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龍年將至,今年也是春節獲列聯合國假日的第一個年頭。何處尋找中國年味和鄉愁?海派民俗如何代代相傳、推陳出新?不妨到“小上海”周浦探尋老民俗的新光景。
圖說:老灶頭上新畫了多處灶花,寄託著老百姓過年的美好心願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一 說得好也要唱得好
“千年古城周浦鎮,江南水鄉景宜人,市井繁榮人熙攘,永定古剎傳鐘聲,今朝上臺唱一唱,‘仁義禮智’出新人,出新人……”
軟糯的滬語唱腔,浦東宣卷傳承人正聲情並茂地表演《一碗天價陽春麵》。一碗3040元的“天價面”背後有什麼故事?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另有隱情?發生在“阿春麵食館”的一個小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抓”住了觀眾們的心,臺下不時響起掌聲笑聲,結尾更是出人意料。
原來,在閒談中,阿春發現一箇中年婦女帶著小姑娘形跡可疑,所以靈機一動,開出了3000多元的天價,目的是引起大家的注意,最終引來公安民警,成功抓住了人販子。
這是浦東宣卷創作的一臺新戲。浦東宣卷2014年入選國家級非遺目錄,與浦東說書、鑼鼓書、上海說唱和上海評話一樣,屬於為數不多的上海本土曲藝品種,周浦鎮界浜村是浦東宣卷的發源地。
圖說:清音班
68歲的周福妹是“浦東宣卷”傳承傳唱隊的負責人,從游泳運動員轉行到鎮文化服務中心文藝幹部,從滬劇隊“轉軌”到浦東宣卷傳承人,她說自己“上了癮”。退休後她依然挑起了傳承宣卷的重任,除了過年,每年浦東藝術節等也有不少社群邀請他們送戲下鄉。
在這支13人的“浦東宣卷”傳承傳唱隊裡,不僅有五六十歲的宣卷傳承人,還有復旦、交大等高校的大學生。復旦大學馬克思理論專業的孫瑜嶠是一名大四學生,他是川沙本地人,從小就對上海方言、滬劇等興趣濃厚,但苦於沒有正規學習的地方。2021年暑假,經過另一名交大學生的介紹,得知周浦文化服務中心舉辦浦東宣卷培訓班,便主動報名,上了3天的系統培訓課程後,就經常來參加排練和演出。
“浦東宣卷對說、唱功力要求很高,雖然學習了一段時間,但我‘唱得不如說得好’,不像老一輩傳承人唱功深厚,還需長期磨鍊。”作為傳唱隊唯一的一名男性,小孫曾出演浦東宣卷《一清二白》裡的主角——一名清朝官員。他飾演的官員為官清廉,從不收禮,離任前許多老百姓來送行,他破天荒收下了一棵青菜、兩塊豆腐。後來人們醒悟到,這是勸誡別人做人要“一清二白”。“浦東宣卷的主題往往是好人好事、勸人向善,這和我們現在弘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我們年輕人喜歡民俗文化說到底是源於對家鄉的熱愛,對鄉土民俗文化的痴迷。”
二 舌尖上的年味熱騰騰
舌尖上的節日,不僅是美食的享受,也是民俗文化的依託。農曆臘月二十三,浦東一些鄉村至今還保留著過小年送灶的儀式,做糯米圓子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在民間傳說裡,讓灶君公公多吃幾個圓子,是為了粘住他的嘴巴,好讓灶君公公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奏事時,少說人間壞話,多說人間善事,祈望玉帝保佑人間來年風調雨順,百姓豐衣足食。”當地村民說。
在界浜村,70歲的張新娣和“小姐妹”閔秀南、吳衛君,從前一天就開始張羅。和平時用清水和出來的糯米圓子不同,阿姨們先要熬上一大鍋白米粥,香濃的米湯要熬到水米粘連之際方為最佳。之後,再把米粥放涼備用。
