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侯佳欣 趙苑旨)“真的好激動,我爸終於可以同步看春晚了!”“幾十年了,每年都是我給家人翻譯,但很多梗聾人無法理解,現在透過各位老師的演繹,聾人終於可以沉浸式體驗了。”1月29日,社交媒體上關於“無障礙轉播”的話題引發關注。
2025 年,總檯春晚首次推出視障版和聽障版的無障礙轉播。其中的聽障版,不僅是主持人同步手語翻譯,而且要由聽障演員把春晚的節目用手語同步演一遍。13位演員、4位手語翻譯、四個多小時的演出,涵蓋歌舞、小品、相聲等全型別手語藝術表達,最終以完美的形式呈現。
2025春晚無障礙轉播對照。央視新聞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參與此次無障礙轉播的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20年前曾經因為2005年春晚《千手觀音》節目驚豔世界,該節目由21位聽障人士經過無數日夜訓練、最終完美呈現。
“日子過得真快啊!這20年,真是一句話、兩句話說不完。”邰麗華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對我們來說,很多型別都是第一次嘗試,尤其相聲、小品,不僅要直譯臺詞,還有‘二創’表演,讓聽障朋友瞭解其中的幽默感。”
而在視障方面,則由總檯主持人和青年舞蹈藝術家王亞彬、影視演員孫茜、配音演員凌振赫、全國首位視障播音碩士董麗娜等解說嘉賓作為“聲音嚮導”,陪伴全國約1800萬視障朋友聽懂春晚。
“春晚舞蹈就像流動的畫卷,東方美學的韻味盡在其中。”王亞彬接受上觀新聞採訪時介紹,解說的核心在於用聲音將舞姿與情感轉化為畫面。春晚上,她不僅描述舞臺上的服裝、燈光、編排,還要透過詞語重現動作的節奏與力度。
另一位頗受關注的“聲音嚮導”——董麗娜,此前因一段畢業演講被大眾所熟知。一個視障人士,原本似乎只能走一條按摩師的路,卻跳出命運既定的安排,考取全國首位視障播音碩士,並以真摯的表達,征服了所有人。走上春晚舞臺的她,再一次以特殊的方式成為觀眾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