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佛手瓜嗎?這好像不能吃吧,有致癌風險。”聽了這句話後,蘇阿姨的表情一下就凝固在了臉上。
這天,蘇阿姨的兒子帶著他的女朋友莉莉頭一回上家裡吃飯,蘇阿姨既開心又激動,一大早就去市場買了好多菜,精心準備了一大桌子菜來招待莉莉。但令人失措不及的是,這頓飯居然沒開始吃,就已經結束了。
莉莉剛坐到餐桌上,就看到了一盤清炒佛手瓜,當即就把臉拉下來了,並跟蘇阿姨“普及”這個菜是不可以食用的,會存在一定的致癌風險,因為佛手瓜在烹飪的過程中會釋放出一種名為的物質。蘇阿姨聽後心情十分不悅,也認為莉莉對自己有些不太尊重,於是,當天飯局也就這麼不歡而散了。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每過一段時間,有關蔬菜致癌的話題就會在各大媒體平臺引發群眾的熱議,而且很多人都會對這些言論深信不疑,並且不敢再食用這些蔬菜。那麼,這些說法究竟是不是真的呢?就以佛手瓜來說,它到底可不可以吃呢?
一、佛手瓜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蔬菜?
佛手瓜作為一類葫蘆科梨瓜屬植物,早在19世紀初就傳入了我國,後來還多次進行了引種,直到現在,它已經成為了各個地區都非常常見的一類蔬菜。
作為蔬菜,佛手瓜的營養價值其實是非常高的,它不僅含有豐富的水分,其蛋白質以及碳水化合物等物質也同樣很充足,能夠很好地滿足人體對相關營養成分的需求,適當攝入對身體健康而言,是有諸多好處的。
除此之外,佛手瓜中還含有不低於17種的氨基酸,其中還包括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而最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一種名為組氨酸的成分,它是遺傳物質組蛋白的主要成分,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抗潰瘍以及促進細胞再生等多種功效,對於呵護身體健康而言,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但即便如此,我們也要對其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佛手瓜僅僅是眾多食物中的一種,若是盲目地將其視為治病、調理身體的保健食品,那就有些不科學了。
二、吃“佛手瓜”會致癌生病,是真的嗎?
過去有一段時間,網上有很多言論都稱佛手瓜在經過烹炒之後,會生成一種名為丙烯醯胺的致癌物質,人體在攝入以後,也會大大增加癌症的發病率,那麼,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其實,真相併非如此。雖說佛手瓜在經高溫烹飪的過程中,會促使氨基酸、葡萄糖等成分產生所謂的美拉德反應,繼而產生丙烯醯胺,但這種反應只不過是眾多生物化學反應中最為基礎的一種。雖然丙烯醯胺確實被視為一類潛在致癌物,但它對人類並沒有構成充足的致癌威脅。
在國際權威雜誌《食品和化學毒物學》中就曾明確指出,丙烯醯胺的攝入安全範圍上限值為2.6μg/kg體重,也就是說,一位體重在60公斤左右的成年人,其所能攝入的丙烯醯胺上限值是在156μg左右;而產生神經毒性的限值是40μg/kg,也就是說,60公斤的人要攝入2400μg才會發生中毒反應。換算下來,一個人可能要一次性吃上百斤左右的佛手瓜,才可能會誘發癌變,但這顯然是很難實現的。
所以,大家並不用對此過度擔心,與其在這些方面提心吊膽,倒不如科學安排自己的生活,積極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這樣才能越活越健康。
【本圖文由“千金芳”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子一,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