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節的餘韻還未消散,東北旅遊市場的火爆已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這個春節,東北旅遊究竟有多“上頭”?
官方資料顯示,春節假期黑龍江、吉林、遼寧的遊客接待量較2024年同期增長18.3%、35.04%、30.57%,旅遊總收入較2024年同期增長23.8%、68.26%、30.11%。
“去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玩冰,去吉林賞雪。”成了這個春節,南方小土豆體驗東北冰雪的兩大必打卡線路。
據銀聯商務大資料測算,2025年春節假期,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全域接待國內遊客46.51萬人次,同比增長41.67%。
其中,長白山景區累計接待遊客7.57萬人,並與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故宮博物院、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等共同躋身旅行“2025春節熱門景區”榜單TOP10。
在東北振興戰略中,文旅產業無疑承載著獨特使命。
總書記在2023年推進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指出要發展冰雪經濟,打造世界級冰雪品牌與冰雪旅遊勝地、避暑勝地,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
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東北地區廣袤無垠的森林、清澈見底的湖泊、遼闊無際的草原,以及魅力獨具的冰雪資源,都將是推動其經濟增長的寶貴財富。
而近期亞冬會的舉辦,則更像是給東北送來的一場“及時雪”,東北冰雪迎來向世界展示的絕佳機遇。
全亞洲乃至全世界遊客的目光將再一次聚焦東北,以此為契機,東北文旅的“黃金時代”,有望從此開啟。
“一千個遊客心中,有一千個東北。”提到東北,很南方遊客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極具感染力的東北方言;可能是白雪皚皚,令人心醉的冰雪美景;又或許是嘎嘎香的東北烤串等等。
無論是雄偉壯闊、鬱鬱蔥蔥的大興安嶺;還是森林密佈、物產豐富的東北平原;亦或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長白山脈貫穿東北的林海雪原,地大物博,“家底”厚實的東北,無疑擁有世界級的文旅資源。
背靠頂級的旅遊資源稟賦,尤其是冰雪資源,東北旅遊正以冬夏兩旺的嶄新姿態,近年來在全國掀起“東北熱”。
02
從消費趨勢來看,東北冰雪熱背後,其實是大眾旅遊消費的又一次主動升級。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的消費觀念正經歷著深刻變革,這也促使旅遊需求愈發多元且個性,文旅消費早已融入日常生活,從“或需”變成“剛需”。
如今,遊客不再滿足於走馬觀花式的觀光遊,對旅遊體驗、休閒度假品質,以及文化內涵的追求愈發強烈,這種消費需求的轉變,也推動著文旅產業向更注重品質與內涵的方向升級。
而東北地區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恰恰契合了當下消費者對於高品質旅遊產品的需要。
從發展趨勢來看,近年來東北地區在冰雪旅遊領域,業態愈發多元,除傳統冰雪觀光外,冰雪運動、度假等新興業態不斷湧現。
自2012年雪季萬達長白山國際滑雪度假區開啟中國滑雪度假時代以來,“吉林松花湖”“吉林北大湖”“黑龍江亞布力”“通化萬峰”等超百公頃滑雪旅遊度假區相繼建成,憑藉優質的雪道和完善的設施,以及各大國際國內滑雪賽事的舉辦,吸引了眾多滑雪愛好者前往,東北儼然成了當下滑雪愛好者的首選。
滑唄APP資料顯示,本雪季截至2月7日,滑雪裡程全國排名前十的雪場,吉林省佔據3家,其中,北大湖滑雪場位列第1位,萬科松花湖滑雪場位列第6位,吉旅萬峰滑雪場位列第10位。
其中,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區、松花湖滑雪度假區今年春節假日創下單日接待量歷史新高。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區將成為雪季接待滑雪度假人次首超100萬人次的度假區。
民俗文化旅遊方面,東北的民俗村、民俗博物館等,透過民俗表演、手工製作等活動,讓遊客親身體驗東北民俗文化魅力,受到市場廣泛認可。
比如,在哈爾濱,遊客們不僅沉醉於冰雪大世界的夢幻冰雕,更熱衷於探尋當地的煙火氣,走進早市和菜市場,感受原汁原味的東北生活。
美團旅行資料顯示,自2024年11月起,“東北大炕”的搜尋熱度環比飆升154%,極具東北特色的“鐵鍋燉”也備受遊客青睞,成為餐桌上的常客。
受冰雪旅遊火爆的輻射效應影響,周邊城市的旅遊熱度也持續攀升。同程旅行資料顯示,2024 年12月,瀋陽酒店的預訂熱度同比增長近兩成。
冰雪之上是生活,不可否認,冰雪已經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旅遊研究院釋出的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5)顯示,2023—2024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閒旅遊人次4.3億,冰雪休閒旅遊收入5247億元。2024—2025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閒旅遊人次有望達5.2億,旅遊收入有望超過6300億元。
手握頂級冰雪資源的東北,無疑扮演了萬億冰雪經濟的“領航員”角色。
03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東北振興工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檔案,全力支援東北地區發展。
這些政策與鄉村振興、特殊型別地區振興發展、冰雪旅遊高質量發展以及興邊富民行動等政策機遇相互交織,形成了強大的政策合力。
《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對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提出階段性目標:到2027年,冰雪運動場地設施更加完善,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冰雪運動更加廣泛開展,我國冰雪競技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元,到2030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
《東北地區旅遊業發展規劃》明確了東北地區旅遊業的發展定位和目標,提出要將東北地區打造成為世界級冰雪旅遊度假地、全國綠色旅遊發展引領地、邊境旅遊改革創新樣板地和跨區域旅遊一體化發展實踐地。
多重政策利好疊加,為東北地區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極為關鍵的戰略契機,為東北文旅產業的發展,開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更為關鍵的是,東北文旅產業也能帶動當地交通、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多個領域共同發展,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可以預見,隨著東北文旅產業的崛起,將吸引更多的東北人才迴流本地,為東北文旅產業增添更多活力。
東北三省歷來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通,在文旅產業發展方面具有天然的互補性。
為了推動文旅產業升級,東北地區積極整合旅遊資源,創新突破行政區劃的限制,攜手探索出了極具特色的跨區域旅遊產品線路——“東北大環線”,將黑龍江、吉林、遼寧以及內蒙古東部的核心旅遊景區巧妙串聯。
把冰雪、森林、草原、民俗等多元旅遊元素完美融合,為遊客提供了豐富且獨特的旅行體驗,一經推出便迅速走紅,備受遊客青睞。
與此同時,在市場、營銷層面,東北旅遊正在形成合力,互送客源,聯合營銷,共同開拓國內外旅遊市場,打造統一的東北文旅品牌形象。
比如,每年舉辦的東北文化旅遊產業博覽交易會,將分散在東北各地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遺蹟、民俗文化等集中展示。透過這個平臺,各類旅遊資源得以系統整合,打破地域和行業界限,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東北旅遊生態。
可以預見,東北文旅產業憑藉其豐富的資源優勢、獨特的地緣優勢,在國家政策支援、消費升級以及區域協同發展等多重機遇的加持下,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髮展期。
從冬奧會到亞冬會,從東北到全國,從一季到四季,冰雪運動、冰雪文旅的種子已然在廣袤的華夏大地生根發芽。
新一輪的“東北熱”,也必將乘著“亞冬會”的東風,從這個春天,醞釀出一個更加值得期待的明天。
(部分素材來源:吉林省旅遊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