刻有"江郎山"紅色大字的石碑迎面而立。 遠望,山體上那有全國最大的毛主席手書體“江山如此多嬌”摩崖題刻,吸引眾多遊客駐足拍攝。 我想這不僅是毛主席詩句的韻味,更是對江郎山風光的深情讚美!
隨著熙攘攘的人流,往山上攀登。一開闊處,一崖巖突兀,下空形成洞穴狀,上巖刻"會仙岩"三字,飄逸瀟灑。相傳八洞神仙常在此聚會,便曰"會仙岩"。巖中有一洞穴,名會仙岩洞。會仙岩洞前一石如盤,說是神仙下棋之處,稱棋盤石。
走進巖洞,左右兩塊巨石,形似一小一大兩隻海龜。 謂之“子母龜”。 傳說很久以前,江郎山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這兩隻海龜是大海唯一的守望者。 絕美的風光,加上美妙的傳說,更賦予江郎山神奇的色彩。
登山一個坡頂,一石亭鶴然而立,曰"霞客亭"。 讀著亭上"遍訪名山獨尊江郎奇幻,長思偉著共仰霞客風流"的楹聯,攬山色美景,頓覺一下子拉近了與大旅遊家的距離。 此上聯是徐霞客對江郎山的高度評價,下聯是後人對徐霞客的敬仰之情。
亭後立有"霞客遊蹤"的石碑,記載著霞客先生三過江郎山的經歷。 我想,那時沒有上山的步道,他是如何上山的。 三來江郎山,可見此處風光對他來說,的確意猶未盡,使他留連忘返。
在霞客亭處,江郎山主峰"三爿石"盡收眼底,是觀賞拍照的最佳處。抬望眼,三巨石拔地衝天而起,高萬仞,恰似石筍天柱,狀如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為:郎峰、亞峰、靈峰,人們叫“三爿石”,素有"神州丹霞第一峰”的威名。這三峰集奇、險、陡、峻於一身,在我們的視線之內,彷彿展現了一幅群山蒼莽,林木疊翠的天然畫卷,天山共色,雄奇壯麗,尉為壯觀。
惜別霞客亭,一路向名聞遐邇的"一線天"進發。恍惚抬頭,兩峰間似被一劍劈開了一道狹長的縫隙。兩壁夾峙,夾縫中見藍天如一線而令人驚豔不已。穿行於斷崖陡壁間,神龍見首不見尾,長長石階悠悠地延伸到天際,寒氣襲來,剛好中和了登山的熱意,舒爽而不失愜意。
仰視天餘一際,氣勢磅礴,無於倫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完美的詮釋在這裡。恰逢龍年春節,當地富有創意的在石階的一邊鋪上斑斕的彩繩,頂端設定了一個圓形大紅球,宛如一條長龍盤旋于山道之間,浪漫而神奇,給到來的遊客帶來濃濃的龍騰新春的美好祝福。,
一線天的盡頭是登天坪,這裡雖處高處,卻還是登郎峰的起點。在這裡可以近距離看到驚險陡峻的三座山峰的雄姿。抬頭望郎峰,陡壁上有"之'形的羊腸小道,已有遊人在上下攀爬,宛若天遊,讓人不寒而慄。唐·祝東山詩《登江郎山詠》:“待我養成翎翮健,奮身直上翠薇巔。”白居易詩《江郎山》:“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醉煙霞。”均表達了古人慾攀登郎峰之巔的願望。
我們也準備一試身手,無奈這"郎峰天問"是限流登峰的,離下一次登峰還需一小時的等待。 由於時間的原因,我們只能放棄,也成為今天江郎山之行的唯一遺憾,也許這可能也成為下次再來江郎山的一個有力的理由。
穿越坎坷嶺下山,坎坷嶺的臺階較高,上山比較吃力,我們下山就不坎坷。 有人說: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或多或少總要經過坎坷挫折的考驗。 "我說,今天跨過坎坷嶺,從此前途更光明。
坎坷嶺盡處有"煙霞亭"。 煙霞亭亭名取自白居易的一首詩《江郎山》,詩中寫道: “林慮雙童長不食,江郎三子夢還家。 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往來醉煙霞。 ”不過今天天空風清,一覽無餘,煙霞繞山雖未能所見,但心曠神怡之感油生。
來到開明禪寺,香火鼎盛,人流如織。 這寺廟始建於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為開明禪師儀晏所建。 寺門石刻題額“開明禪寺”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手跡,牆上“南無阿彌陀佛”則是弘一法師的遺墨。
我們匆匆瀏覽後就往下山候車點十八曲方向走去。 總之,江郎山新年第一登是一種幸運和享受。 一路走來,與家人一起感受江郎山的壯美,並將這段旅程轉化為珍貴的回憶,永遠留存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