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下午,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子善、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主任文貴良、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周立民、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長聘教軌副教授施東來和90後作家吟光,圍繞《港漂記憶拼圖》一書,以“香港記憶與上海故事”為主題展開了討論。以下整理自講座文字稿,澎湃新聞經授權刊發。
施東來:非常感謝大家來到這次的活動,活動正在新華傳媒上海書城的影片號裡直播。今天是圍繞吟光老師的新書探討,這是她的第三本小說《港漂記憶拼圖》,入選《亞洲週刊》2023年全球華文十大小說和作家出版社2023“年度好書”,改編科幻片《無心蘭桂坊》參加第80屆威尼斯電影節展映。我是施東來,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和華語文學相關。非常榮幸請到三位資深的老師,首先是華東師範大學的陳子善教授,陳老師長期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文學史料和臺港地區以及海外華文文學的研究,著作非常多;華師大中文系主任、中國創意寫作研究院院長文貴良老師,研究漢語語言和文學創作之間的關係;周立民老師,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巴金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我第一次和吟光老師見面是2017年,那時候她還在香港讀研。這本書她寫的是近十幾年以來到香港的新移民,很多是以學生的身份過去,遭遇了身份上的困境和掙扎。這本書運用多元敘事方法,加上科幻元素的包裝,是具有後現代意義的作品。我先想問陳老師,因為題目是港漂,您之前做了很多張愛玲的研究,張愛玲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從上海到香港南來文人身份的作家,到了吟光90後這一代,承襲了南來文人作家的身份,您怎麼看?
對談現場
陳子善:各位下午好,能夠參加吟光這本小說的釋出會很高興。我當初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覺得很有意思。有一個常用詞叫“北漂”,很多年輕的詩人、藝術家去北京的藝術村從事創作,叫做北漂。後來這個詞進一步擴大含義,凡是去北方打工的年輕人,也都是北漂。很少有人會說南漂、海漂,而北漂非常的流行,給我的印象深刻。我不知道新華字典裡有沒有北漂,這個詞是可以進詞典的。
現在我們談港漂,範圍就很明確了,作者寫的是到香港去唸書,唸書以後留在香港,或者說唸書以後又從香港回來,然後再回到香港,這麼一批年輕人的經歷,他們的工作,他們的情感,各種方面的經歷。“港漂”其實並不是現在才有的,比如當年張愛玲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離開了她的故鄉上海去香港,也可以說是港漂,雖然她港漂的時間比較短,港漂以後就去了美國,我杜撰一個詞“美漂”,可以嗎?如果更往前追溯的話,實際上在上個世紀30年代抗戰爆發以後,就有大量內地作家、文化人去香港。張愛玲第一次港漂是去香港大學唸書,如果不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她在香港大學就畢業了,畢業了以後幹什麼,她可能自己也沒有想過,這是港漂的前輩。她第二次去香港也是港漂,想去香港大學重新繼續學業,沒有成功,然後才走上專業寫作的路。所以從內地去香港這個文化現象,不僅是現在的年輕人,早年就有了,張愛玲有求學和創作的經歷,她已經是一個作家,是一個成年人去香港。而其他更多有的是路過香港,有的去香港有特殊使命,在香港工作,在香港的雜誌報紙上發表文章。