“小辰光阿拉要把糯米放在石臼裡,人站在木架上,用腳用力一踩石頭翹起,腳一鬆,石頭落進石臼裡,米就會碎掉,變成粗的米粉。之後,用很細密的篩子,從舂碎的粗粉中篩出細粉,盛進盆子裡。反覆舂、反覆篩後才能舂成糯米粉。現在一般都直接用糯米粉了,但和皮的功夫不能省。”米粥加多少?張阿姨說,全憑經驗和手感,有一個標準必不可少:米粥和糯米粉要糅合到“絲滑”的程度,也就是完全摸不出米粒,入口方才綿柔清香。
圖說:界浜村的村民集聚一堂做糯米圓子
糯米餡同樣有講究。清晨,農婦們來到鄉間田埂邊,精心挑選薺葉子,帶棕青色的口感更佳。之後,再到田裡挑矮腳小青菜。薺菜、青菜摘回來先要擇一遍,去掉老葉,剪掉長長的薺菜根。再匆匆趕到鎮上,挑上一塊嫩而不膩的夾心肉,這是最適合做圓子的餡料。“糯米糰子的肉和菜,一定要手工剁才有嚼勁,比機器軋碎好吃許多。”
帶尖角的糯米圓子是鹹的,圓的是甜的,伴隨著阿姨們的巧手,不一會兒糯米糰子就擺滿了竹篾子。老宅裡,至今還保留著一個原汁原味的老灶頭。隨著爐膛裡火苗漸旺,裊裊炊煙冉冉升起。鍋中的開水沸騰起來,一個個糯米糰子活潑潑地跳將起來,一旁已經站滿了拿著碗筷、翹首以盼的村民。
“頭茬”圓子是特供灶王爺的。一身土布服裝的朱平雲老媽媽把圓子盛在4個碗裡,3碗圓子放在灶臺上敬灶君公公,另一碗放在一邊的桌子上敬老祖宗。向灶神爺五叩首後,她撕下門上寫著的“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安康”的春聯,燒成灰燼,恭恭敬敬地把灶君公公送上了天。
在熱氣氤氳的灶頭間,書畫家許靈電也在忙碌著,拿著毛筆、蘸上墨汁,在老灶頭各處畫上鯉魚跳龍門、喜鵲報春、鴛鴦戲水等灶花,一筆一畫間,過年的氣氛立即烘托出來。“我從8歲起學國畫,但從去年開始,受周浦鎮邀請才開始畫灶花。”在許靈電看來,畫灶花不需要太高的藝術造詣,它寄託著老百姓過年的一種美好心願,越古樸越好,“建議可以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哪怕塗鴉,也能感受到中國節日的獨特魅力”。
“談到上海的民俗文化,要追根溯源到海派文化。”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仲富蘭表示,上海原本就是江南的一部分,融匯了許多江南文化因子,近百年來又融入了許多西方文化的元素,反映在許多民俗上,上海周邊郊區和蘇州等江南區域有很多相似之處。上海開埠180年來,逐步融入西方文化的元素,江南文化和西方文化融合發展為獨具一格的海派民俗。
過去傳播途徑不發達,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風。“20世紀50年代我家在徐家彙,那時候上海人只有送灶,沒有‘小年’節俗。後來隨著南來北往風俗的融合,這些年上海也開始過小年了,寄託著人們對新年的美好向往。”仲富蘭說。
三 布里藏著“媽媽的味道”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隨著穿著土布衣裳的腰鼓隊樂聲響起,陸氏老宅前的演出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土布俗稱老布,是當地農家用自己種植的棉花,經過脫籽、扎絨、紡紗、染整、經紗、刷布等工藝編織出來的布料。南匯的縣誌上曾有記載:“土產棉布……有紫白兩種,布以木棉花為之,扣布俗稱小布,標布俗稱大布。”20世紀70年代,這種土布曾非常興盛,花紋式樣可與商店裡的洋布媲美。
圖說:身著土布衣裳的村民現場編織草鞋
2006年起,80歲的周佩琦和“土布模特”們開始結緣土布。“許多人原本是廣場舞搭子,聽說周浦開辦民俗文化節,一聊才發現,許多人家裡都有‘壓箱底’的土布,有的甚至有100多年曆史。大家相約做盤扣、改制旗袍等,成立了土布舞蹈隊。”土布模特隊隊員們不僅會跳傳統的舞蹈,還結合了現代的倫巴舞創作出新舞步。一到表演前,大家提早到公園、停車場排練,風雨無阻。因為土布服裝扎眼,有時排練會引起圍觀,還有小朋友也跟著旋律扭動起來,讓人忍俊不禁。
