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體檢很重要,一定要重視,切莫“因小失大”;治療無小事,處處要小心,避免“功虧一簣”。
撰文 | 東垣
案例起始情況
患者男性,62歲,因“中上腹悶痛數日”就診,有二十多年慢性胃炎病史,無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史,曾有四十多年吸菸史,現已戒菸一年,偶有少量飲酒。某日開始感覺腹痛,持續數日不緩解,無其他伴發症狀和體徵。患者可能得了什麼病呢?下面一起看看這個病例故事的具體情況。
病例詳情
一天晚餐後,小鄧接到遠在老家的媽媽的電話。
“爸爸最近又犯了,剛去醫院開了些藥。”媽媽說。
“爸爸胃病幾十年,每一兩年就發作,反反覆覆,看來這是又一次發作了?”小鄧尋思著。
可電話那頭的媽媽又說不是,開始支支吾吾:“等一下,等你爸走開了我再跟你細說。”
過了一陣子,媽媽跟小鄧說:“你爸腹痛了好幾天,雖然不是很劇烈,但比以前要明顯。去附近一家醫院做了B超,發現肝臟有8cm左右的佔位,說可能是肝囊腫,但也不排除其他情況,醫生建議做CT進一步診查。”
聽到這裡,小鄧不禁心裡咯噔一下:如果是肝囊腫,一般問題不大,但如果是呢?
電話裡,小鄧催促媽媽趕緊帶爸爸去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過了幾天,患者入院後做了進一步檢查。甲胎蛋白(AFP)在正常範圍,但另幾項腫瘤標誌物CA19-9、CA242等異常,特別是CA19-9超過正常的好幾倍。
不久CT的結果也出來了,果然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醫生幾乎已經確認肝臟上有腫瘤,而且還是惡性腫瘤。
這個結果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給小鄧整個家庭帶來了巨大打擊。父親剛退休幾年,還沒過幾天好日子就出現了這樣的不測。
1
腫瘤成功切除,瘤體達8cm!
原發性肝癌主要可以分為肝細胞癌(HCC)和膽管細胞癌(ICC),前者就是我們普通意義上稱作的“肝癌”,佔整個肝癌的85%左右,而ICC只佔到10%左右,屬於相對較為罕見的惡性腫瘤。
小鄧父親患的就是ICC,發現時瘤體已經達到8cm。患者平時身體狀況尚可,但偏瘦,營養狀況並不是非常理想。雖然沒有高血壓、高血糖等基礎性疾病,整個身體素質並不算非常好,再考慮年紀因素,所以進行手術也是放手一搏的決定。
手術很快如期開始,小鄧的家人在手術門口焦急地等待著,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終於,小鄧父親從手術室被推了出來,整場手術持續了八個多小時。切除下來的腫瘤,足足有八九公分。
第二天,小鄧父親終於慢慢地甦醒過來,被工作人員推回到了普通病房,這個時候,家人懸掛著的一顆心,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2
功虧一簣!嚴重併發症“奪命”
手術之後的康復非常重要,熬過這一段時間順利出院就是小鄧一家人最大的目標和希望。
手術之後,患者需要進行流食,但一晃過去了好幾天,小鄧的父親感覺肚子總是鼓鼓脹脹的,沒有什麼食慾。吃點東西,就頂的難受,還容易吐出來。這個時候醫生就覺得不是很正常了,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呢?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發現,小鄧的父親原來是出現了一種嚴重的腹部手術術後併發症。出現這種情況之後,會影響到正常的進食,因為食物並不能順利地進入到小腸進行消化吸收,給患者的營養狀況帶來很大的影響,嚴重影響整個疾病的康復。
醫生趕緊採取了一些相關措施進行治療,但是半個月後,小鄧父親的併發症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和解決,這可把一家人又推到了一個深淵。
在嘗試過了針灸、紅黴素、抗酸藥、胃動力藥等一系列的相關藥物治療之後,問題依舊沒有得到有效改善。只能每天透過腸外營養進行患者的營養支援,同時進行胃減壓引流。每天的引流量很多,達到了近1000mL。
小鄧父親變得越來越虛弱,終於後來發生了嚴重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3天后就撒手人寰......
3
這種併發症究竟是什麼?
綜合上述情況,聰明的你能猜出來這種併發症究竟是什麼嗎?
------答案分割線------
責任編輯:Sheep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