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曾在文章裡寫:“雖然年像淡煙,又像遠山的晴嵐,我們握不著,也看不到。但當它走來的時候,只在我們心頭輕輕地一拂,我們就知道年來了。”
年來了,又走了。開工第二天,我們帶著回來啦,今天先來分享好吃。
這個春節,跳上你舌尖,停駐你心尖的,是家鄉的熟悉味道,還是陌生的新口味?
帶著只吃不胖的願望,我們彙集了編輯部的過年回憶錄,組成了YOU成都·2024春節版「編輯部的一口好吃」。
快來一起摸魚,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一口。
@阿塔
小漁村燒烤的魚排+銀裝330
吃完小漁村燒烤、會理雞火絲、王記清香牛雜粉、涼山漢堡、卷粉、手攤涼粉、網燒小豬兒肉……之後,我給西昌土著莉莉絲髮訊息說:原來你是吃這麼好吃的東西長大的呀?!
如果一定要選“一口”,那就是小漁村燒烤的魚排+銀裝330(傳說是雪花啤酒在西昌的特供品種)。
魚排比所有我吃過的烤整魚、烤魚片都美味一百倍。選的是魚尾部分的魚排,真正的木炭燒烤,一點點焦香之下,是鮮嫩的魚肉,魚肉與魚骨之間的部分,又是骨肉相連的奇妙口感。狼吞虎嚥之後,一口冰爽的銀裝330,位列仙班。
更不要說,當地特色的老酸菜湯,用新鮮青椒段和幹海椒熗鍋炒後,一盆洗鍋水讓冬夜美妙升騰。
點酒的時候注意,老闆讓你自己手寫選單,千萬莫要自信地寫上:銀裝330,2。西昌人預設的2,是2件。
@週一
汪老五羊肉湯
每年冬至家裡都會喝羊肉湯,但這麼多年卻從來沒去簡陽吃過一回。趁著春節的好天氣,去簡陽喝了一碗“中國神湯”。
循著YOU成都的好朋友大榜的推薦,直接導航“汪老五羊肉湯”。到達三岔鎮,路的兩邊擠滿了大大小小的羊肉/羊肉湯館子。
正值飯點,街上人不少,車也多,陽光正好。和朋友在路邊的桌子坐下,考慮到兩個人的食量,只點了羊肉湯。沒過多久,一大碗羊肉湯就上桌了。湯濃色白,鮮香味美,一看就忍不住先喝一碗。
湯裡面羊肉、羊血、羊雜,一應俱全。佐料簡單,一小盤調好的辣椒麵。就著辣椒麵,紮紮實實幹了兩碗米飯。吃完之後總感覺少了點東西,路過隔壁桌看到別人的湯裡還有一抹綠,才想起來忘了加蔬菜。留下一點遺憾,下次再來。
@書書
外婆的蛋卷肉
長大後發現,喜歡吃什麼,似乎是兒時的記憶味道決定的。小時候常常跟著大人走人戶,吃壩壩席,最愛的必然是蛋卷肉。一片一片碼得整整齊齊的蛋卷肉,勾了芡,圍攏成一個圓,中間鋪上炒肉絲,底層一般是綠豆芽。每每一端上來,就被搶空,一人一片,無多餘。
這個春節,81歲的外婆復刻了這道菜,她講了做法,但我還是不會。她的獨家做法是:雞蛋打散,與麵粉調成糊,五花肉切細條,加喜歡的配菜、調料,所有材料一起攪拌均勻,調得來乾溼合適時,裹入芭蕉葉裡,放入蒸籠裡蒸。一方方帶著清香的蛋卷肉就做好了,吃的時候切成片即可,冷凍後可以儲存更久。
·冷凍後長這樣
走的時候,外婆塞了兩方蛋卷肉給我,大概是發現了我每頓都坐這道菜前。
@咩咩
九大碗
砌棚子、搭爐灶,露天廚房裡大廚們正在施展魔法。菌湯、涼拌木耳、辣子雞、酥肉、九米飯、層層疊疊,還有可以讓人原地飛昇的折耳根。太多了,太多不知道名字的美食。
上菜時刻,老輩子端起酒杯,還在講“長伸手哈,不要客氣,自己看到拈”的客套話,小一輩的筷子伸進菜裡,埋頭品嚐每一道美食。
