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確診重度抑鬱,丟了工作,沒了朋友之後,我才發現——
人的心,比意識要聰明得多。
我們善於將事情深深埋藏,深到不再記得有事被埋藏。
我們的身體記得,我們的神經狀態記得。
但我們不記得。
如果沒有去做心理諮詢,也許今天的我會是另一番樣子,我會一直悲觀、痛苦,在輕生念頭中沉淪。
但是現在的我熱愛生活,積極努力,熱愛學習,像大多數人一樣,經歷了結婚、生子等人生重要事件。
今天,我想和你講述我的故事,藉此告訴你:
別怕,只有開啟燈,魔鬼才會消失。
一直以來,讓我備受折磨的,是人際交往。
從小學開始,我就有社交障礙,不知道怎麼和別人聊天。
也許是因此害怕。
那時,男同學喜歡恐嚇我,使勁捏我的臉。
女同學讓我代寫作業,我都不敢反抗,也沒有和家長說。
初中後,因為身體的發育,我越發自卑,不知如何與同學攀談、交友。
高中時,我已經是一個極其內向的人,總是很難融入新環境,沒有一點點安全感。
大學裡依然是這樣的模式,不知道怎樣與同學相處,也不知如何處理矛盾。
好不容易認識了幾個新朋友,剛開始很興奮地一起玩,到後來出現疏離,我每次都無力處理,只會逃避。
這些不良的人際關係,與孤獨的體驗,對我的生活造成了各種負面影響。
畢業之後,我總是莫名煩躁。這種煩躁感,把我折磨得發狂。
我控制不住脾氣,總是不耐煩地對待母親,莫名其妙地發火。
工作上的不順,也讓睡眠出現了問題,腦袋總停不住思考,對未來充滿各種擔憂。
後來不停換工作,對自己失望、對未來失望。
我用辭職來逃避問題,把自己關在了家裡,不想面對社交關係。
腦袋不停增生自生自滅的想法,整個人變得麻木不仁,我的感知完全消失了。
周邊的人不理解,我索性也不去面對和解釋了。
不知哪天起,我無緣無故就會哭泣,胸口總喘不過氣來。
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興趣,想要和所有人切斷聯絡。
最嚴重的時候,軀體化嚴重,整個人十分麻木,腦袋裡的負面思緒無休止地折磨著我,而且無法聚焦看人,眼神渙散,反應特別遲鈍。
渾身浮腫,感覺身體不是自己的一樣,無法感知周圍的一切。
我經常想著,如果能消失就好了,就不會再痛苦了。
人生是一副背到墳墓才能丟棄的重擔。
但是,一想到相依為命的母親,我還是無法走上不歸路。
於是我鼓起勇氣去了醫院,被正式確診重度抑鬱。
那之後,我開始持續靠藥片控制情緒,提高睡眠時間。
但是,藥物這個東西治標不治本。那些無法言喻的悲傷依然存在著。
不知什麼時候心裡種下一顆種子,我在想有沒有一種更安全可靠的方法,去改變現在的狀態。
很久之前,我對於自己長期的負面情緒,有在網路上尋求過解答,那時就瞭解到有心理諮詢這個行業的存在。
於是,我鼓起勇氣,預約了一次心理諮詢。
和諮詢師第一次見面的場景,尤為深刻。
她看起來很親和,年歲比媽媽要小一些,留著幹練的短髮,非常有氣質,讓人沒有距離感。
她專業的問詢,與溫暖善良的人格底色,也很快就讓我敞開了心扉。
至今,我仍然記得自己在諮詢室裡,有多安全、多放鬆。
無論我的話題如何幼稚與負面,諮詢師都不曾流露一點不耐煩的樣子。
她從來不評判我,總是耐心傾聽我所講的每一句話,那份認真與理解,如今想來依舊感激。
比如,當我聊到母親時,諮詢師說我特別不容易,很多的錯不是我的錯,是母親悲觀思想的影響,我不需要自己承擔這一切。
那一刻,我感覺我的委屈被人看見了,一下輕鬆了許多。
比如,我面臨壓力時,總會有災難化的、極端的思考。
是諮詢師讓我理解到,一件事不是隻有黑和白,我可以多看事物的全面,會發現很多新的視角。
再比如,我總是焦慮自己的情緒症狀,經常在網上查詢精神疾病症狀,用以對照我的情緒。
在諮詢師聽到後,讓我停止這個行為。
因為查詢這件事本身會給我一個訊號,我是一個病人。
“你不是病人,你的痛苦是一種訊號,讓你去正視之前被忽略了的,重要的事情。”
她的話,給了我莫大的勇氣,讓我得以繼續在治癒自己的路上走下去。
還有一次,我和她講了與一名好朋友的相處,有多麼折磨我。
“為什麼我對好朋友那麼好,她卻對我不好?”
這個朋友,是我從中學以來,唯一一個保持親密聯絡的朋友,所以解答和她之間的相處困惑,對於我來說非常重要。
諮詢師對我說:
“你對別人100分的好,是你自願的。不是你付出100分,別人就要回饋100分。但你內心的那個小孩不懂。因為她從未得到看顧。”
“很多人都會變老,但無法長大,因為長大是需要愛的。”
諮詢師的話,像原子彈在我的內心爆炸。
原來,我的很多痛苦,是因為我從未長大。
以沒得到愛的孩童之心,於偌大世界中戰戰兢兢。
那麼,是什麼事情,讓我一步步走入痛苦之中?
