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聚焦罕見病,匯聚卓越學術洞見。
2024年1月30日,由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醫療公益基金(醫基金)發起的“罕路同行-罕見病專家面對面交流會系列公益專案”在線上隆重召開。大會特邀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吳麗文教授、何四平教授就Ⅰ型神經纖維瘤病(NF1)診療相關實踐經驗與領域進展進行分享,為領域同行帶來NF1診療新思考。
大會伊始,吳麗文教授發表開場致辭,表示本次大會是針對NF1診斷、治療等領域的專場會議,非常感謝各位同道在百忙之中利用休息時間參加本次會議。21世紀是罕見病精準醫療的時代,NF1目前已處於有藥可治、有藥可及、藥價大幅下降的局面,醫生的重要任務就是該病的普及宣傳、早期篩查,讓患者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準確的干預。感謝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醫療公益基金搭建的平臺,讓參會專家獲取更多的知識,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I型神經纖維瘤病診治經驗分享
在會議第一部分,吳麗文教授首先講述了NF1的疾病負擔和治療現狀。
圖1.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吳麗文教授
NF1雖然是一種發病率相對較低的罕見疾病,但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患者數量多,NF1在中國的診療需求仍較大。NF1臨床表現多樣、累及多系統,並隨年齡增長逐漸顯現。叢狀神經纖維瘤(NF1-PN)是NF1的一種臨床表現,在NF1患者中PN的發生率為30%-50% [1,2]。PN隨時間的生長不可控,且在年輕患者中的進展速度快。NF1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導致患者在身體、情感、社交和學校功能方面評分均較低[3]。NF1患者疾病經濟負擔沉重,每年醫療總費用超過12萬元[4]。除NF1患兒本身,疾病同樣加重了照護者的生活和工作負擔[5]。
圖2. NF1概況
現階段,手術是NF1-PN主要的治療手段,患者在瘤體較大/較小、累及多器官或懷疑惡變等情況下可進行手術切除。然而,手術治療實施難度大,醫生評估50%的NF1-PN兒科患者不能進行手術治療[3]。在接受減瘤手術的患者中,仍有39.0%患者因與減瘤手術相關的緊急情況就診和住院[3]。僅透過手術不能滿足NF1患者的治療需求,亟需新的治療手段。司美替尼(Selumetinib)是一種MEK1/2抑制劑,是首個獲批,多項指南一致推薦的兒童NF1-PN適應證標準治療藥物[6-8]。
2020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釋出了關於司美替尼治療無法手術的NF1-PN的臨床研究[9]。結果顯示,客觀緩解率(ORR)為68%,在34名確認部分緩解的患者中,28名患者(82%)在12個月後表現出持續緩解。該研究對患兒目標PN體積變化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司美替尼治療NF1-PN患兒最佳緩解時報告的PN體積中位變化為-27.9%。司美替尼組患者3年無進展生存(PFS)率高達84%,中位PFS遠未達到。
圖3. 司美替尼治療NF1-PN的療效
目前,湖南省兒童醫院已完成NF1-MDT門診的開設。同時,吳麗文教授還分享了數例NF1患兒的診療經驗。
影像診斷I型神經纖維瘤病-從狀神經纖維瘤的經驗分享
在會議第二部分,何四平教授分享NF1-PN的影像學診斷經驗。
圖4.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何四平教授
PN是NF1的主要表現之一,發於頭頸部、軀幹及四肢,頭頸部最多見,腫瘤常沿多個神經幹和/或分支生長。PN在兒童期生長最為迅速,為具有侵襲性的良性腫瘤,有惡變傾向。PN可引發患者疼痛、功能障礙、骨骼畸形、外貌變化等多種症狀,嚴重者可壓迫氣道及重要器官,危及生命。PN鏡下主要由梭形細胞組成,免疫組化結果顯示:波形蛋白(Vim)、S-100(+),CD34(+),散在EMA(+),叢狀結構內神經軸索NSE或NF(+)。
PN的主要影像學檢查方法包括:B超、MRI、CT、PET-CT和X線平片。其中,對於兒童首選增強磁共振掃描確定原發瘤灶情況,以及其對周圍鄰近組織器官的侵犯情況。MRI的優勢包括:無輻射;具有良好的軟組織分辨力,準確顯示腫瘤發生的部位、形態及其與周圍血管神經的關係、顯示腫瘤內部各病理組織的訊號,有助於明確腫瘤邊界、評估腫瘤體積及生長特點;MRI腫瘤3D容積計算對PN瘤體大小的測量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可重複性。
圖5. PN的主要影像學檢查方法
根據腫瘤的發生部位、生長方式和累及範圍,PN分為淺表型、組織置換型、侵襲型。淺表型PN的MRI表現為束帶狀分佈。組織置換型PN的MRI表現為深部肌間隙內的多發串珠狀腫物,可見“靶徵”。侵襲型PN的MRI表現為瀰漫粗大索條狀、多髮結節狀分佈,可見“靶徵”,增強後“靶徵”中心區明顯強化。
圖6. PN的影像學表現
大會總結
大會進入尾聲,吳麗文教授發表總結致辭,表示臨床醫生在NF1診療中需要探索的領域還有很多,再次感謝這次平臺給予分享知識的機會,期待在未來與各位同道還有更多學習交流的機會。
更多兒科精彩內容
快來“醫生站網頁版”瞧一瞧
精彩資訊等你來
參考文獻:
[1] Friedrich RE, Schmelzle R, Hartmann M, Fünsterer C, Mautner VF. Resection of small plexiform neurofibromas in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children. World J Surg Oncol. 2005;3(1):6.
[2] Blakeley JO, Plotkin SR. Therapeutic advances for the tumors associated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type 2, and schwannomatosis. Neuro Oncol. 2016;18(5):624-638.
[3] Yang X, Yoo HK, Amin S, et al. Clinical and humanistic burden among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and plexiform neurofibroma in the USA. Childs Nerv Syst. 2022;38(8):1513-1522.
[4] Yang X, Desai K, Agrawal N, et 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patterns, healthcare resource use, and costs among pediatric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and plexiform neurofibromas: a retrospective database analysis of a medicaid population. Curr Med Res Opin. 2021;37(9):1555-1561.
[5] Yang X, Yoo HK, Amin S, et al. Burden Among Caregivers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NF1) and Plexiform Neurofibroma (P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Neurol Ther. 2022;11(3):1221-1233.
[6] Bergqvist C, Servy A, Valeyrie-Allanore L, et al. Neurofibromatosis 1 French national guidelines based on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since 1966. Orphanet J Rare Dis. 2020;15(1):37.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兒童及青少年神經纖維瘤病診療規範(2021年版)
[8] 王智超,李青峰.Ⅰ型神經纖維瘤病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21版)[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誌,2021,35(11):1384-1395.
[9] Gross AM, Wolters PL, Dombi E, et al. Selumetinib in Children with Inoperable Plexiform Neurofibromas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N Engl J Med. 2020 Sep 24;383(13):1290]. N Engl J Med. 2020;382(15):1430-1442.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