朱平紅是周浦本地人,她清楚記得,小時候但凡家有女兒的,母親很小就會準備織土布,等到女兒長大結婚時當嫁妝。土布的多少往往標誌著孃家的“身價”,最多的陪嫁有30到50匹。紡紗、織布,一針一線都是手工製作,一般織成白色和藍色兩種。不僅可以做衣服,還可以納鞋面,包括抬嫁妝的箱子布等,都能派上用場。做衣服往往配上葡萄紐等,別有一番韻味。儘管如今土布已經淡出人們的生活,但朱平紅還是在家裡的閣樓上保留了好幾匹布,每到“六月六曬黃袍”的季節就拿出來晾曬,因為一針一線仍保留著“媽媽的味道”。
圖說:富有特色的土布衣裳
這幾年,土布開始成為時尚元素,“混搭”進了胸針、名牌包包等,“土布不土,土布生花”的魅力漸漸被現代人重新挖掘出來。說到民俗的保護傳承,仲富蘭表示,不要把它當作一個沉重的話題,民俗也可以“很好玩”。要透過使人看得見摸得著的象徵性場景、物件,讓市民回憶過去、參與互動、沉浸式體驗,為傳統民俗文化賦予新的內涵。現在流行的City Walk(都市行走)、博物館看大展、研學營等,將空間和民俗結合起來,都可以形成新時尚。
四 熱鬧節慶之後的故事
民俗要代代相傳,靠的不僅是熱鬧的節慶。在周浦鎮文化服務中心,記者遇見了幾名來自周浦實驗學校的女孩,她們除了參與民俗文化節表演外,還有一個讓同學們羨慕的“最甜蜜課外班”——非遺糖畫拓展課。
吳韻笑容甜美,一笑起來兩個小梨渦,她六年級就參加了學校的糖畫拓展課。“我們是9年一貫制學校,小學就聽說有這個課程,但初中才能報名。上了初中,我趕緊提早‘蹲’在電腦前秒殺到了名額。”
為了開出課程,學校準備了一間大實驗室,配備了電磁爐、石板等裝置,開始時老師教授了一些十二生肖糖畫的基本技法。更多時候,孩子們主要靠自主學習,探索傳統非遺的新玩法。
“過去爸爸媽媽帶我去古鎮時看到過糖畫,但自己要製作時,用什麼配方、用什麼材料、怎麼做……都一無所知。而這些配方對於很多老藝人來說屬於‘獨門秘籍’,輕易不外傳。於是,我們分成小組,摸索嘗試。”吳韻說,比如,糖畫的糖漿和糖葫蘆一樣嗎?到底用麥芽糖、冰糖、還是綿白糖?一番熬製嘗試下來,發現用冰糖製作得比較脆;用綿白糖、白砂糖的口感更佳。同學們嘗試著在冰糖里加入柚子茶,甜蜜中透著清香,別有一種滋味。
“糖畫被引入課堂,孩子們成為‘糖畫傳人’,不僅傳承了非遺文化,對孩子培養自主學習、創新精神也是很好的方式。”指導老師劉燕琳表示,孩子們會帶著問題自己查資料、做實驗、搞創新。
圖說:學生正在嘗試糖畫製作
學生閔靖雅從小學國畫,將大寫意的山水畫法也融入了糖畫中。“龍年春節快到了,我們嘗試用糖畫寫福字,營造過年的氣氛。前幾天到上圖東館表演,來領糖畫的人都排隊了!”同時,孩子們還把樂高拼搭也“玩”進了糖畫裡。“我們正在研究立體糖畫,比如立體蝴蝶、立體橘子等,造型更別緻,當然難度也更高。”
周浦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龔小勇介紹,為了讓民俗味融入老百姓的現代生活,周浦鎮小上海民俗文化展示會自2005年春節創辦,至今已有20個年頭,被列為上海市節日重大群眾文化活動之一。“除了依託民俗文化節作為展示平臺,我們更關注民俗文化的傳承。希望能挖掘和培養更多特色團隊,讓民俗文化事業與時俱進、實現產業化,融入海派民俗文化的大潮。”
民俗代代傳承,需要久久為功。“龍年是中國人特別喜歡的年份,因為龍已經成為中國人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象徵。困難肯定有,但不屈不撓朝前走,追求的夢想就有希望一步步成為現實。因此,我們不僅要重視年節習俗的‘歷史文字’,更應注重其‘現實答卷’。”仲富蘭說。
新民晚報記者 宋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