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頭條
  • 娛樂
  • 體育
  • 財經
  • 科技
  • 旅遊
  • 軍事
  • 育兒
  • 時尚
  • 遊戲
  • 歷史
“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
文化

“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

法國女性主義旗手波伏瓦的哲學思想喚醒了無數女性的自我意識。但二十歲左右的她和所有人一樣,都經歷著這個年齡的迷茫和焦慮,那時的波伏瓦醉心於巴黎的街景、花香,真摯地對待愛情和朋友,細心觀察自己的成長,熱情地專注於自己的興趣,那時的她已經在踐行著

2025-02-07 16:48:46 閱讀全文
考古專家談真實的商王朝:歷史和神話都值得尊重
文化

考古專家談真實的商王朝:歷史和神話都值得尊重

《封神2》海報圖據影片官方微博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殷墟考古隊隊長唐際根。受訪者供圖婦好數字復原形象。受訪者供圖  春節檔電影《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簡稱《封神2》)正在熱映,截至2月6日,票房已突破10億元。片中精美的服裝、道具

2025-02-07 16:48:17 閱讀全文
大年初十:被忽視的傳統佳節,竟藏著這麼多秘密!
文化

大年初十:被忽視的傳統佳節,竟藏著這麼多秘密!

初十的神秘面紗:石頭節的由來春節,這場盛大的傳統節日慶典,從除夕的闔家團圓,到元宵的張燈結綵,每一天都被賦予了獨特的意義。在這一連串喜慶的日子裡,大年初十雖不如初一、十五那般廣為人知,卻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它,被稱為“石頭

2025-02-07 16:48:10 閱讀全文
武王墩出土文物中 有哪些是確定墓主人的關鍵?
文化

武王墩出土文物中 有哪些是確定墓主人的關鍵?

目前,武王墩墓主人已確定為楚考烈王,或許人們會對他的名字感到陌生,但歃血為盟、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等成語都與他相關。從武王墩出土的萬餘件文物中,有哪些成了考古專家探究歷史真相的關鍵呢?祭祖敬天,卜問祈福,透過《楚辭》的描繪,可以感受到古人,對自

2025-02-07 09:18:55 閱讀全文
瑪麗·奧利弗:迴歸自然,找到自己在萬物中的位置
文化

瑪麗·奧利弗:迴歸自然,找到自己在萬物中的位置

“我想讓我的詩尊重/虔誠的心,世界的光;/無需言語,就說盡一切的愉悅。”這是美國女詩人瑪麗·奧利弗的寫作願景。在訪談中,她對這一願景表達得更明確,她說:“我認為在作品中,或者在作品所呈現的事物中,必須有一種整體的構思。它的意圖是什麼?它的主

2025-02-07 09:18:53 閱讀全文
初七的這首古詩,憑什麼能流傳千古?
文化

初七的這首古詩,憑什麼能流傳千古?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七,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頗為特別的一天。傳說女媧創世,先造出雞狗豬羊牛馬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初七就被稱為人日。《古今歲時雜詠》,北宋蒲積中編,選錄漢魏至宋的佳詩名篇。在這個節日裡,闔家團圓的氣氛尚未散去,而即將啟程的遊

2025-02-07 09:18:52 閱讀全文
春節有多少種開啟方法?南北民俗鬧新春,體驗別樣中國年
文化

春節有多少種開啟方法?南北民俗鬧新春,體驗別樣中國年

春節期間,人們賞花燈、逛廟會、品民俗,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感受濃濃的年味。春節期間,海南三亞吸引無數遊客前來享受溫暖如春的團圓年。帶上父母、小孩在泳池與山海間觀看打鐵花,在陽光灑滿海面的瞬間嬉戲喧鬧,或者換上中式服裝拍照留念,成為不少家

2025-02-02 10:06:24 閱讀全文
財神與福祿壽三星,吉祥藝術背後的故事
文化

財神與福祿壽三星,吉祥藝術背後的故事

藝術因吉祥而變得生活化,生活因吉祥而變得藝術化。從春節到端午、除夕的歲時節日,到每一個平凡流逝的日子,吉祥藝術帶給人幸福與安寧,為生活平添了情趣。雖然,這種對於幸福生活執著的追求是帶有功利性目的的,但卻情感質樸真切,充滿著朝氣與活力。在蛇年

2025-02-02 10:00:36 閱讀全文
位列迄今發現的戰國鼎TOP1,武王墩墓99號大鼎長啥樣?
文化

位列迄今發現的戰國鼎TOP1,武王墩墓99號大鼎長啥樣?

