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遊子思歸,街道馬路,張燈結綵。當心情與絢若飛星、燦若驚蝶的錦繡煙花一起綻放,恰如宋代詞人辛棄疾形容那般:"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節慶煙花在宋代才得到真正的發展,在宋代孟元老的追憶中,火藥被廣泛應用於北宋節日慶典的百戲表演中,"撲旗子""爆仗""抱鑼""硬鬼""舞判""啞雜劇""七聖刀""歇帳"等技藝變幻多姿、熱鬧非凡。
這正是民眾殷實生活的象徵,正如陳寅恪所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人的精神文化水準很高,淹沒了日常的枯燥和虛無,造就了一場又一場盛大的節宴。
或"花頭畫竿,醉仙錦旆",或"夜市駢闐,至於通曉",或"酒家皆以菊花縛成洞戶""斟御酒,看盞者舉其袖,唱引曰‘綏御酒’,聲絕,拂雙袖於欄干而止",又或是"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徽宗年間開封城市節日包括元旦、立春、元宵、清明、大寒、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陽等二十餘個,每一個節日都有屬於自己的儀式與氛圍。
經"靖康之變"後,孟元老徙居江左,追念汴京繁華往事,作《東京夢華錄》以繪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府的生活風貌。在其卷五至卷十記載了北宋徽宗年間的節日風俗,一場場節日盛景見證了宋人的風雅。"暗想當年,節物風流,人情和美",就讓我們搭載《東京夢華錄》之船,渡往北宋節日盛宴吧。
【宋節夢華】
春節是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早在宋時,這一天便有了當今仍在延續的"年節"的說法。除此之外,宋人又稱這一天為"元日"或"元旦"。直到1912年起改用公曆,元旦才特指陽曆一月一日。
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記載,宋代的春節熱鬧歡喜,普國同慶。初霞緋紅映街巷,夢幻般的春節降臨。清晨,太陽躍出地平線,映照在綵棚燈影間,點亮了整個街頭。街道兩旁,五光十色的燈籠高懸,如飛龍翻騰般舞動,綵帶在清風中飄舞。繁花似錦的裝飾點綴著街頭,冠梳、珠翠、頭面、衣著、花卉、領巾、靴鞋、玩物,商品琳琅滿目。宋人忙碌地穿梭在張燈結綵的酒樓、茶坊、集市中,被新年的喜慶氛圍包裹。傍晚時分,陽光逐漸西沉,街頭更顯得熱鬧非凡。高門顯赫之家的女眷們恣意觀賞關撲,或圍坐一團,或舉杯暢飲。炊煙裊裊升起,家家戶戶張羅飯飲,親戚朋友歡聚一堂,把酒言歡,共同慶賀新年伊始。"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元日》中,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將北宋百姓的生活景象與除舊佈新的政治願景相聯絡。而"元日"從來都不只是百姓的遊戲,更發揮著巨大的政治價值。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記載,"正旦大朝會……諸國使人入賀"。在這特殊的節日裡,盛大的元旦朝會在宮廷展開。"殿庭列法駕儀仗,百官皆冠冕朝服,諸路舉人解首,亦士服立班,其服二梁冠、白袍青緣。諸州進奏吏,各執方物入獻……"大殿上列著法駕和儀仗,朝廷官員、各路舉人解首,穿戴莊重肅然站立,各州各國使臣莊嚴隆重,手捧本國珍寶,踏入殿前,依次進獻。宋朝的朝廷設宴款待,賞賜珍寶,舉辦宴射,以儒雅的大國風範,隆重招待各國使臣。
影視劇也從《東京夢華錄》等文字中尋找宋人節日與日常生活的故事靈感與歷史依託。圖為《夢華錄》劇照。
元宵節在宋代又稱為上元節,是農曆正月十五,即每年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節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由來已久。到了商品經濟繁榮的宋代,元宵節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輝煌。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詳細記載了北宋東京城元宵節前盛大的準備工作和"上元觀燈"習俗。
據記載,為了迎接來年的上元燈節,從年前的冬至日以後開封府就開始"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從那時起,遊人已經開始聚集。表演各種奇特技藝、新異本領的人匯聚於御街的兩條長廊下,"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里"奇異巧妙的演出各式各樣,每天都能令人耳目一新。
