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山西太原磺廠村發現一處北朝後期石窟,據學者考證,為目前已知太原市範圍內開鑿時間最早的石窟,具有重要文物和學術價值。
據瞭解,這處石窟位於磺廠村後山山腰,坐北朝南,石窟長、寬、高均在1米左右。窟內部為三壁三龕式。三壁主尊均有明顯的褒衣博帶、秀骨清像風格,符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特別是遷洛後石窟造像藝術漢化趨勢,多采用南朝士大夫服飾形式雕鑿。此處石窟右壁(西壁)為倚坐彌勒像,亦是北魏後期題材。
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特聘研究員劉勇實地考察後告訴記者,在太原西山文化區內,中古時期的佛教遺存尤為密佈,以天龍山石窟、龍山石窟、童子寺等為最著名。在這些著名石窟寺周圍還有眾多小型石窟和摩崖造像,如天龍山附近的福慧寺石窟、懸甕山石窟,龍山石窟附近的瓦窯村石窟、姑姑洞石窟、石門寺石窟,蒙山附近的石莊頭石窟等。磺廠村石窟時代特徵鮮明,資訊明確,開鑿於北魏延昌三年(公元514年)。磺廠村石窟的發現,拓展了考古界對太原西山石窟地域豐富性的認識,或為山西石窟寺研究提供最新時間座標。
(總檯記者 嶽旭輝 董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