到了1970年代就更多了,包括香港作家聯會的會長潘耀明先生,他也是港漂,先到香港,然後定居下來,成為文化人、三聯書店的編輯、《明報月刊》的主編,實際上也是港漂。以前有個說法,香港最初是個漁村,一代一代的人到香港,有的是做生意,有的打工,有的從事文化工作,廣義來說都是港漂。而這部小說寫的港漂是有特指的,就是到香港念大學的這批年輕人,在唸書當中遭遇的各種問題,從而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我當代小說看的不多,好像當下年輕的一代,很少有人寫這個題材。小說開頭寫的是一個男生去了香港唸書回來,然後再回香港旅遊,找了一個本地的導遊,發生有趣的對話和故事,實際上是寫不同身份的人在香港的不同追求。這部小說把新一代年輕人的港漂置於更宏大更復雜的文化背景下加以表現,與以前的港漂已有很大的不同,寫出了新一代年輕人港漂的追求和困惑,特別有意思。
施東來:謝謝陳老師非常精彩的歷史脈絡梳理,更加引起我們的興趣。港漂這個現象也可以說是一個新的現象,2003年香港開放自由行以後內地的留學生慢慢增多,2010年以後待滿七年可以拿香港永居身份,這些政策都影響到了港漂的可能性。接下來想問文老師,文老師對漢語語言方面有精專的研究,這本小說裡有一個特色,有粵語的寫作,有歌詞,有電影的片斷,多媒體的因素,這也是吟光在前幾部著作裡一以貫之的做法,很多與音樂和美術相結合,非常豐富。請您分享一下對這本小說的感受。
《港漂記憶拼圖》
文貴良:謝謝主持人,謝謝各位朋友,今天很高興參加吟光新書的分享會。我拿到新書以後仔細地拜讀,收穫很多。剛才陳子善老師對港漂做了考古學的追溯,使我們大開眼界。我覺得這本小說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我把它命名為“新形態的小說”,具有探索性。和以前的只有文字的小說不一樣,它有二維碼,有地圖,有音訊,有影片,把現代媒介技術納入到小說中。現在年輕人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可能更適合這種多形態的閱讀形式。這是小說在形式上的創新。
另外講到語言的問題,它和生活是密切相關的。這本小說寫的是港漂,裡面一些人從外地到了香港,除了港漂人之外,還寫了本地人,寫了一對年輕的戀人,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名為港漂,實際上不完全是寫了港漂,還深入到香港人近十年來的生活狀態當中。所以講到都市的時候有兩類,一類是外地去的,比如說上個世紀30年代新感受派,筆下的人物基本上出入公共場所,比如說上海書城、電影院、咖啡館。但是如果是本地人的話,那就不一樣了,他們在弄堂、小巷裡生活,就會深入到一個城市的毛細血管裡去。張愛玲和王安憶就此提出新感受派在描寫上海這座城市的不足。而《港漂記憶拼圖》這本小說應該是把這兩者結合了起來,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再來看這個語言非常有特點。
首先在作品中,英語,粵語和現代書面漢語(普通話)三者結合在一起,又有實際的區分,使得小說具有獨特氛圍,每個角色透過自己的語言變得更鮮活、具體,形象更突出。比如說寫到英語的時候,其實裡面英語的量不多,主要是人名。事實上人名是一種身份,比如說趙寧很優秀,她到香港的目的就是拿到香港的居住證,她覺得趙寧這個名字在香港上流的圈子裡不夠特別,一定要取個英文的名字叫Amily。其實還有個Emily,但她為什麼選擇A開頭?她覺得用A是第一,是最先的。我查到以A開頭的Amily來自德文,具有開拓性和開放性,和趙寧這個人物很符合,就是不斷超越自己。因此英文在這裡,是一種身份的標誌符號。
粵語是香港日常交際的語言,另一個Emily和阿Ray這對年輕的戀人,他們在很多場合會說粵語。但是作者在設計普通話、粵語和英語的時候,還是很看重現代書面漢語。比如當Emily要分手,阿Ray開始了造心,這裡科幻的元素就出現了,他學到了造心術以後,不是造自己心,而是造別人的心,把一對男女的心給改造了,這個男的就是阿Ray的弟弟,因為他原來是被一家富商所撫養,長的很帥,很有修養,Emily看上了這個弟弟。把他們的心給改造了以後,阿Ray對他們說了一大通的話,把多年對Emily的感情,以及父親去世、弟弟被抱養以後,他和母親的相依為命,把內心鬱結多年的感情全部發洩出來,都是用普通話來寫,那一段非常感人。這個形象是一個香港本地的導遊,屬於普通老百姓的一個形象,被塑造的非常生動。所以在英語、粵語和普通話上,作者是有所區分的。