諮詢師陪伴著我一起回憶過往,去捋順事情脈絡。
我成長於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家裡不算富裕,但也還可以。
父親是果農,母親是工人。
父親不善言談、懦弱、愛鑽牛角尖,沒什麼朋友,母親焦慮、愛抱怨、思想也很悲觀。
在我的成長裡,母親對我要求嚴厲,打罵居多。總講她工作賺錢多不容易,讓我產生很深的負罪感。
父親則很少去管教我,小時候,我從來不喊父親,喊不出口。我想親近他,只是不知道要對他說什麼。
在臨近高考的時間裡,家裡發生了重大的變故——父親過世了,以一種非正常死亡的方式結束了生命。
而我,是第一發現人。
那天早上,父親和我說了要好好學習之類的話,他那段時間經常那麼說,我也沒有特別在意。
只是心裡有感應似的,在早自習課上,我的眼淚莫名一直流,停不下來。
中午我匆匆趕回家,那個鏡頭我永遠忘不了。
我老遠就發現,爺爺坐在門口,望眼欲穿等爸爸回來。
每天的這個時候,爸爸應該早回來做好了飯。
我意識到不對,快步衝過去,發現外面的大門鎖著,我就從大門地下可以活動的簾子裡鑽了過去。
果然爸爸在家,家裡的外層門是半開著的,我衝進去,看見爸爸躺在炕頭上,眼睛直勾勾盯著天花板,嘴角冒著白沫,地下放著刺鼻的農藥瓶子。
然而,直到事情被大人處理,一切迴歸平靜,都無人問過我的感受。
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聊出感受的重要性,任由恐懼、害怕、自責,千情百緒,日日夜夜攪得我不得安生。
是我的諮詢師,在我回顧過往,被直面創傷的痛苦扎疼時,陪伴著我,幫助我舒緩情緒,點明記憶中我曾沒有留意的盲區。
有一次,我哭得無法自拔,告訴她我的害怕,我害怕自己錯過了愛,無法再愛,無法再重新開始。
諮詢師目光爍爍,溫柔地看著我說:
“不要怕。我們將會在這裡,學會如何去愛,如何開始新的生活。”
走出諮詢室後,我感到全然地放鬆。
奇蹟般的,我第一次如此堅信,我會變好,變得很好很好。
經過一段時間的諮詢,我的狀態已經與先前大不一樣。
以前,我總無法拒絕別人的請求。違心答應的結果,是讓自己非常不舒服。
但拒絕,又擔心別人會多想,會破壞我們的關係。
是諮詢師幫我點出了,我和他人的相處關係,對映的是我和母親的關係。
因為在成長中,我總是被母親否認、打擊,所以長成自卑討好的性子。
所以現在,對於自己不想做的事,我會第一時間直接明確的拒絕,並說明理由。
即使朋友不開心,我也不會違背自己的心。
我逐漸發現自己,其實擁有很多資源和力量。
正是這樣的信念,讓我開始運動、學習,不但改善了情緒,抑鬱也完全康復。
如今每一天,我都更加了解自己,飛速地成長。
感謝我的諮詢師,她如同一個容器,收納我所有不敢釋放的情緒。
又用她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幫助我我完成自救,找到內心的力量。
讓我知道,我的問題不會是永遠的問題,我是可以改變這些狀況的。
當能看見這些問題的本質、源頭,改變就已經發生了。
我知道,如果再遭遇巨大的痛苦,就算周圍沒有人能理解支援我,也還有我的諮詢師。
可以說,心理諮詢不光幫我走出黑暗,恢復健康,更重塑了我的人格。
然而,很多人一提到心理諮詢,會覺得是不是隻有生病、確診才能看,其實不是這樣的。
它更像是一種心理疏導保健,身體不舒服有醫生,心理不舒服也可以有諮詢師,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如今想來,我的人生得以擺脫“重度抑鬱、悲觀痛苦”的宿命,重寫屬於自己的劇本,
都取決於我那一步——走進了那間安靜的房間,讓一切改變得以開啟。
所以,給心理諮詢一次機會吧,也是給你自己一次機會。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選擇諮詢師,可以看看下面這位正統心理學專業出身、經驗豐富的諮詢師——王幼惠
王幼惠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從業超9年,服務時長超5600小時,理論和實踐經驗豐富。
為鼓勵求助意願,王老師特意開通5個半價諮詢名額,讓你的求助第一步,邁得更輕鬆一些。原價600/次的諮詢,僅需300元/次。
請你務必千千萬萬次
↓拯救自己於世間水火中↓
如果,你也存在抑鬱焦慮、興趣減退、壓力過大等心理困擾,又想檢視、選擇更多不同風格的諮詢師,不妨試試壹心理的「半價諮詢」,找到更合適你的那一位諮詢師↓
↓點選檢視更多半價諮詢優惠↓
作者:來訪者小諾
編輯:Lilith
圖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