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4119期
作者 |餐飲老闆內參 內參君
8天,5.01億
追著“非遺”過大年
央視網訊息,假期8天,全國國內出遊5.01億人次,同比增長5.9%。
攜程釋出《2025年春節旅遊總結報告》顯示,北上冰雪遊、南下避寒遊、非遺年味遊成為春節假期三大熱門旅遊之選。
“頂流”哈爾濱再現“人從眾”,春節8天累計接待遊客1215.1萬人次,同比增長20.4%;得益於"冰雪+"融合發展戰略,推出6大主題200餘項新春文體旅活動,瀋陽全市春節假期累計接待遊客1342.02萬人次,同比增長20.7%,旅遊總消費192.13億元,同比增長26.8%。
一線城市人口流動量較大,尤其是春節假期,外地遊子都會返鄉。因此對於一線城市的餐廳來說,會出現短暫的客流減少的擔憂。不過,北京市文旅局釋出春節假期出遊資料看,春節期間,北京市接待遊客總量1758.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花費286.7億元,人均花費1630元/人次。
胡大作為北京典型的“地標餐飲”,生意一如既往的“爆棚”。胡大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春節期間只有總店營業,其他分店放假休息。春節7天,胡大總店單店接待客流約有24000人次,收入同比增長13%,客流增長22%。其中,客流量集中在初三至初六,平均等位3小時以上。
2月5日,#中國年正在成為世界年#登上微博熱搜。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提到,今年春節是首個世界“非遺版”春節,中國年正在成為世界年,近20個國家將春節定為法定假日,近200個國家和地區舉辦的節慶廟會、舞龍舞獅、漢服體驗,點亮中國紅、“行走的年夜飯”等春節慶祝活動。
根據美團、大眾點評資料顯示,春節假期前5天,春節旅遊”搜尋量整體上漲168%,“異地消費者貢獻的餐飲團購線上交易額同比增長超48%。其中成都、重慶、北京、上海、廣州、三亞、杭州、深圳、蘇州、南京異地消費者貢獻的餐飲團購消費位居全國前十。
大眾點評資料顯示,上榜餐廳中,異地使用者貢獻的訂單量同比增長近110%,福州、汕頭和泉州必吃榜異地使用者流量大漲。福州老福洲(三十年·福州味)、汕頭杏花吳記牛肉火鍋、泉州臨家閩南菜等“非遺年”熱門目的地的上榜餐廳,異地使用者瀏覽量高居全國上榜餐廳前列。
必吃榜餐廳老福洲(三十年·福州味)負責人表示:“很多遊客年前就到福州,在除夕夜體驗當地傳統年俗活動。”汕頭一家本地特色滷鵝餐廳負責人介紹“春節假期前三天,一天要接待上千桌食客,共賣出超2000份非遺團購套餐。”
座標·陝西西安
“非遺遊”熱潮來襲,長安文化餐廳成“頂流選手”
首個非遺年,內參君也兵分多地,來到陝西西安、山西臨汾體驗觀察非遺年裡餐飲消費的最近動態。
先看看西安。
大多數遊客來到西安,不乏有兩大目標:品嚐西安地道非遺特色小吃和領略大唐盛世風華。
大唐不夜城作為西安文旅地標,常年佔據打卡榜首。鐘樓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始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至今已有五百年曆史。
在兩大景點中,主打“長安文化”的美食餐飲就此煥發生機。這裡不僅匯聚著特色陝菜餐飲,還透過打造文化市集和主題商鋪,為遊客構建沉浸式消費空間。
◎小吃雲集,餐飲業態豐富。春節期間,吸引無數遊客打卡駐足
攝圖:內參君
一方面,依託景區地理位置優勢,陝菜品牌透過盛唐場景復現等手段,構建沉浸式消費場景,吸引遊客駐足,引發排隊效應。
例如,位於鐘樓開元商場七層的「醉美長安」和商場一層的「長安大排檔」表現尤為突出。彼時,門店普通用餐區已經座無虛席,店外依舊大排長隊,眾多食客等候用餐。
其中,「醉美長安」將陝菜與長安文化巧妙結合。
色彩以中國紅為主,營造熱烈和喜慶的氛圍;在裝飾細節裡,則大量運用城牆、兵馬俑剪紙、皮影等長安元素,突出盛唐文化;在燈具方面,多選古典風格的燈籠、宮燈等為主燈具。
「長安大排檔」則採用“一景區,一場景”,展現差異化。