另外還有一個特點,在特定的氛圍表達時,使用了流行歌曲歌詞和古典詩詞曲賦,增加了一層古典情韻,抒情意味很濃。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引入了《桃花扇》。《桃花扇》中的李香君的形象非常動人,愛情堅貞,道義優先,人物形象豐滿。同時從內容來看,李香君和文字中的Emily和趙寧之間形成了反諷,後兩者實際上都是改變了自己的初衷,離開了自己的男朋友,但是李香君的感情是專一的。這種專一的情感與小說中的人物形成強烈對比,表現出一種背離的結構,小說的魅力就出來了。
此外,文中有時會出現一些警句。張愛玲最喜歡用哲理性的句子來表達她對生活獨特的見解,而吟光將她對生活的理解和詩意結合起來,表現對生活的洞察,個人特色十分明顯。我這裡摘錄兩句跟大家分享:比如講新自由主義,其實它的邏輯就是賺錢少不是外在的原因,是因為你自己不勤奮,或者是智商情商比較低,導致說作為一個普通的人,那我就要更加勤奮。書裡面是這麼說的:“永無盡頭的渴望,正如永無盡頭的自我提升,但憑什麼不要呢?”這實際上內涵瞭如果擁有對物質的渴望,那自身的素質就要不斷提高,我做到了中層,就想往更高層的發展,誘惑的東西就在前面,那你憑什麼不要呢?是耐人尋味的。
第二句:在造了心之後,阿Ray說,“現在你是有心的人了,也就是有病的人了。”這句話就耐人尋味。心就是病,病就是心,無心就無病,這暗含了困境性的東西。我覺得裡面表現出對人類的思考,是圍城的意識。
還有自由與物質之間的張力關係,在新自由主義邏輯下,自我的提升,慾望的滿足,和不斷的疲勞,是成正比的。另外就是心與病的關係,阿Ray要造心與挖心的對立,這帶出來的是在我們這個時代,一般叫做後現代,在香港這樣的大都市裡的人,如何安定自己的情感?心與病就是說情感的問題。阿Ray對Emily很愛,但是沒有錢,Emily就要拋棄他,他用情專一,反而得不到社會的認可。阿Ray所感受到的問題就提出了:一個人在現代都市生活中,要不要有情感?情感要不要專一?這些問題暗含在造心和挖心的對立中,也蘊含在阿Ray的這句話:“現在你是有心的人了,同時也是有病的人了。”
施東來:文老師非常細緻的分析,劇透含量極高,讓我們對這本書更有興趣,也從側面說明了人物非常豐富。吟光老師釋出作品的時候有個說法,叫“分散式敘事”,我一開始覺得可能是巴赫金的“復調”,多線敘事,不同視角。但是後來我發現吟光老師的分散式敘事,不僅是人物視角方面的多元化,還有文學體裁方面的多元化,有科幻的,有古典的;還有媒體方面的多元化,呈現出視覺和聽覺的各個方面。
周老師專注於巴金研究,您在2022年寫了一篇關於巴金的所想,他本人對香港也有很多思考。您是不是可以解讀一下這部作品,做一些對比?
周立民:做這樣子的對比,我倒不是想到了香港,我想到了巴金先生在30年代寫的上海,寫的北四川路,和書裡的香港有可以對照的部分,都是大量現代的事物湧進了這個城市,紙醉金迷的感覺,光怪陸離的情形,從娛樂到消費,還有人的慾望的釋放,這是一個層次。另外一個層次,寫到很多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尤其是現代社會的一些問題:人在這樣的城市裡活動的時候,我們是什麼角色?我們能否進入這個城市?我們和城市到底有什麼關係?巴金也寫到這樣的情況,他有一定的態度,比如裡面一個小女孩角色受了外國人的欺負,在城市裡沒有了落腳點。還有就是身份和內心的焦慮,甚至是焦慮的轉變。
讀這部小說,讓我重新整理了很多對香港的認識。以前我們是作為過客或者旁觀者來打量香港,尤其受港臺文化的影響,香港在很多人的頭腦裡有一種幻象存在,這也可能是香港的一個部分。小說給我們提供了另外一部分,是在流行歌曲、武俠小說、電視劇、電影之外的一種調子,或者是抒情之外的痛感。關於城市的痛感是進入這本小說非常刺激我的地方。吟光在這一點上寫的很到位,就是當一個人進入到一個城市,渴望融入這個城市,又非常敏感的感覺到這座城市是在以巨大的冷漠,似乎在阻止你進入,但是你卻寧願放下所有的尊嚴,仍然要進入的矛盾的心理——小說裡很多細節的痛感非常真實,包括等級的差異和語言帶給人的一種喚醒。
