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規則改版了,未被星標的公眾號文章無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錯過。為防走丟,小夥伴們都加個星標吧,步驟如下~
帶娃出街逛超市,小朋友看見滿貨架的巧克力,吵著鬧著要吃,家長該不該給?過節過生日,小朋友盯著桌上的巧克力蛋糕直流口水,能不能讓ta吃?
其實,判斷一種食物對孩子來說是否安全和健康,從營養成分表中就可以一窺究竟,今天就給大家扒一扒巧克力到底適不適合寶寶吃。
哪些巧克力
堅決不要給孩子吃
×酒心巧克力
這個就不用我多說了吧,任何添加了酒精的東西,都不要給孩子吃,舔一下都不行。
×巧克力球和堅果巧克力
窒息是兒童(尤其是3歲或以下)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小朋友的氣道仍在發育,直徑較小,咀嚼和吞嚥食物的能力並不發達,小的、圓的、硬質的食物很可能會被嗆入氣管,相較於成年人有更大的嗆咳或窒息風險。
巧克力球、添加了堅果塊的巧克力、被烘焙到很堅硬的巧克力棒、大塊巧克力醬等都是可能造成兒童窒息的高風險食物。
一些糖果、餅乾也會做得跟玩具一樣,包裝帶有零碎部件,也可能被小朋友誤食造成窒息,家長不要掉以輕心。
從成分來看巧克力並不是健康零食
事實上,市面上的大部分巧克力都含有大量的新增糖、咖啡因、飽和脂肪,熱量爆表,並不能算是一種健康的零食。
新增糖
孩子攝入過量糖分可能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如肥胖、齲齒等。但在超市裡的貨架上隨便拿一個巧克力看看包裝背面的配料表,我們就可以發現,排在前幾位的一般都是新增糖。
大部分巧克力,本質上是巧克力味兒的糖。
那偶爾給孩子吃一點,應該沒關係吧?
確實沒必要全盤禁止。但家長也要明白,一旦開了這個口子,後面要剋制會更難。在孩子比較小、不具備良好自控能力的時候,個人建議能免則免。
其次也是從總體攝入量考慮。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不要向兩歲以下的小朋友提供任何加了新增糖的食物和飲料。對於兩歲以上的小朋友來說,每天的新增糖攝入量應該少於25g(約6小勺)。
按照這個量來說,一條牛奶巧克力就已經妥妥的超標了。而現在很多包裝食品和飲料中都含有新增糖,比如,糖果、甜品,以及各種飲料。尤其是飲料,研究發現,糖佔兒童每天總攝入量的17%,其中有一半都來自飲料。
小朋友每天都在有意或無意地以各種形式攝入隱形的糖,我們很難計算超標的閾值。家長若拿捏不住,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新增糖攝入,是比較妥善的選擇。
咖啡因
既然新增糖不適合小朋友,那“不含糖的黑巧克力”能不能吃呢?
答案是:還是不建議吃。
首先,“黑巧克力都不含糖”是一個認知誤區。根據我國對於黑巧克力的國家標準,只要總可可固體含量≥30%、非脂可可固形物≥18%,就可以標註為是黑巧克力。
但黑巧真的很苦啊,很多商家為了調節口感,仍然會新增很多糖進去,就比如說下面某品牌黑巧的配料表中,白砂糖僅次於可可液塊位居第二。
其次,不新增糖的真黑巧,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攝入過量糖的風險,但其中含量極高的咖啡因所帶來的危害也不容忽視。
由於大腦和身體尚在發育,小朋友對咖啡因的反應會比成人更敏感。超過100毫克咖啡因的攝入量就有可能導致孩子緊張煩躁和心動過速。
一些研究表明,攝入咖啡因可能會干擾孩子的睡眠、減少礦物質吸收影響骨骼健康、導致胃腸道不適、噁心。孩子過早地接觸咖啡因,還可能影響大腦對成癮性物質的反應,比如成年後對酒精更加依賴。
黑巧克力對孩子來說,其實也是巧克力味兒的咖啡。成人攝入咖啡因尚需剋制,何況兒童呢?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飲料。很多碳酸飲料、能量飲料、奶茶、蘇打水中都含有咖啡因,也是需要注意剋制的。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2歲以下的兒童不應攝入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飲料,尤其不要飲用含咖啡因的能量飲料。
畢竟事關孩子的生命安全,謹慎一點總沒有錯。
熱量
巧克力中的可可脂、代可可脂、奶油、植物油帶來絲滑口感的同時,還會導致孩子攝入飽和脂肪嚴重超標,熱量爆表。
從上面這個營養成分表來看,每100克的牛奶巧克力能量高達2316千焦(553千卡),脂肪含量34克,還有86毫克的鈉。這種高糖、高飽和脂肪、高鹽的零食,能量密集營養價值卻不高,不客氣的說,真得歸到“垃圾零食”那一類。
攝入這種零食,不僅會有肥胖等健康風險,還有可能影響小朋友的胃口,不好好吃飯,加劇營養攝入的不均衡。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零食能量不要超過兒童每日總能量攝入的10%(約120-150kcal),飽和脂肪能量不要超過每日總能量的10%(約12g),零食鈉攝入量每天不要超過200mg。
本來孩子就不怎麼愛吃飯了,還是別為難自己了吧。
醫生媽媽說在最後
總結一下——
1、巧克力中含有大量的新增糖,不建議2歲以下的幼兒食用;
2、黑巧克力含有大量的咖啡因,不建議12歲以下的兒童食用。
3、巧克力總體來說並不是一個健康的食品,不應該作為日常零食提供給小朋友。 如 果 你家娃比較大了,並且強烈表示想嘗試巧克力,可以根據營養成分表選一些少糖 少脂肪的巧克力,注意控制 攝入 量 。
此外,拒絕孩子的時候也可以有點技巧。
比如向孩子解釋,哪些食物是日常要吃的,而有些食物確實偶爾才能吃的,幫助他們養成更自主更健康的飲食習慣,而不是一味說不。還有 研究發現孩子 會 透過觀察大人,模仿大人的飲食行為來了解食物。 家長自己 做好榜樣,少吃不健康的零食, 孩子也可以“下自成蹊”啦。
畢竟,咱也怕月半啊!
end
參考文獻:
[1]Influen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ating Behaviours: From Infancy to AdolescencePMID: 19430591 PMCID: PMC267887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78872/[2]When Can Babies Eat Chocolate? Verywellfamilyhttps://www.verywellfamily.com/when-can-i-give-my-baby-chocolate-290365#citation-8[3]美國兒科學會:Added sugar in kids’ diets: How much is too much? https://publications.aap.org/aapnews/news/7331[4]Too Much Sugar Can Cause Health Problems in Kids Verywellfamily[5]PMID: 19428492 Caffeine Use in Children: What we know, what we have left to learn, and why we should worry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99625/[6]UTD 咖啡因和含咖啡因飲料的益處與風險
免責宣告:本文資料更新於 2021年12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資訊,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
注:封面及正文圖片來源網路、包圖網、soo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