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習俗有什麼?”“吃餃子、掃房子、買年貨……”對於80、90後們來說,小時候一定經常在考試和作業中做這道題。慢慢的,試題投射進生活,我們用一分鐘時間就能背過的答案,成為了童年與青春期的見證,也成為了長大後的日子裡的踐行、堅持、體悟、傳承。
時間淌過年俗的河灘,或沖刷、或沉積。今天的年輕人,雖然對很多年俗已經不再熟悉,但也熱情高漲地在年俗、時代、生活、成長中架起橋樑。這些年俗,有的指向春節的文化核心,比如全家團聚、祭祖上大供;有的展現生活的儀式感,比如灑掃庭除、買新衣服、置辦年貨;有的折射時代的特色,比如花樣越來越豐富的年夜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大饅頭、形式多樣的窗花……
正是在這些或深沉穩固,或靈活騰挪的年俗中,年輕人們觸控文化的肌理、編織生活的質感、感受時代的脈動。也正是在與年俗的互動中,一代代年輕人實現了“小時候喜歡過年是覺得有趣,但長大後才真正理解過年的意義”的成長。
作為一名“準00後”,從讀大學到畢業工作,我一直對很多年俗充滿著敬意與重視,也有著逐漸深刻的感悟。在我看來,年俗本身是對於生活本質的一種迴歸。我們平日的生活,往往更像是一幕幕帶著濾鏡與BGM的電影,但在過年的時候,我們真正地關注自己,關注生活最樸素的層面——那是“家人圍坐,燈火可親”的溫馨,是一盤餃子氤氳的熱氣騰騰,是乾淨整潔的房間與一個精緻的髮型。無論這一年你經歷了怎樣的職場劇、青春劇、偶像劇,在這一刻都會成為“生活劇”。我們的父輩們很少用“儀式感”這個詞,但其中感悟,大概是可以共情的。
在一些年俗中也蘊含著中國人深厚的生活智慧與哲學思考。每年過年,我都頗為重視“請神”環節——就是在年三十的年夜飯開飯前,把列祖列宗們“請回家”過年。每年這個時候,我總能彷彿在時間的深處看到自己的根脈所在,感受到時間的力量以及傳承的厚重感。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思想更活躍、更多元,也從未放棄對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終極哲學問題的思考,在過年時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的祖先早已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年俗的踐行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註腳著我們的成長。今年,已經參加工作的我主動承擔起了為家裡置辦年貨的責任。從剛進臘月門開始,我就學著媽媽的樣子,開始盤算著今年家中要買點什麼、什麼時候買比較合適、冰櫃能放下多少東西等等。我在這個忙碌又有趣的過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長大了,而當我放假回家走進家門看到媽媽已經買好了我愛喝的酸奶與愛吃的水果的時候,又明白了不管自己長到多大,都永遠是爸爸媽媽心中的孩子。這不正是一個又一個年希望帶給我們的感觸嗎?
我常常想,如果用音樂來為年俗譜曲,該是怎樣的旋律呢?或許大概就是《春節序曲》的樣子吧,或許不那麼激越高昂,但卻飽含著娓娓道來的動聽、細水長流的妥帖,以及暖意融融的溫馨。無論是老年人、中年人,還是青少年,相信都對年俗有著不同的感悟,也有著共通的情感,這正是我們之間跨越時空的“共同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