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發性血紅蛋白尿可導致多器官損害,帶來沉重疾病負擔。
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種罕見的後天獲得性溶血性疾病。該病源於造血幹細胞PIG-A基因突變引起細胞表面的錨蛋白缺失,末端補體C5啟用,形成C5a、C5b,C5b最終形成膜攻擊複合物(MAC),PNH紅細胞(CD55-,CD59-)受到MAC攻擊裂解,是PNH患者血管內溶血的直接原因[1]。
PNH可發生於全年齡段,多發病於20-40歲,據報道我國PNH發病率為10/100萬,北方發病率高於南方,男性多於女性[2]。近年來,隨著對罕見病癒發關注以及孤兒藥的引入,PNH的診療現狀得到部分改善。本期將從PNH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及疾病負擔出發,讓更多人能夠看到並認識PNH這一罕見疾病,瞭解PNH患者的生存困境。
從流行病學到發病機制,
揭示PNH的致病“密碼”
PNH發病率在西方國家為(1~2)/100萬人口/年,標化人口為1.3/100萬人口/年[3]。在我國牡丹江地區曾作長期調查,據1994年報道PNH標化發病率為2.7/100萬人口[4]。隨著近年應用流式細胞技術患病率診斷PNH方法的普及,越來越多PNH“浮出水面”,有可能使PNH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上升。在我國於2011年開始的全國9箇中心的PNH登記研究中,截至2016年5月,共登記了700例確診PNH的患者[1]。據2023年釋出的中國PNH患者生存狀況白皮書,我國PNH發病率達10/100萬人口[2]。
在累及人群方面,PNH可在任何年齡被確診,此前在2歲至80歲以上患者各年齡組中均有報道,但無論國內外均以青壯年患者居多,20~40歲患者約佔77%,男女均可發病[3]。據北京協和醫院就診的PNH患者資料來看,PNH在我國北方發病率高於南方,男性多於女性。
在發病機制方面,PNH是一種後天獲得性溶血性疾病,該病源於造血幹細胞PIG-A基因突變引起一組透過糖肌醇磷脂錨連在細胞表面的膜蛋白缺失,導致細胞效能發生變化,異常細胞缺乏GPI連線蛋白後對補體敏感,從而引起相應的臨床現象[5]。
在臨床表現上,末端補體啟用導致的血管內溶血,血栓形成、器官損傷是其致命的臨床表現,嚴重影響患者生存;PNH在僅支援性治療的情況下,約20%-35%的患者在6年內死亡[6-8],確診後10年,大約50%的患者死於PNH[8]。
從臨床症狀看疾病負擔,
PNH患者路在何方
PNH進行性發病和過早死亡的根本原因是血管內溶血。血管內溶血可導致一氧化氮消耗和平滑肌細胞持續收縮,進一步導致多器官損害,其中,血栓形成、腎臟損害、肺動脈高壓是影響PNH患者生存的主要問題[9]。
PNH最常見的死亡原因為血栓形成,因血栓引起的死亡約佔總死亡原因的40%-67%[9]。與一般人群相比,PNH患者發生靜脈血栓事件的相對風險約高62倍[10]。出現血栓的PNH患者,死亡相對風險增加5-15.4倍,確診後4年生存率估計為40%[9]。腹部靜脈是最常見血栓形成部位。腹部血栓引起腹痛、腸梗阻、門脈高壓及門脈高壓相關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腹水、脾大和全血細胞減少加重等症狀,這些併發症嚴重損害患者生活質量,甚至致命。此外,腦血栓和心肌梗死的發生率也很高[5]。
腎功能損傷是另一種重要併發症,約64%PNH患者患有慢性腎臟病(CKD),幾乎20%的患者在篩選時已達到CKD的3-5期[11,12]。腎衰竭是PNH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存在腎功能損傷的死亡率比一般人群高8倍,佔PNH相關死亡的8%-18%[13]。此外貧血造成的肺動脈高壓,引起的貧血性心力衰竭,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與經典型PNH患者相比,BMF/PNH患者更常見皮膚/粘膜出血傾向,而疲勞、血紅蛋白尿、心悸、頭痛、腹痛、勃起功能障礙和背痛在經典型PNH患者中更常見,出現吞嚥困難患者的比例在BMF/PNH和經典型PNH中相似[5]。
在臨床外,血管內溶血常常導致生活質量受損。以上臨床症狀常常影響患者的情緒、身體機能和認知能力,進一步干擾其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且與無血栓病史的患者相比,既往血栓形成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生活質量、身體功能、和社會功能受影響更明顯,並顯示出更顯著的疲勞[14]。
在疾病經濟負擔方面,據2023年釋出的《中國PNH患者生存狀況白皮書》統計[2],PNH患者平均直接醫療費用佔家庭總收入的52.0%,除了直接的醫療費用和就醫交通等醫療非直接費用,PNH還會造成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生產力的喪失。
可以看到,我國PNH患者面臨著極其嚴峻的生存困境,一方面是疾病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嚴重殘疾乃至死亡,另一方面則是疾病會為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治療負擔,如何有效改善我國PNH患者的診療現狀,是需要社會各界關注的重要議題。
· 小結 ·
PNH是一種慢性、多系統、進行性危及生命的罕見病,血管內溶血、潛在的造血功能衰竭和血栓形成傾向是其主要臨床表現。PNH進行性發病和過早死亡的根本原因是血管內溶血,導致多器官損害。其中,血栓形成、腎臟損害、肺動脈高壓是影響PNH生存的主要問題,而這也導致PNH患者面臨著沉重的疾病負擔和醫療負擔,如何有效改善PNH患者的診療現狀,仍是社會各界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Eur J Haematol. 2015 ;95(3):190-8
[2]中國PNH患者生存狀況白皮書. 2023
[3]國家衛生健康委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專家委員會.罕見病診療指南(2019年版).2019.
[4]趙秀蘭,殷曉華,張麗靜. 牡丹江學報 1997;18(3):10-13799.
[5]杜亞麗. 512例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患者臨床病例分析及與增殖、血栓相關基因的篩選和驗證.[D]中國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2022.
[6]Am J Hematol. 2016;91(4);366-370
[7]Blood.2011;117(25);6786-6792
[8]N Engl J Med 1995;333:1253-1258
[9]Blood.2013;121(25):4985-4996
[10]Intern Med J. 2013;43(3):298-307
[11]European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15,94(6):464-473
[12]Hematology.2018;23(8)558-566
[13]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2016,31(2):214-221
[14]Schrezenmeier H, Muus P, Socié G, et al..Haematologica. 2014 ;99(5):922-9.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不用於推廣目的審批編號:CN-147422 過期日期:2025-11-14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