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刷到楊迪主持的綜藝節目、《非正式會談8》裡的一個小片段,來自好幾個國家的老外,聚在一起聊“各國奇葩育兒經”——
比如德國,大家都知道,德國培養了很多科學家,但德國的父母卻主張“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甚至把“禁止對孩子過早的開發智力”這一條規定寫進了基本法;義大利的父母會不擇手段的保護孩子,極其講究民主,班級裡學生和老師鬧了矛盾,還要在網上發起一個投票,來決定怎麼處理糾紛;挪威人養小孩,就是成天和大自然玩耍,身上就套一個超大號的背心,整天就可以在外面待著。
其實這樣的資訊對咱們號的爸媽們來說並不算新奇了,但這段影片下的討論度依然很高,但凡涉及到國內外教育方式對比的,就總會有不少的聲音指向對國外教育方式的讚揚,諸如尊重天性、發掘娃的天賦和熱愛; 繼而又扭頭轉向對國內教育方式的批判,詬病“刷題”、“死記硬背”對孩子造成過大壓力等。
或許我們都曾是反對“刷題式”教育的新一代爸媽,但等到孩子上學,實際參與過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刷題並沒有那麼不堪,很多學習確實需要大量的反覆練習。
剛好最近我看到了一本評分高達 9.2 分,由哈佛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專家威林厄姆教授撰寫的《為什麼學生不愛上學》,居然從頭到尾都在為“死記硬背”和“刷題”打call,還從大腦科學的原理去解釋了為什麼是值得和必要的。是不是還蠻意外的?
▽終於有人為“中國傳統教育”正名了,豆瓣評分9.2分
今天就和大傢俱體分享一下,比如萬事萬物變化得這麼快,現在掌握的資訊搞不好5年之後就out了,還有必要硬塞在腦子裡嗎?還比如,與其老老實實地泡在書本里,是不是應該多去練習批判性思維呢......
看完今天的文章,或許讓我們對孩子的學習的教育問題少一些迷茫和糾結!
01
這首先就要從大腦的思考原理開始說起,下圖是一個簡易的大腦思考模型。
大腦從環境中攝入的資訊,比如聽到的看到的東西,以及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資訊進入工作記憶(記憶體),它儲存著當下大腦中正在思考著的東西;它需要從“長期記憶(硬碟)”中調取已有的認知和經驗,再排列組合重新輸出給大腦……經過這一系列的流程,思考才會真正地產生。
所以,所謂的批判性思維也好,創造性思維也好,從來都不是空中樓閣,它都要依賴於我們已知的事實和經驗。
而且腦科學家也早就達成一個普遍的共識,“人們的頭腦並不是特別適合思考,大腦的真正作用在於使你避免思考。”
02
人類為了逃避思考,為了不費腦子,為了讓大腦儘可能地“躺平”,在漫長的進化史上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首先第一步,就是想法設法的,在長期記憶(硬碟)中存進更多的資訊,這樣就可以在解決相似的問題時,大大地減少“決策”成本,甚至可以輕車熟路地“依樣畫葫蘆”。
這也就是說,我們記憶的東西越多,知識面越廣,處理起事情來就越不費腦子。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要去一個語言不通,完全陌生的國家旅行,我們一定會提前做好攻略,記憶儘可能多的背景知識,甚至還會去學一兩句當地的語言。
如果啥都沒準備,冒然孤身前往,即使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行動,你都需要深思熟慮。例如,口渴了想從路邊的小店裡那裡買一瓶飲料,你需要從花花綠綠的包裝中辨別是何種口味的,你還要比劃著和店主溝通,研究怎麼去支付等等。這就是旅行如此累人的原因之一,任何瑣碎的行動都需要消耗掉你大量的注意力,有時候還真不如在家平躺著。
