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伯年輕的時候就很愛吃,到如今已經68歲了,也依然是個吃貨,平常無肉不歡不說,還愛吃各種炸油糕、高熱量的食物。
近幾個月來,劉大伯被斷斷續續的腹痛、乏力等症狀所困擾,起初他以為是自己年紀大了,消化變差了,也沒放在心上。
但持續好長時間都不見好轉,而且他發現大便變細、便血嚴重了,便趕緊在兒子的陪同下到了醫院檢查。
結果卻被查出,而且已經到了中晚期。醫生說這和劉大伯常年的不良飲食有很大關係,但現在說什麼也晚了。
一、腸癌越來越多,醫生表示這是吃出來的病!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胃腸病學期刊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項研究,透過對近3萬人調查隨訪發現,紅肉攝入量高、吸菸、肥胖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導致我國消化道發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溫州市人民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陳亮表示:我國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而且不斷趨向年輕化。腸癌是一種吃出來的“富貴病”,平常吃肉太多、纖維攝入的少,腸道蠕動慢,腸管與致癌物接觸時間變長,從而增加癌變風險。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李孟鴻教授研究發現:腫瘤癌變過程中ILF3基因會促進腫瘤細胞大量攝取營養物質,從而促進癌細胞的惡性增殖,絲氨酸、蛋氨酸等營養物質攝入過多,會促進癌症的發生發展。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高志冬指出:平常加工肉、紅肉攝入過多,愛吃油炸類食物,以及粗糧蔬菜吃得少、缺乏運動等,都會導致腸胃蠕動變慢,增加腸癌風險。因此,建議要少吃加工肉類、紅肉等,多吃粗糧和蔬菜水果。
二、身體出現5種異常,最好去查一下腸鏡
腸癌越來越年輕化,很多人只是一些常見的症狀,卻久治不愈,等到了醫院一查卻是腸癌。河北省老年病醫院普外肛腸科閆志學提醒:如果出現下面這些症狀要提高警惕,最好儘快做個腸鏡檢查。
1、腹部疼痛
中下腹進行性發展的腹痛症狀要提高警惕,腫瘤一旦引發腸道梗阻,患者就可能出現腹痛、腹脹等症狀。
2、放屁次數異常變多
不明原因的放屁次數突然變多,同時伴有刺鼻臭味,要警惕腸道腫瘤,腫瘤發生在直腸近肛門部位,就可能引發直腸阻塞,導致放屁異常頻繁。
3、肛門疼痛
肛門附近附近腫瘤後,肛門也會有墜脹、疼痛等症狀,如果同時有異常消瘦、大便習慣改變等症狀,一定要提高警惕。
4、便血次數突然變多
便血要區分腸癌和痔瘡,一般腸癌的便血是黏性血便、一側帶血,可能會發黑,而痔瘡是鮮紅色血液。腸道腫瘤可能會引發消化道出血,也可能與大便摩擦出血。
5、排便次數變多
突然大便次數變多,並且腹瀉、便秘交替出現,要警惕腸道腫瘤,儘快排查。
三、提醒:這4種飲食再不忌口,腸或爛如泥
很多癌症的發生都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關,俗話說癌從口入,想要腸道健康,一定要忌口下面這幾種食物。
1、燙食、熱飲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65度以上的熱飲劃分為2A類致癌物,經常喝熱飲、吃燙食會增加食管癌發生風險。
3、醃製、加工肉類
研究發現經常大量食用鹹魚、臘肉、香腸等醃製或加工肉類,會增加胃癌風險,這是因為醃製食物中含有亞硝酸鹽,攝入人體後會形成亞硝酸胺,從而增加癌症風險。
4、黴變食物
黴變食物中可能會產生一類致癌物黃麴黴毒素,從而增加肝癌、腸癌、胃癌等癌症的發生風險。
5、油炸、熏製食物
反覆油炸、熏製的食物中,可能會產生丙烯醯胺、多環芳烴、苯並芘等致癌物,從而增加癌症風險,要儘量少吃。
研究發現,我國腸癌高發與飲食有著很大的關係,加工肉類、紅肉等攝入太多、缺乏運動等會增加癌症的發生風險。
為了腸道健康,平常要少吃燙食、醃製和加工肉類、黴變食物及酒精等。
參考資料:
[1]《腸鏡檢查發現息肉竟是早期癌變,七成腸癌是“吃”出來的》.溫州市人民醫院.2018-04-16
[2]《“癌從口入”是真的!研究證實,這11種腫瘤與“吃”確切相關》.科普中國.2022-09-12
[3]《男子腸道長了200多個息肉,醫生摘了3小時!從息肉到癌變僅4步!》.健康時報.2023-07-3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