武王墩墓地是一座帶圍壕的大型獨立陵園,面積約150萬平方米。武王墩一號墓共出土各類文物1萬餘件(組)。你知道武王墩出土的最大青銅鼎是啥樣嗎?按照發掘順序,青銅大鼎又被稱為“99號大鼎”,其89釐米的口徑,可謂是中國青銅鼎中的又一個超大款,它

2025-01-31 10:11:04 閱讀全文
過節期間,古人的“購物車”裡都有什麼?
文化

過節期間,古人的“購物車”裡都有什麼?

來源|人民論壇網-人民論壇雜誌轉載請註明來源對中國人來說,春節是一年裡最具儀式感的節日,買年貨、掛燈籠、貼對聯、請門神、穿新衣、宴賓朋、走親戚……春節不僅是親友團聚的好時光,也是我們一年一度“買買買”的狂歡時刻。在古代也是如此,古人的許多購

2025-01-31 10:00:35 閱讀全文
全球五分之一的人都在慶祝春節
文化

全球五分之一的人都在慶祝春節

春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正在走向世界。目前已有近20個國家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全球約五分之一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農曆新年,春節民俗活動已走進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在祖國的大街小巷,萬家燈火點燃了節日的氛圍;在世界各個大洲,身在異鄉的遊

2025-01-30 20:37:12 閱讀全文
升級重啟!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正式開館
文化

升級重啟!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正式開館

二人轉是東北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是東北歷史與文化的結晶,凝聚著東北人的性格與精神。坐落於吉林省文化大廈內的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傳承、展示著東北二人轉300年來的文化積澱。12月20日,該館經過數月的升級改造後正式開館,用全新的方式再次唱

2024-12-21 07:04:16 閱讀全文
尋跡江東:三國孫吳墓葬考察紀要
文化

尋跡江東:三國孫吳墓葬考察紀要

2024年12月15日,正值初冬,天朗氣清,南京大學文學院童嶺老師帶領“《三國志》研究”課程及22級碩士生黨支部的同學,對南京南部新城油庫公園的張昭家族墓,以及江寧區的上坊東吳大墓進行了考察。本次考察活動得到了南京大學“研究生培養創新專案”

2024-12-19 20:35:16 閱讀全文
法韓混血作家埃莉薩: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宇宙
文化

法韓混血作家埃莉薩: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宇宙

90後法國女作家埃莉薩·秀雅·迪薩潘的第一部小說《束草的冬天》終於有了中譯本!小說曾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獲得·瓦爾澤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改編自小說的同名電影在今年第49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期間世界首映並獲得“站臺獎”提名。故事中,

2024-12-19 20:28:42 閱讀全文
敘利亞文物“東遊記”:巡展三年輾轉中國十餘家博物館
文化

敘利亞文物“東遊記”:巡展三年輾轉中國十餘家博物館

封面新聞記者李雨心自11月27日起,敘利亞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持續在敘利亞西北部等地區發生大規模交火,敘利亞局勢驟然升級。當地時間12月8日,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宣佈推翻總統政權。同時,俄羅斯外交部8日稱,阿薩德在與多個敘利亞衝突方談判後辭去總統

2024-12-13 10:19:09 閱讀全文
馮驥才談春節申遺:春節最能體現中國人精神追求和生活情感
文化

馮驥才談春節申遺:春節最能體現中國人精神追求和生活情感

北京時間12月4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透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4個專案列入聯

2024-12-06 11:29:35 閱讀全文
節韻匯丨“大雪”到了就一定會下大雪?
文化

節韻匯丨“大雪”到了就一定會下大雪?