據外婆說,這次的九大碗,已經算近期最佳。吃飽喝足,再去鄉壩頭走走,賞賞早春的油菜花,太愜意了。
回成都時,外婆已經在奔赴下一桌村宴的路上。
@Wooden Face
麻餅
正月初八,假期的最後一天,走人戶走到了大邑安仁。秉承著一年逛一次安仁古鎮的宗旨,在躺竹林下曬太陽和幾個人去古鎮逛吃中,糾結再三,選擇了後者。
正值下午,太陽的暴曬讓人無處遁形。在一行人都選擇步行3.4公里前往的情況下,我機智地拿了主人家電動車鑰匙,載著媽媽先到古鎮,這樣,我就有更多的精力去逛古鎮、發現新奇了。
從一個小粉龍的裝置拐彎,走進了公館路。這條路是往年一直沒有走過的。掛在空中的裝置很吸睛,但屋簷下的春捲、糖人、冰粉、涼麵、手工麻餅、冰糖葫蘆......更加迷人。
在眾多美食中,第一個選擇的是手工麻餅。室內的人在忙著做麻餅,室外桌子上呢,則整整齊齊地排著烤好的麻餅,椒鹽、蘇麻、牛肉、木糖醇......多種口味。
打包好的麻餅被油紙封好,每封的售價都是25元。在商家的試吃投餵下,最終選擇一封椒鹽味的麻餅,提在手上,還是有一定的重量。
拆開包裝,酥薄的表皮開始掉落。入口,鬆軟脆薄,加上黑芝麻的香濃氣息,兩者在口腔交融,帶來獨特的風味。中間的餡料飽滿不膩,白砂糖的量剛好,配上花椒和食鹽,吃起來十分有嚼頭。
一個下去,回味無窮,酥麻味在唇齒間緩緩綻放,甜鹹交織得恰到好處。市面上機器化的麻餅根本就比不上。
@貝貝居
重慶山珍老鴨湯
春節我胖了4斤,但我感覺真的沒吃啥子,因為天天都是火鍋烤魚,多少有點膩,最有味覺記憶的是初六吃了一鍋老鴨湯。名字叫重慶山珍老鴨湯,位於彭州東北市街。彭州土著都知道,吃老鴨湯,就要往這條街走,臨近十字路口的這段路,做老鴨湯的店家連成排。
重慶山珍開了有些年生,我讀初中的時候就愛和同學來吃,酸蘿蔔老鴨湯88元一鍋,一鍋湯配幾個菜,一直沒怎麼漲過價。
燉鴨子用砂鍋,老闆會早早地準備好,每個爐子一鍋湯,整鴨下鍋,每個砂鍋和鍋蓋之間都塞著一隻筷子,方便撬開檢視燉煮情況。
先喝湯,再慢慢吃鴨子,是我的習慣。他家口味比較適中,剛開始上桌時,有點淡鹽,但鴨子越煮越香,湯也越來越濃郁,化渣的不僅是鴨肉,還有煮在鍋底的酸蘿蔔,舀上一碗,撒上幾顆蔥花,再好不過。
@Rain
豬肚香腸
春節回家,最喜歡吃的就是豬肚香腸。所謂豬肚香腸,就是豬肚裹滿了花椒、海椒、香料,灌製的香腸。豬肚好像是一種百搭食材,可以包雞,可以燉白果,也可以灌香腸。那味道,是香腸+豬肚的平方。關鍵是口感好,麻酥酥,有嚼勁。
問過很多人,都說沒有吃過豬肚香腸。我以為這是一種只流傳於老家的美食,甚至只流傳於我們那個鎮、那條街。現在,即使在我們那裡,也很少見到這道菜了,年輕人也沒有興趣學。我給一個美食研究者提供了這道菜的素材,希望他來研究,不然要失傳了。
後來有一次,我吃到了排骨香腸,也是在某個地方“區域性流行”的美食。我想,排骨香腸這麼奇怪的東西都還存在,豬肚香腸應該還好,不至於失傳。
@歡歌
紅星飯店沱砣魚
新春期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的假期,沒有離開成都,帶爸媽去了紅星飯店。這是我第二次去紅星飯店,第一次是去年春天,因為採訪關係,被郫縣抄手館子老闆推薦才得知這家有將近三十年的老店。
紅星飯店,明廚亮灶,味道適口,價格實惠,那時候就想爸媽輩一定會喜歡這家店。果然,春節照常上班的紅星飯店坐滿了人,有本地人包桌設宴款待親友的,有小家庭專程來搓一頓的。儘管人進人出,飯店上菜節奏井然有序,絲毫不拖沓。