再比如,你是一個廚房小白,肯定會有這樣的感受,看到冰箱裡一大堆食材就感覺一頭腦霧,不曉得從哪裡先開始;但是你的“中華小當家”閨蜜就不一樣了,她三下五除二就能捯飭出一整桌的美味佳餚,因為她眼睛裡看到的不是食材,而是各種各樣的食譜。
不僅如此,我們普遍認可的,很依靠邏輯思維來決勝負的國際象棋中,背景知識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世界上最優秀的國際象棋棋手之間的差距,似乎不在於他們對比賽的推理能力或走出一記妙棋,而是他們對棋譜的記憶,腦科學家甚至推算出,頂級棋手腦子裡會裝著5萬個棋局。
教育的目標是讓學生學會思考,這當然沒有錯,但千萬不要誤以為,思考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在孩子剛進入學校學習,還在“新手村”打轉,摸不著東南西北的時候,就突然給他們來一堂“研究性學習”、“小組討論”課堂,老師收穫的不是孩子們的“批判性思維”,而是一肚子的迷茫。
批判性思維不是一套脫離背景知識的情況下就能練習和完善的程式。是需要在掌握大量知識的基礎上,再慢慢鼓勵學生去思考。
雖然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也有一大堆思想家也很喜歡抨擊學校的填鴨式教育,把學校描繪成無用的記憶資訊的工廠。
但千萬不要忽略了,他們在表達這些“批判性觀點”的時候,早就已經渡過了知識的“苦海”(掌握了大量的知識)。
所以,不要隨隨便便地去取笑學校裡那些“死記硬背”的任務,要幫助孩子擴充“大腦硬碟”裡儲存量,只能依靠日復一日的記憶,沒有捷徑,也沒有其他選擇。
03
第二步能切切實實地給大腦“減負”的方案,就是依靠“反覆練習”。
威林厄姆教授把“反覆練習”稱為“操練,操練,再操練”,翻譯成漢語的大白話就是“刷題”,讓某些行為和決策形成“肌肉記憶”,成為大腦下意識的反應,就能給特別有限的“工作記憶”(記憶體)釋放空間,這樣就能同時間處理更多的問題。
當然不管是反覆操練,還是“刷題”,在國內外都揹負著幾千年的罵名,它是扼殺孩子學習動機的“罪魁禍首”,把原本靈動跳脫的學生變成一個個“書呆子”。
但,威林厄姆教授很堅定的認為,“刷題”是值得的,且很有必要。
舉箇中國家長都很熟悉的例子,娃進了小學之後必定要過的坎,就是練習口算的速度。當學生第一次接觸算術時,他們通常就是在腦袋裡“扳手指頭”來解決問題的。例如5+4,他們從5開始,1個1個往後數,等推移到第4個數字,就會數到9,得出答案:5+4=9。
這個策略與其說是計算,更直觀一點可以說是計數。但這種策略,只能解決簡單的問題,等後來難度逐級抬升之後,就很不夠用了。
例如,97+89這樣的多位數問題中,就先要將7和9相加,透過計數得到16作為結果,然後在紙上記上一個6,然後再計數去解決9+8,同時記住將進位1加到結果上……差不多兩三分鐘過去了。
但我想這道題應該難不倒大多數的中國小學生,他們眨眨答案就能脫口而出,因為這種題目根本不用過腦子,簡直是小菜一碟。也不是中國小孩多有數學天賦,無非是口算卷子做得多了。
但在一系列的研究資料中都表明,能夠熟練處理數學基礎運算題的學生,在各種數學任務中,都比加減法都飄飄忽忽的學生做得更好。這就是“反覆練習”的好處,能給大腦騰出思考的空間,這樣才能餘力去處理和思考更高階更復雜的問題。
當然,最後不得不承認,“死記硬背”和“刷題”很有效,但也有枯燥無聊的一面,所以我們這些關注教育的爸媽,才會不厭其煩地去尋找“他山之石”,期望能有一個變通的方法,可以讓孩子少吃點苦,卻可以收穫更多的知識和能力。但是很可惜的是,就目前而言,發展心智的唯一途徑是一次又一次地重複練習的過程。
所以我們這些選擇了體制內教育路線的爸媽,也不用過多的糾結,當孩子計算速度拉垮,閱讀理解吃力的時候,多加幾道習題、多做幾張卷子,並不是一種“毒害”。
大家看完是什麼感受?歡迎一起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