12月6日23時17分將迎來大雪節氣。“大雪至,仲冬始”。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太陽執行到黃經255度的時候,即為大雪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節氣表示降大雪的起

2024-12-06 11:27:05 閱讀全文
蘇軾與元祐“朋黨之爭”
文化

蘇軾與元祐“朋黨之爭”

元祐初年,蘇軾的立身行實與出處大節,是宋史一大公案。“自古朋黨多矣,未有若元祐之黨為難辨也”,“程曰洛黨,蘇曰蜀黨,而劉曰朔黨”,“熙寧之爭新法,猶出於公;元祐之自為黨,皆出於私也”。(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百七十一,第11240頁

2024-12-06 11:18:20 閱讀全文
年輕人為何告別瓊瑤?他們的愛情早已臣服於現實
文化

年輕人為何告別瓊瑤?他們的愛情早已臣服於現實

12月4日,86歲的言情小說作家瓊瑤在臺灣地區輕生的訊息傳來後,朋友圈瞬間被刷屏。對70後、80後來說,不管是否看過言情小說,一提到言情小說,腦海裡浮現出來的作家首先就是瓊瑤。“從金庸到瓊瑤都走了,80後真的進入中年了。”有人在朋友圈這樣感

2024-12-05 08:28:52 閱讀全文
春節新上榜!中國“非遺”全球總數第一
文化

春節新上榜!中國“非遺”全球總數第一

央視網訊息:北京時間12月4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透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4

2024-12-05 08:28:49 閱讀全文
浙博年度大展“投龍”,看中國古代山川信仰和投龍祭祀
文化

浙博年度大展“投龍”,看中國古代山川信仰和投龍祭祀

澎湃新聞獲悉,“投龍——從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特展12月1日在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啟幕。展品彙集了中國曆代山川祭祀和投龍儀式文物共計約230件(組),是全國範圍內首次聚焦於“投龍”這一主題的展覽,將展示中國自古以來的山川信仰和投龍祭祀內容。

2024-12-02 17:06:52 閱讀全文
走入“書聖”的歷史場景:“蘭亭”內外的六朝與王羲之
文化

走入“書聖”的歷史場景:“蘭亭”內外的六朝與王羲之

《王羲之:六朝貴族的世界》是江蘇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國研究叢書·藝術系列”推出的第三本著作。作者吉川忠夫是日本著名漢學家、歷史學家,在這本書中作者沒有過多琢磨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而是“走向歷史場景”,將王羲之置於多彩的文化和紛亂的政治交相輝映的

2024-11-27 16:53:34 閱讀全文
一週藝術人物|喬普拉將策展科欽雙年展,卡特蘭香蕉賣出天價
文化

一週藝術人物|喬普拉將策展科欽雙年展,卡特蘭香蕉賣出天價

回顧一週藝術人物,印度科欽雙年展基金會宣佈任命藝術家尼基爾·喬普拉及其團隊為本屆雙年展策展團隊;義大利藝術家莫瑞吉奧·卡特蘭的香蕉作品《喜劇演員》在紐約蘇富比當代藝術拍賣會上拍出620萬美元天價。在上海,藝術家魯九喜帶來了金石書畫作品展“幽

2024-11-25 14:14:00 閱讀全文
臥莫兒細密畫:多元文明中的印度古代藝術
文化

臥莫兒細密畫:多元文明中的印度古代藝術

16-19世紀中葉,統治南亞的臥莫兒帝國,奏響了印度藝術史中最燦爛耀眼的樂章。與古印度以宗教信仰為中心的浮雕、建築和壁畫不同,臥莫爾藝術以精湛繪畫、華麗珠寶、奢華服飾和工藝品為特徵,構圖精緻、色彩明豔、炫彩華美,是南亞審美新正規化。小說《我

2024-11-25 14:13:58 閱讀全文
訪談|彼得·辛格:功利主義在理論上最大的優勢就是簡單易懂
文化

訪談|彼得·辛格:功利主義在理論上最大的優勢就是簡單易懂

彼得·辛格(PeterSinger),當代知名哲學家,1946年出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曾就讀於墨爾本大學和牛津大學,先後任教於牛津大學、紐約大學和拉籌伯大學。1999年,他被任命為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價值中心(UniversityCenterf

2024-11-25 14:06:47 閱讀全文
“如果有來生,我還教古典詩詞”|百歲葉嘉瑩逝世
文化

“如果有來生,我還教古典詩詞”|百歲葉嘉瑩逝世

題圖|《掬水月在手》11月24日晚間,南開大學釋出訃告:“南開大學講席教授、中華詩教與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國際著名教育家、詩人、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泰斗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11月24日15

2024-11-25 14:06:45 閱讀全文
葉嘉瑩先生逝世,享年100歲
文化

葉嘉瑩先生逝世,享年100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教育家、詩人,於2024年11月24日下午逝世,享年100歲。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教育家、詩人葉嘉瑩資料圖葉嘉瑩,1924年7月2日(農曆六月初一)出生於北京,本姓葉赫那拉,滿族,後成為加拿大籍華

