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徐州玩,有一個地方是每個人都不會錯過的——位於戶部山山頂的戲馬臺。這裡早在隋唐時就有“徐州第一勝蹟”的美譽,而且是“西楚霸王”項羽所建,歷史淵源深厚。
戲馬臺所在的戶部山地處城市最高處,是古時徐州富人的居住地,單是這地理位置就讓人豔羨,居高臨下,在家中可俯瞰全城,有種坐擁一座城的優越感。
想必彼時的項羽也是看中了這個上風上水的位置,在其滅秦定都彭城後,在此處構築了崇臺用來觀看將士操練、演武、閱兵。
雖然戲馬臺的名字聽起來像是唱戲玩耍之地,其實和休閒娛樂並無半點關係,項羽建功立業的人設真是自始至終保持如一。
東院“楚室生春”古樸典雅,紅牆之上覆著黃色琉璃瓦,院內正中立有項羽石雕塑像,年輕時的英雄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英姿勃發,豪情沖天。
雄風殿為東院正殿,其中的浮雕講述了項羽的人生故事,從自立霸王到自刎烏江,項羽帶著濃重血色和一絲浪漫的人生總會讓人唏噓感嘆。
雄風殿原址為始建於東晉的臺頭寺,如今殿前的兩根蟠龍石柱則是明代前古建築的遺存,細細打量,石柱雕工質樸,其上色彩依然清晰可辨,飛龍、神獸等圖案栩栩如生。
項羽帶領楚軍和秦軍進行的鉅鹿之戰可以說是名垂千史的一場戰役,也是項羽人生中的高光時刻。他親自奮勇殺敵,破釜沉舟,以少勝多,牆上浮雕便定格在項羽接受秦軍主將投降的瞬間,西楚霸王意氣風發的模樣成為經典一幕。
楚漢相爭時期的鴻門宴是劉邦和項羽之間戰爭的轉折點,許多人對這段典故都十分熟悉,想必也有很多人會忍不住設想,如果彼時劉邦被殺,中國歷史的走向又會是怎樣一番模樣?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羽的叔父項伯明察,也起身舞劍保護劉邦——蠟像的形式更加生動鮮明,讓人彷彿親歷其中,可以感受到當時劍拔弩張的緊張氛圍。
巨幅油畫帶著悲壯感,公元前202年的一天,倉惶逃出垓下之圍的項羽在烏江畔揮劍自刎。他望著血色天空,在戰馬嘶鳴和刀劍擊撞聲中,最後一次眺望江東,英雄的一生就此落幕。
一座戲馬臺,一段英雄史。在項羽建成戲馬臺之後,這裡歷經了2000多年曆史,後朝又曾在此新建不少建築,這座戲馬臺始終佇立,如同霸王雄風,至今讓人思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