剛才文師兄做了細緻的分析。比如一個內地來的女孩子不會說粵語,在實際生活中所受到的傷害甚至是歧視,小說裡做了很多描述,甚至是計程車的司機也會瞧不起你,在商場的購物也會受到打擊,當然這和香港這個城市本身的歷史和它的處境是有關係的。人居住的地域本身,既是城市裡一個潛藏的密碼,也是一個公開的潛規則,這種規則構成的歧視鏈或等級,對外來身份進入城市的人來說,帶來的心理傷痛是蠻大的。
同時也寫了香港的底層人在城市裡所面臨的巨大壓力,甚至是分裂的精神世界。這裡面最讓人壓抑和絕望的,是金錢至上,以金錢為標準來衡量人的尊嚴和價值,商業社會規則對現代人的傷害。你接受到傳統人文教育的價值尊嚴,都無法在現實生活裡接受這麼一擊。當女朋友看好想買的禮物,可是你的目光首先要看一看背後的價籤,由此來決定你對這個東西判斷的態度,甚至決定你和女朋友的關係和心情,人綁著這樣的鎖鏈的時候,是不愉快的,甚至讓我們懷疑到人生的支撐點到底在哪裡?當三個年輕的同學在聖誕節平安夜,非常高興地想去酒吧會所玩,發洩一下自己的情緒的時候,突然說先交500大洋入場費用,三個人非常尷尬,尤其女孩子來自內地的小鎮,想到他們鎮上的消費和這裡巨大的差距。所以看到這些不同的人物內心的痛感,給我帶來很大刺激。
作品透過人物具體的命運,表達了作者對現代社會的想法,包括挖心和造心的環節,作者其實背後的野心也蠻大的,從第一句話開始,就沒有放棄對城市命運的思考,第一句話是說過去的香港過聖誕節才是最熱鬧的,現如今比不上新年了。其實寫了香港社會的發展史和我們個人的命運,甚至是全球的命運,以及香港在全球的命運裡我們個人的命運。
還有小說裡有幾種文字,大家前面已經分析了,跨媒體的,跨文字的,有幾個文字文字的對照,一個是流行歌詞表達對這個城市現實的感覺,還有一個就是很重要的《桃花扇》古典戲劇的文字,與人類命運的對比。我覺得《桃花扇》講來講去離不開興衰,變化,人事的更替,歷史裡人的命運,這是和小說具體的人物命運和城市的隱喻,有很巨大的聯絡。
還有一個,我也看到了作為香港作家的吟光,與內地很多年輕的寫作者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從某一種角度來說,內地的寫作者有很多的地方應該向她學習的。一個就是痛感,從敘述技術來說,內地作家好像比香港作家玩的更成熟,但是這種成熟的敘述中,似乎有一些老態,或者是技術的匠氣在裡面。比如內地很多作家不大會直接寫人的心底的具體想法,甚至情感很直接地表達。但是吟光在她的作品裡很直接地表現了人物內心,有很強和讀者交流的慾望。相反那麼冷靜的寫作背後看到的有冷漠,技術上如此的成熟,但是讀完以後毫無感覺,說實話我不認為那樣的作品有多少前途。
我們其實很有地域性,但是我發現一代一代作家關於城市的敘述已經變的越來越模糊,不太對地域性和標誌性的東西進行書寫。而香港很多的作家,我不知道是因為香港太小的緣故,還是寫作遺傳基因的原因,不斷的在書寫我城,從維港到天星小輪、中環、金鐘,很明確地在書寫這個城市。但是我們很多作家在不斷模糊掉城市的符號,城市背後的文化意義,甚至是城市派生來新的意義的捕捉。
吟光做的是2000年以後的“香港我城”的重新書寫,關於這個時代很多的記憶,將來大家一定可以在作品裡找到很多的感應點。舉一個例子最近的《繁花》讓人們如醉如痴,有一大半是因為上海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幫了金宇澄。對上海這個城市有感覺的,覺得每一處都很精彩,所以城市和寫作者之間其實是可以相互賦能的,我們很多時候會忽略掉這一點。這本小說讓我對香港有了更具體的認識。當然她花了很多的心思,要開啟文字平面的世界,構築了好幾層的世界,我相信年輕的讀者可能會更喜歡,或者是更有感知,這不是一本平面的小說,是帶二維碼的小說,二維碼背後的世界是怎麼樣的。前面還是寫實,大概從四五章之後,進入到了一個更開闊的世界,包括科幻和城市,和人的內心,以及和古典之間的融合。祝賀你寫了這麼好的一本小說!