2024-11-24 19:54:53 閱讀全文
良渚遺址群家底已摸清!“考古中國”最新進展釋出
文化

良渚遺址群家底已摸清!“考古中國”最新進展釋出

今天(22日)下午,國家文物局在浙江舉行了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進展釋出會。本次釋出會聚焦長江下游區域在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考古發現和最新科研成果。釋出的三個專案分別為: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整體研究進展、江蘇東山村及寺墩遺址考古研究

2024-11-23 09:27:40 閱讀全文
小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文化

小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天地初寒,小雪相迎。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每當這個時節,想起心中的摯友,總讓人們有一種細水度流年的閒適之感。  元代吳澄編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這樣寫道:“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

2024-11-22 22:13:00 閱讀全文
重訪“林徽因”:現代愛情的建築與現代建築的建築
文化

重訪“林徽因”:現代愛情的建築與現代建築的建築

“”作為事件的重塑林徽因(1904-1955),被認為是第一位中國女性建築師,也可說是在中國被談論和書寫最多的建築師。多重方面的原因使她在改革開放年代成為一個為時長久的熱點話題。搜尋中文書籍,現在有453項在標題中含有她的名字,大多出版於2

2024-11-19 15:33:58 閱讀全文
中國福爾摩斯連環“話”丨讀福爾摩斯,從娃娃抓起
文化

中國福爾摩斯連環“話”丨讀福爾摩斯,從娃娃抓起

自從1896年第一篇“福爾摩斯探案”小說被翻譯引進中國,到2010年以來大量《神探夏洛克》“同人小說”在中文網際網路世界得到廣泛傳播,福爾摩斯與偵探小說在百年中國的文化歷史發展程序中不斷“顯影”。一方面,本專欄主要關注福爾摩斯在中國傳播與接

2024-11-19 15:33:52 閱讀全文
北宋開封府的十二時辰
文化

北宋開封府的十二時辰

開封的早晨開封街市的早晨開始得很早,每天早上五更,現在的3點,被稱為“報曉頭陀”的僧人敲擊名為鐵牌子的鐵牌或木魚,四處巡行報曉。早晨便開始了。夜間關閉的各城門一同開啟,遠來欲入城者、外出旅行者,在城門口嘈雜一片;還有自附近而來、進城做買賣的

2024-11-18 14:29:58 閱讀全文
一週藝術人物|紫嫣天空見“花語”,陳玉興方勇寫自然
文化

一週藝術人物|紫嫣天空見“花語”,陳玉興方勇寫自然

回顧一週藝術界人物,在上海,曾飾演《甄嬛傳》裡敬妃的藝術家楊紫嫣在上海大滬聯合藝術空間展出繪畫作品,用細膩的筆觸詮釋“花”語;上海中心朵雲書院展出藝術家周燕中國畫作品,呈現藝術家對家鄉自然風光和鄉土人情的深情表達和對自然的熱愛;上海美術學院

2024-11-18 14:24:23 閱讀全文
藝術不提供安慰,但卻可以抵抗生活的殘酷
文化

藝術不提供安慰,但卻可以抵抗生活的殘酷

約翰·伯格一直以言辭銳利而直白的批評家角色出現,很少在公眾場合談及家人和生活。他的評論家角色讓其在私人領域更加神秘。他去世後,這本內有26封和兒子私密信件的書《交給你了》成為我們瞭解他的另一個視窗,在這本書中,他第一次以父親的身份展示給讀者

2024-11-15 15:21:53 閱讀全文
對談|自我是人類最私密的所有物,卻非常依賴人類的社會性
文化

對談|自我是人類最私密的所有物,卻非常依賴人類的社會性

齊格蒙特·鮑曼是近幾年在國內廣受關注的一位社會學家、思想家。他的作品《工作、消費主義與新窮人》《將熟悉變為陌生》等都掀起了閱讀熱潮。今年,有關他與塔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瑞恩·羅德的對談錄《自我》上市。在這本書中,鮑曼與羅德結合他們各自的社會學

2024-11-15 15:18:48 閱讀全文
西安見聞錄——秦公一號大墓散記
文化

西安見聞錄——秦公一號大墓散記

日本明治大學名譽教授氣賀澤保規先生是國際知名的唐史學家、碑刻專家,他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求學於陝西師範大學唐史研究所,故而亦是陝西師範大學知名校友。值此陝西師範大學建校八十週年之際,今日請畢業於唐史研究所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王坤先生翻譯這篇氣

2024-11-15 15:18:46 閱讀全文
大英博物館:畢加索,看這位版畫的天才!
文化

大英博物館:畢加索,看這位版畫的天才!

