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杭州的冬天是真不冷,雖然沒有春暖花開,卻接連幾十天的陽光明媚,白天氣溫最高時常常有十五六度,晚上只偶爾才會突破零度,所以對於廣大戶外愛好者和摩友騎友們來說,屬實愜意。而我在除夕前一天到餘杭遛彎兒的時候,還意外打卡了東苕溪以及旁邊尚未完工的堤壩道路,分享九宮格到朋友圈後,不僅被人轉發贊作杭州的九寨溝,更有北方無奈“封車”的摩友一本正經的表示:“被美哭了!”
不得不說,這得歸功於當地對東苕溪的治理有方,現在不僅水質清澈見底,兩邊的廣袤田園和錯落有致的村莊也相得益彰,共同繪就出一幅和諧美麗的生態畫卷。而我在航拍的時候,就留意到堤壩上有條潔白且寬敞的新路有岔道能直達水邊,於是心生嚮往,便準備騎車過去深度體驗一下。
這段堤壩位於瓶窯大橋和南山大橋之間,全程一公里多點,中間有三四條石板臺階路跟苕溪北路相連,但僅限步行。而沿途遇見的兩個比較寬敞、足夠車輛通行的入口,卻都被石墩和警示牌等路障攔得死死的,並不對外開放。雖然這些障礙物都能手動搬開或者移除,但個人並沒破壞規則的習慣,所以頂多意動幾秒,最後仍然選擇離開。
有意思的是“天公作美”,在快到南山大橋的時候,堤邊停著的一輛電動車很快引起我的注意,順勢觀察四周,果然發現有個鋪著碎石的“缺口”。當即轉彎駛入,然後又謹慎地下車,在這條新路地面上蹦噠了幾下,確認還算牢固後,才敢繼續前行。
幾分鐘後就抵達了“心動目的地”,環境跟之前預料的一模一樣,水泥平臺上雖然有泥堆和浮沙,但並不影響騎行。而絕佳的地理位置不僅視野開闊,還可以沿石階走到水邊,算是最能跟東苕溪親密接觸的地方了。
來都來了,當然是要瘋狂自拍幾下的,恰逢天氣不錯,碧水藍天共一色的景緻,著實令人陶醉。這一片的水域似乎不深,所以靠近岸邊的地方,有時候能看見水底的石塊以及各種水草。
因為平臺旁邊還有大片剛被填平或者挖掘過的泥地,所以猜測這裡有可能已經有所規劃,至於是親水平臺還是防洪或預警的建築,就不得而知了,總之都有可能。
這個“野生觀景點”其實就在瓶窯老街的對面,如果徒步,從瓶窯大橋走過來最近。坦白地說,溪邊有不少天然的露營地,條件比起北苕溪來也毫不遜色,只是春秋季的時候,如果水位會上漲至沒過那些蘆葦,那就當我啥也沒說吧。
(圖文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點贊和關注,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需要實景照片和影片素材可約,謝謝。)
最後溫馨提示有些心動的摩友,這條路的路面還是半成品,表面碎石子兒超級多,平時比較心疼摩托車的騎士就別進去嘍,一路上啪嗒啪嗒的,也不知道是彈到哪裡發出的聲響。另外,如果南山大橋這邊的“入口”也被設定路障了,就老老實實返程吧,目測應該不會,因為當地村民需要騎車進來打水(我就碰到了,好像是打水去養魚,當時沒聽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