施東來:謝謝周老師的分享,現在請吟光來回應一下,剛才周老師說的那些,也讓我想到這本書體現了大時代和小人物之間的融合,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之間的融合,不僅有《桃花扇》《牡丹亭》,還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陳奕迅、五月天、張碧晨,都在不同的情節裡彰顯了出來。周老師剛才把結局也劇透了,這其實跟關鍵人物有關。簡離,是吟光創作中一以貫之的古典型人物。之前吟光的兩部作品分別是古風小說和幻想小說,都有很強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裡面。這一部科幻拼貼小說裡,也有具體的作者化身,那就是“吟遊詩人”。
吟光:非常開心在冬日的上海和各位前輩老師相聚,其實我算是各位的學生了,來做一個報告。幾位老師說的非常具體,已經把情節劇透的差不多了。我補充一點,最後的結尾,香港進入了水下,但不是最終的結局,我給它兩個新的未來:一個是科幻的未來,透過人和自然的改造,新建一個水下城,在漁村的歷史原型裡構建科技感的新未來。
另外一個是最後一章用劇本殺的方式,反轉前面所有的敘事。剛才文老師對人物的關係和故事都分析透徹。這本書每章都是從一個人物自己的視角,下一章從另外一個人物的視角里反轉,再下一章又反轉前面的人,想要現代生活裡每個人都是在自己的角度裡去看別人,我認為的我自己,和他心中的我,或者是我眼中的他,都是很不一樣的。但是在劇本殺看似遊戲的環境空間裡,互相換了身份,我設定在大灣區,一個全新構造的未來,可能是我們能夠共情的未來。
陳老師在開場做了高屋建瓴的史學角度的整理,從北漂到港漂、南來,讓我非常受教。很多人說這本書中的描寫像張愛玲,我就想在我接受港臺文學史的教育過程中,看到很多作者尤其是女性作者都是抒情性比較強,跟城市的關係,不知道是不是港臺文學的共性?我自己作為一個港漂,其實這中間每個人物都有一定的原型,可能是來自我的同學,室友,一些好朋友,也有遊客。這本書給我啟發很大的是主持人施東來老師,在很早還是短篇的時候,他就鼓勵我港漂這個題材很值得書寫,而且沒有被書寫是一種遺憾。像他自己以遊客的身份,我們很多的人都會去香港,不一定港漂就是要紮根在那裡,一個外來遊客的視角也是我願意觀察的。
我最近的一次港漂也是和陳老師一起在海港城。我也在思考現在的港漂,和十年前、二十年以前是不是有變化?我們更新的時代脈搏是怎麼樣的?接下來我會繼續寫香港的未來。
周老師的專業評述講到人和城市的關係,可能從過去每一個時代都有的,如果你是一個外來的人,離散的身份都會存在的痛感,夾縫中的感受,包括身份認同的、物質生活的、語言等等。讓我也覺得確實可能這個命題也不只是香港的或上海的,它可能是一個長久的,從郁達夫的《沉淪》開始。在這個時代,大家是不是還有同樣的感受,或者是新的感受?
最後我做一個分享,就是怎麼讀這本書:這是一本有說明書的書,裡面有很多跨媒體的元素。陳老師問是我自己做跨媒體,還是編輯的創意?應該說是我們共同謀劃出來的。我之前的書都包含有音樂、影片、藝術作品等等,這次和作家社的合作,我們責編也在現場,她特別鼓勵我把跨媒體元素放到最大,她的眼光和膽量幫助我充分發揮跨界創新的能量。作品現在獲得了一些成績,受到好評,也是因為這些創新。比如說第一頁導讀就是說明書,可以透過看導讀知道怎麼讀;前面有片頭曲,最後有片尾曲,掃碼可以聽到;往後翻是和中國美術學院合作的九個系列科幻短片,改編對應於這本書的九章,美學素材還可以做成遊戲、裝置等等;再往後有一個好玩的元素,做了一個崑曲電音作品,正如前面提到,雖然是科幻,但是又聯絡到古典的崑劇。我特別喜歡用《桃花扇》,大家都知道《桃花扇》是以個人離情別緒,寄託家國情懷的作品,和其他的純講愛情的崑曲不太一樣,用來串聯這本書的故事也是非常契合。