其中,大唐不夜城店以盛唐文化為主題,將餐廳打造成沉浸式的唐代生活場景。
鐘樓開元商城街邊店,則以熱鬧市井氛圍重現大唐盛世,屋頂懸各式花燈,中央荷花池與戲臺相映,唐風演出迴圈上演,仿若置身古代燈會。
由此帶來的生意尤為顯著。
大唐不夜城店的前臺大排長隊,店內人頭攢動,餐桌爆滿;鐘樓店的船房包間、唐風包廂與中央堂桌皆滿座,店外等號隊伍從門口蜿蜒至街角,門內外喧鬧,煙火氣濃。
且二者在美食技藝、藝術表演中融入諸多非遺元素。例如在菜品上引入羊肉泡饃、肉夾饃、秦鎮米皮、岐山臊子面、涇陽甑糕等陝西省非遺食品;表演不乏有古箏和糖畫等非遺技藝互動 。
另一方面,小吃集市、集合店以長安文化為核心IP,實施"文化+餐飲"雙輪驅動戰略,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絡繹不絕的遊客與本地人簇擁下,大唐不夜城美食街區人氣始終高漲。眾多小吃檔口中,以盛唐文化為核心的“長安主題”食肆格外亮眼。
其中,“百里長安”切糕鋪堪稱典範——身著唐制官服的店員手持傳統刀具,在案板上現場製作手工豆糕,引得遊客爭相購買,形成裡外三層圍觀奇景。
位於大唐不夜城銀泰廣場B座一樓的長安十八味大唐不夜城門店,彙集了葫蘆雞、特色牛羊肉泡饃、葫蘆頭泡饃、特色餃子宴等眾多三秦非遺小吃。店內裝飾別具一格,實木桌椅搭配啞光銅製吊燈,青磚肌理牆面與牡丹紋樣屏風相映成趣,營造出“盛唐市井煙火”氛圍。人均消費62元,精準覆蓋家庭客群與年輕遊客。
與長安大排檔位於同一商場負一層的,還隱匿著一個以長安文化為主題的美食集市。這裡匯聚了肉丸胡辣湯、羊肉泡饃、禮泉醪糟、寶雞豆花泡饃、老潼關肉夾饃等各式西安經典人氣小吃。集市以“一次吃遍大西安”的響亮口號,吸引眾多食客穿梭於各個攤位,感受長安小吃獨特魅力。
座標·山西臨汾
非遺旅遊推動,本土餐館爆火
再來看看山西臨汾。
從古老的堯都平陽,到如今的現代都市,臨汾見證了數千年的歷史變遷。
在臨汾,逛廟會、品美食、賞非遺,成為市民與遊客節日期間的餐飲新風尚。人們不再選擇傳統的餐館聚會,而是三兩好友相約,紛紛湧向街頭巷尾的美食攤位,享受著別樣的團聚樂趣。
今年春節期間,內參君來到華門遊園會。這裡有非遺打鐵花、黑神話悟空主題花燈、民俗表演等活動。這些豐富的非遺活動吸引來了來自各地的遊客及本地人。
流量聚集之處,也是小吃攤及本土美食最繁榮之處。
放眼望去,這裡的美食從傳統小吃到地方特色菜餚,應有盡有。這裡匯聚了各種地道的臨汾美食,如牛肉丸子面、洪洞蒸飯、油酥燒餅等,口感獨特,價格親民。遊客在品嚐美味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臨汾的地方風情。
◎攝圖:內參君
一位臨汾本地人坦言“臨汾美食千千萬,排第一的還得是丸子面”。
今年春節期間,當地頗具名氣的代表品牌薛老五牛肉丸子面備受關注,吸引遊客前去打卡。小紅書社交平臺上,關於“薛老五牛肉丸子面”的筆記超過10萬,大眾點評顯示,該品牌總店在當地是麵館品類中的熱門榜top1。人們評價褒貶不一,千人千味,終究無法滿足所有人的口味。
小結
今年春節與眾不同,全國乃至全球多個國家都在歡度首個“非遺版”春節。
多家老字號餐廳的“非遺菜”頗受追捧。
新京報報道,北京萃華樓除夕當天的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約20%,有顧客甚至要排一個多小時才能吃上年夜飯。大年初四晚餐時段,前門大街的全聚德起源店的小桌和中桌等位桌數超過400桌,店裡面,烤鴨師傅和片鴨師傅全員上崗。毗鄰旅遊景點的烤肉季、峨嵋酒家、護國寺小吃等老字號,客流量基本是平時的5倍左右,銷售額達到了平時的4倍。
我們也看到,許多餐廳春節期間透過融入傳統文化要素,打造非遺文化用餐場景,既受到顧客喜愛,也給門店帶來火爆的生意。
2025年春節假期雖然落下帷幕,但年味兒並沒有就此散去,至少持續到元宵節。據悉,目前北京萃華樓各門店的午餐和晚餐的包間都已經訂滿;胡大飯館運營總監張勝滔也表示,春節假期結束,旅遊、探親回京的客流將成為從現在直到元宵節期間的主力客流,而且每年元宵節去雍和宮祈福的客流較大,元宵節同比客流增量或將比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