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整個消費大環境都面臨著競爭加劇,客單價下滑的局面,但也有個別運營能力強的公司脫穎而出,例如之前提到的泡泡瑪特、百勝中國、達勢股份;在酒旅行業裡,亞朵在今年的股價表現也相當亮眼,年內已漲超50%。
而酒店行業的老大哥華住,今年的股價表現不漲不跌,三季度受宏觀的影響加深,華住Q3國內酒店的平均單間收入為256元/夜,單價同比下滑了8.2%,較二季度的-2.4%明顯放大,差過市場預期;
的確從三季度開始,無論是餐飲大盤或是零售大盤都受到了更大的壓力,而酒店的入住率和平均單間收入都在雙雙下滑,即使看十一佳節的旅遊收入表現,我們之前也提到過,實際表現也是差於去年的。
結合整個酒店行業來看,每家都受到了宏觀走弱的影響,但鑑於亞朵的經營模式更輕,主要走中高階路線,目前還處在加速的擴張期中,新店帶來的營收增長抵消掉一部分下滑,相比起華住更有韌性一些,所以市場接下來更關注已經跑出品牌性的亞朵。
而亞朵和華住的共同點是,在行業逆風的趨勢下,兩家都在加快加盟店的擴張搶市場,都想朝著中高階的空白段找增長。
一、亞朵的中高階路線
先介紹下市場對亞朵的主流敘事,以及今年亞朵和華住的股價差為什麼那麼大,從兩家在8月份的低點以來,亞朵漲60%,華住漲16%。
雖然華住是國內的酒店一哥,但由於過去幾年經歷了口罩階段,現在酒店行業又面臨著消費降級帶來的降價壓力,華住主要做的是經濟性和中檔酒店的生意,而經濟型酒店的利潤率相對較低,更看中入住率指標,若入住率保持較高水平,經濟型酒店才能維持健康的運營。相反,如果像今年整體酒店行業的入住率、單房價格齊跌,那就是比較逆風的階段。
根據高盛對華住的最新報告中提到,酒店行業還是處在一個供過於求的階段,酒店行業的整體入住率僅為51%;但中高階酒店的市場還有增長空間,華住目前想逐步減少運營效率低的門店,透過加盟店的方式,佈局更多中高階價格段的酒店以提升運營效率。目前,中高階酒店在華住的組合中只佔8%,只有803家。
而亞朵主要是做中高階酒店的生意,例如說華住主要做300元及以下的經濟型酒店,亞朵主要做300-600元價格段的,亞朵與其他酒店的不同是自己的零售生態業務做的好,多了一條增長曲線。
具體來說,亞朵想打造的感覺就是每次入住亞朵就像回家一樣,所以亞朵的零售增長敘事是跟酒店增長繫結的,當用戶在亞朵酒店的體驗好了,才會下單買亞朵的枕頭被子回家用,所以這點是相輔相成的;當酒店增長越多,市場就越看好零售端帶來的增益,這增加了使用者粘性。好比你在家睡慣了的床品,當你出差或是旅遊的時候,選擇亞朵就能睡到跟家裡一樣的床上用品,亞朵大概講的就是這個故事。
當然,床品零售的敘事別家也可以複製,但亞朵一開始主打的品牌調性就是針對使用者深度睡眠體驗,目前這個故事已經講的比較好了,在網路上佔據了一定的使用者心智,每當提到酒店睡眠體驗的時候都會提到亞朵。
亞朵做中高階的原因一是經濟型酒店的競爭激烈,老大哥華住已經透過加盟/收併購的方式搶到先機了;而國內的四五星級酒店定價並不低,在一線城市大約都要在600元往上,但不少四五星級酒店開業也有不少年頭了,隨著智慧化家居的發展,亞朵主要打這個差異化的機會,也就是逐步將四五星級酒店才有的服務待遇,以及四五星級酒店沒有的新智慧化設施做到300-600元的價格段來。
換句話說,華住做經濟型酒店,逐步往中高階發力;四五星級酒店價格高,部分房間裝置老舊,缺少智慧化,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價效比,而像亞朵就主要做中間價位的錯位競爭生意。
從下圖中看,2017-2022年,國內酒店行業的營收變化還是比較明顯的,整體營收下滑,而中高階酒店的收入在不斷增加,且中高階酒店收入佔比越來越高。
圖源:曼巴投資
二、中高階酒店的競爭