我們還製作了敘事架構圖,類似海報,更體現設計思路,比如說這個故事發生在時代廣場、天星小輪,藝術家將其手繪出來,每一章都不一樣,因為是不同的藝術家做的。我特別喜歡第四章,講的是崑劇演員的故事,敘事架構圖是用香港地鐵圖來作為框架,體現故事地點發生在維多利亞港、珍寶海鮮舫,還提煉其中涉及的人物形象,用AI生成頭像,包括故事發生的時間線。最後一章是以劇本殺的結構,因此敘事架構圖用到劇本殺人物卡的方式。所以這本書是一個新的嘗試,李洱老師稱為“立體式小說”。一個新的東西出來,當然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也可以讓其更加成熟和完善,但是我相信,這個時代我們做一些嘗試和探索是有意義的。我覺得但凡說到科幻和未來的故事,通常都是說主題上的創新,但是我們講故事的方式這麼多年有沒有衍變過?包括閱讀的方式、敘事的方式。但是我們生活在一個視覺文明的時代,接受資訊的方式早就在鋪天蓋地地變化,文學的形態有沒有更迭,達到形式上的科幻?這是我所嘗試實踐的。
我也想邀請主持人和一起分享,這本書的成型其實受到了您很大的鼓勵,尤其是周老師說到的人和異地城市之間的關係,也是您的研究的方向。
施東來:非常感謝給這個機會,我在2017年剛見到你的時候,你就在分享想寫一本港漂的書,我非常關注香港電影,70、80後對香港電影的感受很深,但是很少聽到從一個內地人的角度回看在香港的經歷,非常期待看到這麼一部作品,終於看到了。
我自己的讀後感,我想先讀一段,如果讀者可以直接聽到的話,會比較的直觀一些。因為我們的題目是雙城記,這部小說大部分的情景是在香港,但是有一小段也提到了上海,我就讀這一小段,就是第一章,當內地學生宋別已經畢業,再回到香港旅遊,和導遊之間的一段對話,中間有一些粵語部分:阿Ray轉換語言滔滔不絕起來:“1861年,英軍將港島同埋九龍間嘅海港冠以女王之名......出名嘅星光大道同埋天星碼頭……”
而他的客人望著對岸的燈牌走了神。“你不覺得維港的風景跟上海黃浦江很像啊?”有一個聲音從腦中劃過,“反正所有的Metropolis,長得都差不多!”
一小段裡有三種語言,我看了以後有很強的印象。
我對吟光的創作非常感興趣,我認為不是所有的Metropolis都差不多,比如深圳和香港就有差異。香港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來生不做香港人》,探討內地人早期來到香港以後的矛盾和掙扎。但是深圳的口號是“來了都是深圳人”,雖然這兩個都是大都市,但是他們對外地人的心態和吸納的方式,建構文化的方式其實都是不一樣的。
在1970年代末以來的香港文學或者電影作品中,香港本地身份的建構往往依託於一些較為負面的內地人形象,如“阿燦”“表姐”“北姑”“水貨客”等等。而吟光的《港漂記憶拼圖》是首次由從內地來的“新香港人”作家勾勒出的更為複雜立體的兩地人民交往群像,對早前那些負面的形象建構是一種有力的回應。我就說這麼多。有請編輯老師分享感受。
宋辰辰:謝謝今天下午參加活動的各位讀者,謝謝大家!也感謝各位嘉賓老師,真的是很精彩的分享,各位老師的解讀,我聽了以後也是受益匪淺。我當時拿到稿子的時候,吟光把所有的元素給了我,我當時也在想怎麼用它,我們是作家出版社,是做小說的,我在想怎麼都放上去,不能喧賓奪主。實際上二維碼很多年前就已經放到書上,不是一個新鮮的東西,用的最熟練的是童書。那怎麼和成人讀物結合起來呢。我說影視劇都有片頭曲和片尾曲,為什麼書沒有?所以我們選擇了放在片頭和片尾。這樣設計還有一點是不想打斷文字整體的閱讀,不會被中間突然出現和故事氛圍不相符的東西打斷閱讀感受。其實吟光的作品包含的元素非常多,我們想往上加的東西也多,但是受制於印刷技術,不能把所有的都呈現出來。
陳子善:我再說幾句,我在想一件事,因為這個書裡有很多的廣東話,我的廣東話是不行的,無法全面把握廣東話當中的妙處。你用廣東話是有道理的,可以更真切的反映人物的心情、想法。我的閱讀有限,看到現在內地的文學中,哪怕是廣東作者,也很少會寫粵語。所以這個小說如果給香港的年輕讀者看的話,他們可能會感到更親切。雖然寫的是內地去的年輕人的生活,但是內地年輕人到了那裡,不僅要學英文,廣東話也要學,如果不會廣東話,難以立足,難以在社會生存下去。