巴勃羅·畢加索,他除繪畫、素描和雕塑作品以外,一生還創作了超過2400幅版畫。從早年在巴黎靠藝術謀生到晚年安居法國南部村莊,他一直持續透過版畫創作講述各式各樣的故事和想法,被譽為版畫藝術領域最具創造力和影響力的天才之一。近日,英國大英博物館

2024-11-15 15:18:44 閱讀全文
新疆3175件考古出土文物“充實”各地博物館
文化

新疆3175件考古出土文物“充實”各地博物館

澎湃新聞獲悉,11月12日,新疆12處考古發掘專案出土文物移交儀式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舉行,本次移交文物共計3175件,是新疆迄今為止單次移交文物數量最多、型別最豐富的一次,也是新疆考古發掘出土文物移交常態化程序邁出的重要一步。考古出土文物

2024-11-13 14:41:08 閱讀全文
大宋夜生活:宋朝人可能比你更會熬夜
文化

大宋夜生活:宋朝人可能比你更會熬夜

本文約5000字閱讀需要13分鍾吃喝玩樂一條龍,通宵達旦到天明!如果可以穿越時空旅行,上了一天班的你,晚上還可以穿越到哪裡去玩?宋代肯定是個很好的選擇。想象一下,愛逛夜市的你現在左手拿著剛烤好的豬皮肉,右手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蛤蜊,腰間掛著酒

2024-11-13 14:38:49 閱讀全文
首次披露!漢代初期地圖測繪最新研究成果
文化

首次披露!漢代初期地圖測繪最新研究成果

來源:央視一套1974年伊始,馬王堆漢墓的發掘進入到最後階段。雖然由於墓葬被破壞,隨葬品並不豐富,但是發掘出的三枚印章,卻揭開了馬王堆漢墓最後一層神秘的面紗,明確了馬王堆是西漢初年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地。50年間,專家學者對馬王堆

2024-11-13 14:34:56 閱讀全文
紀念康德誕辰300週年:喚醒哲學中的公開精神
文化

紀念康德誕辰300週年:喚醒哲學中的公開精神

今年是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1724—1804)誕辰300週年。在一些研究者筆下,康德經常被描述成一位絕不敢公然藐視權威的、有點“膽小”的哲學家。最主要的例證就是1794年在其宗教哲學《僅論理性界限內的宗教》再版後,他收到了來自普魯士君

2024-11-13 14:34:54 閱讀全文
內事、外事都由他決的張昭,可不是什麼“江東鼠輩”
文化

內事、外事都由他決的張昭,可不是什麼“江東鼠輩”

三國東吳重臣張昭的家族墓,近日在南京被確證。張昭家族墓由8座墓葬東西向並排構成,其中一座墓中出土的兩方金印“輔吳將軍章”和“婁侯之印”,與《三國志·張昭傳》的記載一致,成為確定墓主身份的最關鍵證據。而該墓為普通豎穴土坑磚室墓,也與史載張昭遺

2024-11-12 14:34:14 閱讀全文
提前欣賞陶寺遺址博物館國寶重器
文化

提前欣賞陶寺遺址博物館國寶重器

11月12日,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的陶寺遺址博物館將正式對外開放。陶寺遺址博物館此次將展出230多件(套)文物,主要包括陶器、銅器、木器、玉石器等各類器物,涵蓋陶寺文化所有的文物類別,尤其展現近些年有關宮城及宮殿區考古發掘新成果和出土文物

2024-11-11 16:11:40 閱讀全文
立冬節氣看秋去冬來寒風起
文化

立冬節氣看秋去冬來寒風起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跟著節氣過日子。今天(11月7日)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它的到來意味著寒冷季節的開始。此時,冷空氣活動更加頻繁,進入一年中降溫最猛的時段,入冬程序也開始加速,冬季前沿會抵達黃淮北部、秦嶺、川西高原一帶。為了適應寒冷