更具體的從剛發的三季報來看,亞朵和華住的定位差距逐漸顯現。
亞朵Q3收入為18.99億元,同比增長46.7%,經調整EBITDA同增40.0%至5.32億元,對應經調整EBITDA率為28.0%;
而華住Q3營收為65.8億元,營收僅增長2%,原先指引是給到增長2-5%之間,市場預期是增長4.6%;經調整後EBITDA為2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3億元有所下滑,華住營收利潤都不及市場預期。
增長因素一是三季度淨新開了121家店,再創歷史新高,目前已有1533家店,管理層將全年開店指引從400家上調至450家。在二季報後管理層就從360家的指引上調到400家,而這次再度上調,說明今年擴張的進展是不斷超預期的。
根據曼巴投資統計,門店數1533家,房間數已有175199間,同比增長36.15%,比年初的房間數多了27%,比過去2年的增速都要快,目前待開酒店732家,算下來未來2年內門店數就會逼近2500家的水平,所以目前還是一個高速增長期。
另一個增長因素是零售業務,拆分收入來看,加盟收入為11.79億元,直營收入為1.9億元,零售收入為4.8億元,其他收入為0.5億元,零售收入同比增長104%。這就與上述所說的一樣,當酒店越做越好,零售業務會加強使用者粘性,亞朵電商營銷方面也做的比較出色,也有被亞朵床品吸引去住亞朵的效應在。
但不得不說的擔憂點,這也是華住和亞朵面臨的問題,假設宏觀經濟繼續走軟,恢復的沒有想象中的快,單間客房價下跌的底在哪?以及接下來門店越來越多,是否有那麼多人消費的起中高階酒店呢?
二是門店開多了可能會出現酒店分流單店下滑的情況,從而影響到加盟店繼續擴張的效率,因為加盟業務畢竟還是要能賺錢,這個加盟的模式才能繼續擴張下去,當加盟不賺錢,回本週期拉長,也就會使得整個加盟業務放緩。
亞朵三季度單間客房價下跌了10.5%至380元,三季度入住率為80%,較今年Q1和Q2有所增長,低於23Q3最高的82.4%水平。
雖然維持在行業第一梯隊的水平,但單間客房價繼續下滑帶來的風險還是存在的。不過這點在高速擴張期中的影響可能不會那麼大,畢竟新增門店多了營收也會對沖掉部分下滑。
對比行業老大華住來看,面對的壓力會更加大。
三季度華住國內酒店平均單間收入為256元/夜,同比下降8.2%,跌幅較上季的-2.4%明顯放大。華住的經濟型酒店平均客單價為197元,較去年同期的222元下滑了11%,同酒店入住率較去年同期的88.5%下滑至85.4%;
而中檔/中高階酒店,平均客房價為310元,較去年同期的344元下滑了10%;中高階酒店的入住率也從86.4%下滑至84.9%。也就是說,華住今年前三季度面臨著量價齊跌的雙影響。
面臨這樣的局面,華住的決策是想提升中高階酒店的佔比,減少利潤率低的酒店,主要透過加盟的方式來逆勢擴張市場。
三季度華住淨新開559家店,比上季度提速了90家;但華住淨關閉了30家以上的自營門店,這是創紀錄的一個數,而加盟門店的速度再創歷史新高。華住在逐漸減少自營的酒店數,向輕資產模式靠攏。
華住主要是透過桔子、citigo等收購回來的品牌擴張。截止三季度,中高檔及以上酒店數量同比增長36%,環比增長10%,中高階酒店佔華住酒店總數的11%。
結語
總的來說,亞朵和華住都看中了400-600價格段的生意,這部分的客戶一是年輕人,二是四五星級酒店消費降級下來的使用者。但若從整個行業來看,其實去年就開始逆勢擴張了,不止是這兩家在搶中端的生意,供給在越來越多。
但說到最後,還是要看使用者體驗,看各家的會員體系。從會員體系上,亞朵的客戶粘性是更好的,目前有2700萬會員數,其次是華住。
從那麼多擴店計劃來看,酒店行業可能也要經歷一輪淘汰賽了。而在這輪裡做的最好的亞朵,在接下來的擴張裡確定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