我想到我去香港的時候,他們請我吃飯,坐在一起就我一個是上海人,九個都是廣東、香港人,他們說著說著就出來廣東話了。他們廣東話越講越起勁,我就越吃越開心,反正無所謂,因為我聽不懂啊,我是一個過客的心態,可以這樣處理。但是這些年輕人在香港要生活,要學習,要謀生,要拿香港的居住證,像我這樣子肯定是拿不到的。實際上香港的港漂有好幾代人,很多人廣東話也不會很流利。1940年代後期有一部有名的小說《蝦球傳》,裡面就有很多廣東話,當時也是引起了很多討論,地方方言怎麼進入新文學的領域,到什麼程度是比較合適: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點沒有,好像沒有地方色彩。
《繁花》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電視就搞了兩個版本,味道就不一樣了。所以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實際上前幾代港漂寫小說,但是他們還是沿著自己既定的路線在走,包括南來作家的劉以鬯、徐訏等,哪怕是香港本地的作家也沒有用這麼多的粵語。所以這個是非常有意思的,剛才講到香港的讀者包括深圳的讀者,香港這麼多年已經是一個大都市了,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排外性。深圳還在建設的狀態,各地的人越多越好啊,心態不一樣。到了這一代,在香港的甜酸苦辣,你為什麼不想像香港成了世界上最超前的城市呢?進一步發揮想像,香港有它的優勢,再想像一下未來的香港變成了怎麼樣的。
吟光:很有意思的是滬港對話,在這個推送發出去以後,有上海的朋友和我說,香港曾經是上海追趕的物件,但是又說了一句話30年河東30年河西,都是在變化的。
幾位老師談到語言問題,陳老師說粵語部分看不懂,其實當時在文稿出版之前也有猶豫,一開始在雜誌單篇發表的時候是加了註釋的,但是責編宋辰辰覺得會打斷閱讀節奏,就沒有加。後來科幻作家韓松表示非常欣賞這種方式,他也看不懂,但他覺得看不懂就看不懂,讓讀者同步感受了在香港的處境就是聽不懂。這種解讀讓我覺得很有意思,曾經你幻想美好的東西,反而成為了一種阻礙,文中可能用這樣的方式去表示。
還有小說的空間感,所謂“分散式敘事”是從每個角色的視角去講故事,是我想嘗試的一種未來方式,我們都是自己的主角,不再區分出故事的主線和支線,這是一個試驗。所有的形式創新是和主題結合的,比如這個形式是每個人從自己的角度目前看這個故事,最後表達的主題也是在現代都市裡,人和人之間有很多的隔絕,價值觀、性別、性格、種族、語言等等,太多的差異,讓人無法互相理解。最後的結局是拿到對方的人物劇本,透過形式的變化,主題上也在嘗試一種共情的開始。
施東來:這本小說可以放各個脈絡上考察,不管是科幻文學、青春文學、港漂文學、香港文學等等。很多港漂的問題是具有時代性的,是中國崛起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鎮痛和輝煌,在時代不斷發展的浪潮當中,在大灣區不斷整合的過程當中,一定會出現不同的文化樣態。請每位老師總結一下。
文貴良:我覺得吟光的《港漂記憶拼圖》是一部具有探索性的新形態的小說。我不喜歡二維碼這個詞,太單調了。如果對香港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讀。也希望吟光可以寫出更優秀的作品。
周立民:我很喜歡書名裡的幾個元素,一個港漂是身份,拼圖也可以代表了你看世界或者敘述的方式,最後我想強調記憶這個詞很重要,小說的表述是一種記憶的方式,每一個人不能把我們的記憶清理,一個社會也必須建立起自己的記憶,所以這個詞是我們和機器人區別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AI也可以有記憶,但是它的記憶裡是不是帶有痛感,我還不知道,因為我們還沒有被替換成它。但是被替換之前,我們唯一可以保留的可能就是記憶,我們要警惕被扼殺和被替換。所以小說包括文學的樣式也很重要,替我們保留了很多社會上的感覺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