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2日中午12點51分,紐西蘭南島基督城發生6.3級地震。
在全部的185名遇難者中,有115人因CTV大樓倒塌而死亡。
遇難者家屬說,他們仍在等待正義的伸張。
CTV大樓驚魂瞬間
CTV大樓是一座綜合型建築,裡面有電視臺、診所和語言學校。
這座大樓在地震中轟然倒塌,後續調查發現,其中有24名中國公民在大樓中遇難。
地震發生後,一名劉姓中國女留學生就在這座大樓中。她向媒體講述了死裡逃生的驚魂一刻。
她說:“當時我正在CTV大樓的三樓使用微波爐熱飯,手正端著飯盒呢,突然跟科幻電影一樣,一瞬間就從空中墜落,周圍都成了碎片。”
她表示,地震發生時沒有聽到樓中有尖叫聲,因為一切發生得太快了,沒人反應過來。
當墜落停止了之後,她臉上的血一直往外流。
“然後我向外看,我確定是一層,因為我見到地面了,然後我就一路爬出了廢墟,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地面上。”
老父親悲痛欲絕
不是所有人都像劉這麼幸運。
很多原本幸福的中國家庭,因為此次地震而變成了失獨家庭。
地震當天,生活在中國的Lai Zhi Ping夫婦接到了女兒Lai Chang從基督城打來的電話。
接起來後,女兒說了這麼一句話:“爸,我出不去了,我覺得我快死了...”
話音落下後,電話就斷線了。
Lai Chang所在的地點是正是CTV大樓。
地震發生時,學校正在上課,Lai Chang也在其中。她剛去紐西蘭七個月,那年27歲。
“爸爸,我想我快死了。”聽到這句話,Lai Zhi Ping除了恨自己為什麼把獨生女送到基督城之外,什麼都做不了。
2017年11月30日,警方證實,不會就CTV大樓倒塌事件進行起訴。
一些遇難者親屬淚俱下地說:“我們送自己的孩子去西方國家學習和工作,現在我們的希望全都破滅了。”
有的家屬更是哭訴道:“在像紐西蘭這樣民主和法治的國家,難道政府不該承擔責任嗎?”
“(不擔責)這不是政府應有的作為。完全不是。”
家屬仍在等待正義
如今,13年過去了。
今年的地震週年紀念日前夕,遇難者家屬在大樓舊址舉行了守夜活動。
家屬和路過的陌生人為每位遇難者點燃了一支蠟燭。
Heather Marilyn Meadows是遇難者之一,她的女兒Julie Abraham在回憶母親時說:“母親是個開朗健談的人。”
“她曾是一名軍隊護士,來自英國。她與人為善,即使是在公交車站,她也會跟你侃侃而談。”
“那天她只是去CTV大樓看醫生。她想早點去,確保不會錯過預約時間。但她永遠沒辦法走出大樓了。”
Kim Annan也在那次大地震中失去了她最好的朋友——電視臺的營銷經理Stephen Wright。
Annan回憶說:“Wright很喜歡玫瑰,他還教過我如何修剪玫瑰。”
“所以,每年到了地震紀念日,我都會剪下來一些玫瑰花帶給他,就是這些。”
雖然人們可以在守夜活動中緬懷親友,但這也是一種宣洩不滿的方式,因為目前官方還沒有建立關於CTV大樓倒塌事件的任何正式的問責制。
後續調查
2012年,皇家調查委員會發現,工程師David Harding在設計大樓時犯了根本性的錯誤,並批評負責人Alan Reay將設計責任完全交給了一個如此缺乏經驗的人。
換句話說,CTV大樓就是一個所謂的“豆腐渣工程”。
同年,54名遇難者家屬和建築、創新與就業部的總工程師向紐西蘭工程公司(ENZ)投訴了這兩人。
ENZ紀律委員會於去年12月聽取了相關投訴,然後保留了其調查結果,並表示將於今年4月公佈。
警方尚未對CTV倒塌事故提出指控,遇難者家屬也沒有等來負責人的一句道歉。
市議員回應
基督城市議員Yani Johanson是守夜活動的參與者之一。
在成為市議員之前,他就曾在CTV大樓中工作。
他說:“我一直與在大樓工作的員工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絡。在地方媒體,所有人互相都認識,特別是如果你已經在這裡工作了一段時間。”
“地震帶來了一種巨大的失落和悲痛,尤其是對於那些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
地震給這座城市帶來的傷痕依然清晰可見。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今天在議會上,我們剛剛在討論當地一座大橋重建的問題。可直到現在,我們仍然有被毀壞的基礎設施像傷疤一樣留在那裡。”
今天中午,Oi Manawa Canterbury Earthquake National Memorial將舉行一個小型的公民儀式,緬懷地震中全部的185名遇難者。
儀式將於12:45開始,首先宣讀遇難者名單,然後在中午12:51進行默哀。
關注紐西蘭早知道,瞭解更多晨間新聞
關注這才是紐西蘭,獲取每日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