甚至,為迎接元宵節特意所建的山棚,《東京夢華錄》中也有詳細描述。"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山棚朝著宣德樓繪製了各路神仙故事,或是坊市中賣藥、賣卦的形象。山棚前方橫亙著三座彩門,各自掛有綵帶裝飾的金泥巨匾。彩山左右,綵帶勾勒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栩栩如生形象,分別騎跨著獅子和白象,手指間流淌出五道水柱,不停地搖擺。水經由轆轤提升至燈山巔峰,儲存在木櫃中,按時釋放,彷彿瀑布飛流而下。而在左右兩座彩門上,以草把編織成歡快嬉戲的巨龍形狀,再用青色帷幕輕遮,密密麻麻地點綴著成千上萬盞燈燭。遠遠望去,宛如雙龍騰飛,起伏蜿蜒。
燈山矗立在宣德樓前,四周被圍起一片"棘盆",內部精心佈置了一座樂棚。宣德樓上則為皇帝預備了莊嚴的御座,顯得異常威嚴。而宣德樓下則搭建起一座臨時表演舞臺。層層疊疊的景象交相輝映,雄偉壯觀,為元宵節的到來添上一抹絢爛的色彩。
宋李嵩《觀燈圖》
除《東京夢華錄》外,宋人的詩文也留下了當時元宵節的盛景。北宋文學家曾鞏這樣記錄正月十五喧鬧的夜景:"金鞍馳騁屬兒曹,夜半喧闐意氣豪。明月滿街流水遠,華燈入望眾星高。風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闌送目勞。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尋前事撚霜毛。"宋代元宵節不僅承襲了前代迎紫姑、放煙火、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等活動,更得益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坊市制度的瓦解,基本解除了宵禁。夜半時分街頭熱鬧不減,燈籠懸掛在街道兩旁,五光十色的光輝交相輝映,人們摩肩接踵,穿越繁華的街巷,遊園、賞燈,歡笑聲、歌舞聲交織成一曲歡快的交響樂。市井間的熱鬧如同燃燒的煙火,將城市點綴得五彩斑斕。
早在先秦時期,"清明"便作為一種節氣名稱出現,但直到唐代早期,依然只是節氣,並未形成節日習俗。根據楊春俏觀點,唐代政府把"清明"這一天定為禁火後改用新火的日期,而且由於寒食節是一個時間段,清明被包含在寒食節之中,作為節氣的"清明"與作為節日的"寒食",因時間巧合而被關聯起來。據《東京夢華錄·卷七》記載,清明節"尋常京師以冬至後一百五日,為大寒食……寒食第三節,即清明矣"。孟元老以"清明節"統領寒食、清明這一時段,似乎宋代已有"清明成節"的意識。宋代的清明節,承襲唐代寒食、清明節假的傳統,節日活動變得更豐富多樣。
在孟元老的回憶中,從寒食節開始的三天中,宋人"皆出城上墳,但一百五日最盛"。清明時節,新墳寂寂,悠悠的思緒漂盪在墳塋之間。京城中,喧囂的街巷漸漸靜謐,人們紛紛踏上徐徐的行程,向著郊外而去,走向那些隱藏著家族記憶的靜寂之地。宮廷之內,早在清明的前半個月,宮人便已穿梭於絢爛的車馬之間,前往朝拜皇陵。宗室及南班官等皇室近親也被派往各處陵墓,身披紫衫,戴白絹三角子,裹著青色綁腿。儀仗好像要穿越時空,車馬用金銅作裝飾,車幔如天青的夢,車額綴以錦緞,門簾點綴著珍珠。伴隨著絹紗燈籠的引領,皇室近親們行至奉先寺、道者院,祭祀諸位妃嬪的墳墓。車輛嫻雅華貴,路旁士人和百姓競相騷動,鮮花盛開的街頭成為一道絢爛的風景線。京城各門的紙馬鋪,紙捲曲摺疊成樓閣的形狀,高高低低擺放在街頭巷尾,如同一幅五光十色的畫卷。
城外的原野熱鬧非凡,掃墓的行人或聚集在隨風搖曳的樹下,或者在園林花圃中,擺設著杯盤,輕聲交流,以酒致敬。京城中,歌舞藝人如風兒拂面,亭園間流連獻藝,舞袖飄飄,歌聲悠揚。夕陽斜映,迴歸院落,明月清輝映著潔白的梨花,如詩如畫。東京城裡,那些禁軍護衛像戰士一般,騎馬奏響悠揚的軍樂,四處踏青,他們稱之為"摔腳"。旗幟迎風招展,軍容雄壯,成為清明節另一番獨特風景。
國風愛好者復原宋人生活場景。(圖源:攸熒國風美學)
【流變今朝】
"僕今追念,回首悵然,豈非華胥之夢覺哉?"在孟元老的回憶中,北宋的往日盛景,如同華胥之夢,繁花開盡,徒留下回憶的落花滿地。而時過境遷,文化的根脈卻深深駐紮於中華大地,傳統文化之樹歷經千年風吹雨打而屹立不倒,一次又一次重新開滿繁花。春節、元宵節、清明節在時代的渡船上歷經時代沉浮,在新時代再次煥發光彩。
時至今日,春節依舊是國人心中最隆重盛大的節日,辦年貨、放鞭炮、穿新衣、會親友等傳統習俗,仍舊散發著旺盛的生命力。與宋代相比,桃符漸漸隱出了大眾的視線,被年畫、門神和春聯所取代。"關撲"這種宋代商品經濟發展下衍變的產物,隨著時代的變遷也逐漸淡化年味氣質,演變為跨越時空的現代商業模式。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春運、春晚、微信紅包等登上了春節的歷史舞臺。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前夕,在外的遊子們,拎著年貨和特產,如洪流般湧進車站,期盼早點回家團圓。除夕夜,眾多家庭都是在春晚的歡樂中,共同度過了感動、溫馨、熱鬧的除夕之夜。近幾年,搶微信新年紅包逐漸成為了春節必備節目。微信群裡的紅包雨迅速飄灑而下,人們手指靈活地在螢幕上飛舞,歡聲笑語不絕於耳,"紅包"猶如一顆顆流動的小星星,充滿了溫馨和幸福的味道。
