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天橋藝術中心出品的新空間劇場《貓神在故宮》在上海黃浦劇場—小劇場首演。
《貓神在故宮》海報
天橋藝術中心介紹,此次演出,《貓神在故宮》是作為“北京故事”的代表來到上海演出的,演出將進行10場,持續到2月4日,這一天碰巧是農曆立春時節。立春標誌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經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
新空間劇場《貓神在故宮》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專案,由天橋藝術中心及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共同出品,天橋藝術中心憑藉著《貓神在故宮》的成功演出,成為了西城區首批八個特色鮮明的“演藝新空間”之一。
《貓神在故宮》劇照
據瞭解,2012年,北京市打造的“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品牌,至今已舉辦了9屆,累計推出182臺劇目、近400場演出。2023年“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分為“優秀傳承”“經典重構”和“探索創新”三個單元,涵蓋了話劇、戲曲、音樂劇、兒童劇、沉浸式戲劇等多個門類。
《貓神在故宮》劇照
新空間劇場《貓神在故宮》講述了一隻貓的時空奇旅。該劇舞美特色很鮮明:故宮屋簷、巨大的貓洞裝置與可愛的貓偶,構造了富有童話色彩的貓咪世界。該劇互動性強,演出正式開場前儀式感滿滿,觀眾們會領到貓耳頭飾,可以在臉上畫貓鬍鬚,彷彿成為貓咪世界中的一員。
黃浦文旅集團劇場演出部經理張雯雯分享道:“文化因交流互鑑而多彩。優秀的舞臺作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也是現代都市人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精神動力來源,能帶給人們豐富的情感養分,這種情感養分和人們日益豐富的物質生活同樣重要。京滬文化演出的交流和互動可以增強兩座大都市人們的情感紐帶,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貓神在故宮》劇照
1月26日,《貓神在故宮》在上海首演時,該劇製作人李東也來到演出現場。
李東曾經與這部劇的導演劉曉邑合作過多次,對於這一次合作,李東說:“讓觀眾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劉曉邑,他很好地將優質的劇目內容以藝術的形式呈現了出來,讓這部代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空間劇目廣受觀眾朋友們的歡迎。”
導演劉曉邑分享道:“這部戲來到了上海演出,很多上海的觀眾都非常期待這部作品。因為是新空間劇場的演出,這次演出在前廳做了一些佈置——演出前氛圍的營造。故事上依舊保持原有的味道,對演員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感非常真摯,木偶操作特別精細。”劉曉邑表示,希望這部劇可以在上海一直演下去,可以為上海大小觀眾帶來故宮的氣息,也希望愛貓人士可以前來觀看這部以貓為主題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演員接受採訪
《貓神在故宮》主演陳巖說:“《貓神在故宮》經歷了上百場的演出,在北京演出過程中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和觀眾的反饋,這輪的演出和互動會更加成熟。”主演郭陶說:“在上海的這一輪演出,表演方面我們會在保證原有演出質量的基礎上,給上海的觀眾帶來更多北京、故宮的一些特色。”主演李嘉偉說:“這部戲在北京經過了一百多場的演出,已經‘進化’了。我們不斷地在舞臺上嘗試,表演了許多新的段落。其中最讓我覺得珍貴的部分,就是把肢體動作和歌聲、吉他融在一起,交錯穿梭,可愛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