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規則改版了,未被星標的公眾號文章無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錯過。為防走丟,小夥伴們都加個星標吧,步驟如下~
“寶寶,把這個吃完給你玩半小時手機。”“乖,不哭了,我們吃糖糖。”
上面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用好吃的、好玩的來和寶寶做交易,是很多家長常用的哄娃秘訣。
但是,家長很快又會發現,這招只能用一兩次,下次還想孩子聽話,就得拿出更大的誠意。與日漸加碼的獎勵相對的,是孩子越發敷衍的態度。到最後給出再大的獎勵,孩子都不為所動了。
不僅如此,用物質獎勵和孩子做交易,還潛藏著長遠的安全風險。
交易換來的聽話
會削弱孩子內在動機
當家長企圖用物質獎勵來“馴化”孩子時,結局就已註定會失敗。
心理學研究發現,當對一件本身有內在回報的事情給予外在獎勵時,反而會削弱這個人做這件事的內在動機。原因是他會開始變得注重外在獎勵,而不再專注於享受這件事情本身。甚至會開始覺得,自己做這件事情就是為了獲得獎勵,如果沒有獎勵,那就沒必要做了。
這種現象被稱為過度理由效應,衍生自社會心理學家L.Festinger的相關理論,後經Edward L. Deci等社會心理學家實驗證實存在。套用到育兒場景中,就變成了大家都熟悉的那一幕。
例如孩子本來挺喜歡彈鋼琴,可若你以零花錢為餌,要求孩子每天練習1小時,那彈琴這件事情就從興趣變成了一個任務。
孩子開始無法享受從指尖躍出音符的快感,反而越來越不耐煩一首曲子重複千百遍的枯燥。
做得好可以獎勵
“做完”不適合獎勵
我並不反對用適當的外在獎勵激勵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比如說向孩子許諾這次考試有進步我們就去野餐,這樣的獎勵我認為是合理的。
獎勵的目標應該是“做好”而非“做完”。物質獎勵應該用來幫助建立對自身進步的渴望,而不是獲得達成家長要求的報酬。
一項發表在美國心理學會期刊網站的研究發現,當外在強化依賴於做好某件事,那麼這件事受過度理由效應的影響就會減少,孩子因學習表現良好而獲得獎勵,並不會減少他自己對學習的內在動力。
簡而言之,不是不讓家長獎勵孩子,而是別把獎勵當成籌碼,要求孩子完成某項無實質意義的指令。那樣可能會適得其反,讓家長和孩子都進入“走物不走心”的惡性迴圈。
危險的潛意識
可能將孩子拉入深淵
很多家長沒注意到,有時動不動和孩子“做交易”,可能會給孩子傳達一種潛意識——你給我想要的,那我也給你想要的。而當這個“你”從父母替換到不懷好意的人,孩子很可能會滑向危險的深淵。
“想要和貓貓玩嗎?來跟阿姨回家,阿姨家有好多可愛貓貓。”“乖,給叔叔親一口,帶你去吃好吃的,別告訴爸爸媽媽哦。”
如此令人頭皮發麻的言語,存在於現實中一個個拐賣、性脅迫案件裡。這也是我一直強調安全教育、性教育的原因。當誘惑擺在眼前,只需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不勞而獲,不是每個單純的孩子都能保持清醒。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的一項研究統計了2000-2013年媒體公開報道的133個兒童拐賣案例,發現其中共有4例是孩童被哄騙後拐賣,12例是被親戚和熟人朋友賣出。
圖源:李春雷,任韌,張曉旭.我國被拐賣兒童救助保護現狀及完善對策研究——基於對近年133個公開報道案例的分析[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9(06):16-25.
2021年6月四川某小區舉行了一次兒童走失演練活動,“脫離”家長視線的兩個小朋友,在短短5分鐘內就被扮演“人販子”的大學生志願者“拐走”。
圖源:紅星新聞《兒童走失演練:不到5分鐘 2個孩子就被“人販子”拐走了》
想讓孩子對這樣的話提高警惕,家長自己先不要“明知故犯”。
醫生媽媽說在最後
育兒是陪伴、引導、呵護,而不是和孩子鬥智鬥勇,更不是用孩子的聽話來交換家長的滿意。
對孩子愛的鼓勵,不要變成了和孩子的交易。
end
參考文獻:
1.Levy A, DeLeon IG, Martinez CK, et al.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overjustification effects in persons with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J Appl Behav Anal. 2017;50(2):206‐221. doi:10.1002/jaba.359
2.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he science of motivation.
3.Cerasoli CP, Nicklin JM, Ford MT.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xtrinsic incentives jointly predict performance: a 40-year meta-analysis. Psychol Bull. 2014;140(4):980-1008. DOI:10.1037/a0035661
4.李春雷,任韌,張曉旭.我國被拐賣兒童救助保護現狀及完善對策研究——基於對近年133個公開報道案例的分析[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9(06):16-25.
免責宣告:本文資料更新於2021年8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資訊,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
注:封面圖片來源pexels、包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