2024-11-09 17:27:52 閱讀全文
盛宣懷誕辰180年︱上海交大、上海圖書館聯合推出盛宣懷檔案文獻展
文化

盛宣懷誕辰180年︱上海交大、上海圖書館聯合推出盛宣懷檔案文獻展

在盛宣懷誕辰180週年到來之際,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圖書館聯合推出“實業興邦興學強國——紀念盛宣懷誕辰180週年檔案文獻展”,展覽於2024年11月4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文博樓第一展廳開幕。此次展覽依照盛宣懷生平主要貢獻領域分為“商戰求富

2024-11-04 17:34:29 閱讀全文
從《富萍》到《繁花》——以“蘇北”作為一種方法
文化

從《富萍》到《繁花》——以“蘇北”作為一種方法

2000年,王安憶寫下小說《富萍》,講述了一個來自蘇北的女子在上海的遭際。王安憶自言是去了一趟揚州,產生了一種奇妙的靈感,對上海特有的移民群體產生了新的理解。不得不說,作者一以貫之的文風加上對上海城市生活的熟悉和批判,小說達成了一種獨有的王

2024-11-04 17:34:27 閱讀全文
中國福爾摩斯連環“話”丨《神探夏洛克》與“同人文”
文化

中國福爾摩斯連環“話”丨《神探夏洛克》與“同人文”

自從1896年第一篇“福爾摩斯探案”小說被翻譯引進中國,到2010年以來大量《神探夏洛克》“同人小說”在中文網際網路世界得到廣泛傳播,福爾摩斯與偵探小說在百年中國的文化歷史發展程序中不斷“顯影”。一方面,本專欄主要關注福爾摩斯在中國傳播與接

2024-11-04 17:34:26 閱讀全文
三國重臣張昭墓,在南京找到了!
文化

三國重臣張昭墓,在南京找到了!

來源:江蘇新聞最近,一位三國時期重要人物的墓地在南京被發現,他就是三國時期東吳重臣張昭。張昭是《三國演義》中,孫策臨終前囑咐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個典故的主人公之一。張昭墓的位置發現於南京南部新城油庫公園地塊,目前已經考古

2024-11-04 17:30:43 閱讀全文
一週藝術人物|古希臘雕塑“穿”上夾克,劉建華的陶瓷對話
文化

一週藝術人物|古希臘雕塑“穿”上夾克,劉建華的陶瓷對話

回顧一週藝術人物,在英國,環保主義者更換了向藝術名作潑灑湯料的抗議方式,而是為博物館雕塑穿起來顯眼夾克;在美國,攝影師湯姆·基弗的展覽記錄在邊境被拘留的移民故事,而藝術家凱莉·梅·維姆斯則獲2024年美國國家藝術獎章,她也是首位獲得該殊榮的

2024-11-03 17:22:43 閱讀全文
跨湖橋文化:八千年的歷史迴響
文化

跨湖橋文化:八千年的歷史迴響

在杭州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遺址廳,6.5米深的湘湖水下,一條獨木舟靜靜"停泊"著。它長約5.6米,最寬處約52釐米,厚度約2.5釐米,距今已有約8000年曆史,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的獨木舟,也被譽為"中華第一舟"。以這條獨木舟為代表的跨

2024-11-03 17:22:41 閱讀全文
12345下一頁尾頁
熱門資訊
  • 紀念契訶夫誕辰丨塔甘羅格的麥子,或安東·契訶夫的鯡魚 | 2024-01-29 11:46:39
  • 位於“神京右臂”西山的大覺寺究竟建造於何時?丨京華物語 | 2024-01-26 23:28:39
  • 節韻匯丨歲末大寒至,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 2024-01-26 22:48:40
  • 過節期間,古人的“購物車”裡都有什麼? | 2025-01-31 10:00:35
  • 中文版話劇《悲慘世界》首演 劉燁、張可盈演繹“人性向善史詩” | 2024-01-29 11:51:41
  • 莫奈名畫《春天》遭抗議者潑湯 | 2024-02-12 09:49:33
  • 年輕人為何告別瓊瑤?他們的愛情早已臣服於現實 | 2024-12-05 08:28:52
  • 廣州藝博院特展上新:黃公望領銜,十幅院藏重磅畫作“出關” | 2024-01-29 13:30:39
  • 失落的亞特蘭蒂斯?盤點世界沉沒的古城,包括日本水下金字塔 | 2024-01-26 23:28:36
  • 韓國籍西泠印社名譽副社長權昌倫逝世,系韓國國璽製作者 | 2024-02-01 12:42:37

©2024 時時頭條 版權所有

隱私政策 | 服務條款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