清明上河園復原宋朝上元燈會盛景
"新年俗"在誕生,傳統年俗也在傳承中有了新的面貌。社交媒體的興起使得元宵節燈會在網路上得到更廣泛的傳播,曬朋友圈、網紅地打卡,形成了一種全民參與的文化現象。起源於南朝時期的"秦淮燈會"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985年以來,已成功舉辦37屆。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湟源排燈",是流傳於湟源縣的一種民間節日燈綵藝術,至今仍不斷在元宵節期間組織展掛。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裡商仁燈將其製作、表演等開發為當地特色的體驗性旅遊專案,助力鄉村旅遊。
當今,元宵節的慶祝方式更加多樣。除了傳統的燈火和猜謎,還有各種文藝演出、電視節目、線上線下互動活動等。多樣的慶祝方式既延續了傳統,又注入了現代元素,使得元宵節更富有活力。現代的燈會不僅繼承傳統之美,更融入了創新科技。LED技術、投影技術等應用使得燈會更加絢麗多彩,獨具現代創意。猜謎活動也在現代得到傳承,但題材更為廣泛,涉及社會熱點、科技和文化等多個領域,展現了時代的多元變革。商業的崛起是現代元宵節的另一特色。商家透過推出各種特色產品、節目和活動,吸引著大量民眾的參與。得益於現代商業化活動,元宵節不僅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成為了商家與消費者互動的平臺,反映了現代社會對於商業文化娛樂的多元需求。
總體而言,宋代到現代,元宵節的轉化不僅是一種文化傳承,更是中國文化的現代演繹。這一變遷不僅見證了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也為當代社會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創意。
宋代清明節遊春踏青、上墳等傳統習俗在現代轉化中綻放光彩。宋時的文藝繁榮,不僅在盛大的節日慶典中有所體現,也為後來的文化傳承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起源於宋代的溱潼會船節被譽為"民俗文化之大觀,水鄉風情之博覽",獲"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稱號,被評為國家重點旅遊專案,至今仍散發著生命力。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曆史的茅山會船,在當今仍舊是江蘇閃耀的文化名片。每年清明節,茅山周邊地區自發組織會船活動,船隻和選手齊聚一處,參加競技和表演。此外,最早可追溯至黃帝,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寶雞清明節公祭儀式——祭祀炎帝聖典活動,至今仍有著極強的社會影響力,吸引著越來越多人參與。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北宋詩人黃庭堅在《清明》中所描述的景象至今仍在中國的大地上一次又一次上演。清明節,如同一面清澈的湖水,映照著歷史的倒影。當代,寒食的舊夢漸行漸遠,清明節獨佔鰲頭,成為一年四季中最為莊重的時刻。我們或許不能再踏遍宋代的寒食徑,但清明節的祭祀之情,卻與時俱進,延續千年的思念之意。或許,正是這兩個不同的傳統,串聯起了時光的線索,勾勒出一個個清明時節的畫卷,濃縮了歷史的精華,讓人感懷不已。
影視劇也從《東京夢華錄》等文字中尋找宋人節日與日常生活的故事靈感與歷史依託。圖為《夢華錄》劇照。
在時代的浪花中,傳統節俗,或磐石般堅韌如初,風雨不動,或如浮萍般被遺落於茫茫滄海,或在滄浪滾滾中時隱時現。至今,春節、元宵節、清明節這樣的全民節日仍舊在國人的生活中佔據重要地位。上巳節、花朝節等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被淡忘的傳統節日,更是被年輕人重新從歷史深處打撈了出來。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從宋代至今,承襲著千年文化的傳統節日如一輪皎潔的明月,悠遠而璀璨。河南衛視"奇妙遊"的出圈,漢服熱,時裝國風潮……傳統文化在當今被召喚、更出彩。當今傳統節日的迴歸、崛起,如同綻放的花朵在春風中搖曳生姿,不僅表達了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深刻認同。在傳統節日的慶典中,國人汲取了歷史的營養,感受著千百年來先賢留下的文明之光。這是一場文化的沐浴,讓我們在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重振民族的魂魄。
作者:王鳳娟 凌傲然
文:王鳳娟 凌傲然 編輯:範昕 責任編輯:邵嶺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