來紅星飯店必然要點頭牌菜沱砣魚,高德均夫妻就是靠這道菜起家,故臉盆大的分量至今只賣六十八元,免費註冊會員僅花五十餘元。
我問一向擅長烹魚的老爸沱砣魚的味道如何?他說,好吃。不能吃辣的老媽也夾著筷子密拈說,辣味合適,不是狠起心的辣,害得不吃晚飯的她都貪嘴了。
沱砣魚選用通威花鰱(沒記錯的話),新鮮肥美,刺多卻比較容易抿出口。紅星飯店行政總廚官燎曾說,郫縣人味道吃得大。比如,沱砣魚裡的泡菜蘿蔔、豇豆、泡姜都偏鹹口,而新鮮下進去的豆腐入味就需要一定時間,第一頓都相對淡口。
搭配沱砣魚點一份清淡湯菜比清炒青菜更合適,我們點了銀杏豬肚。一般餐館做不好豬肚,要不腥味重,要不豬肚不新鮮乾癟。紅星飯店的銀杏豬肚,豬肚沒有腥味掛著高湯的鮮美以及銀杏果的清香。湯湯水水跟沱砣魚說不出的適宜,老爸老媽都連連稱讚。唯一不足就是豬肚硬了點。
即便這樣,我們還是沒有吃完一份沱砣魚,老爸說打包,明天煮點菜進去應該也很好吃。好吧,這確實是一份“很成都”的讚美。
@葉子萄乃
冰糖葫蘆
過年怎麼能少了冰糖葫蘆呢?記得小時候都是老闆舉著插滿糖葫蘆的草棍,在街上四處吆喝,沒有固定的攤位。要是想吃一根冰糖葫蘆呢,只能自己碰碰運氣。
那時候,冰糖葫蘆的種類也很少,印象裡只有山楂口味的。現在,不僅有葡萄、橙子、小番茄這些水果的,更有辣條、秋葵一系列千奇百怪的。
最對我口味的是草莓味。酸酸甜甜的應季大草莓裹上滿滿的糖衣,一口咬下去,先是甜甜的酥脆感,然後草莓的果汁在嘴裡迸發,真是絕了。
要是遇見了吆喝的大叔,記得來一根冰糖葫蘆喲~
@Lilith
濱河東街的蹺腳牛肉
黃記柏合豆腐皮
常去龍泉山跑山,春節也不例外,從石經寺反穿到仰天窩起點,一趟下來四、五小時,飢餓感會在最後半小時湧來,那時火鍋燒烤、大魚大肉會滿腦子亂串。
濱河東街的蹺腳牛肉與柏合鎮的黃記柏合豆腐皮,是下山就能享用的好菜飯。黃記柏合豆腐皮生意特別好,本地辦席宴請似乎都在此集中,對兩三人的食客有點不友好。
·濱河東街的蹺腳牛肉
一般來說,下山立即打車,衝到店家,6點前趕到,不然賓客盈門,連門口的小桌都搶不到。人少吃不了太多,只能按到經典的點,但不管怎樣,柏合豆腐皮與翡翠圓子湯必點。
柏合豆腐皮是柏合鎮的特產風物,製作精緻異常。豆腐絲切得細細地,佐料也拌得均勻,看起來像是一碗麵,吃起來也是,多了豆腐皮香味與質感。黃記的辣椒用得新鮮,花椒輔佐,整碗“豆腐面”呈現出一種和諧妥帖,搭配起豌豆尖打底的圓子湯,一盤紅豔加一碗碧綠,好看好吃,實實在在的安慰身心。
黃記之所以在柏合鎮成為翹楚,其它的菜式看起來也很靈動誘人,如肝腰合炒、涼拌土雞、熱窩雞,都是暗自決定要一併吃下來的。
春節假期,
你的「一口好吃」是什麼?
歡迎評論區和我們分享哇~
編輯丨YOU成都編輯部
圖源丨YOU成都編輯部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眾號丨YOU成都影片號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式丨YOU在場小程式丨YOU在場小紅書
合作新增微訊號
YOUCHENGDUDU
· 歡迎把小都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