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作為我們生命中佔據三分之一時間的重要活動,
是身體不可或缺的自然需求,對健康維護與壽命延長有著關鍵作用。
但近年來,“早睡會導致早逝”的說法讓人心生疑惑。
那麼,這一觀點究竟是否站得住腳呢?
一、顛覆認知!睡得太早或增加死亡風險?
《Sleep Medicine》上一項針對11.2萬餘名受試者為期9.2年的隨訪研究發現,早睡與死亡、重大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增加相關。
研究人員根據受試者不同的作息時間將他們分成了早睡組(下午6~10點)、正常組(晚上10~12點)、晚睡組(12點之後)。透過對比發現,早睡組和晚睡組相較於正常組,有更高的死亡、重大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其中早睡組的風險增加更多。於是,網上就衍生出了“睡得越早、死得越早”的言論。
雖說這結論乍一看似乎沒什麼問題,但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
該研究僅僅是一項流行病學研究,只能表明二者之間存在的相關性,具體的因果關係並不明確。
且研究僅僅是觀察了上床睡覺的時間與重大心血管事件的相關性,並不是指具體的入睡時間。目前已知與重大心血管事件發生有明確相關的因素為以及其他的一些慢性病。
另外,該研究涉及了21個國家。國家間的貧富差距很大,預期壽命較長的北歐地區多是正常作息的人,預期壽命較短的多為非洲國家,非洲地區的人們多在早睡組。非洲地區的人們收入較低,這意味著醫療條件也比較一般,會給死亡率帶來極大的影響,而上述的研究並沒有考慮不同地區間的貧富差距、醫療水平問題,所以得到的結果也是不嚴謹的。
二、幾點入睡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旗下的期刊發表過一項英國牛津大學等研究團隊聯合進行的研究,研究人員對平均年齡61歲的受試者進行了隨訪調查。
在調整年齡、性別、睡眠時長、體重指數以及糖尿病等混雜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睡眠與心血管患病風險呈U型相關性,22點~23點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早於或晚於這個時間點,都會讓患病風險增加。
而且,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還對17萬人的大樣本進行了分析,評估良好睡眠習慣和疾病死亡風險之間的相關性。其中,良好的睡眠習慣包括五點。
① 睡眠總時長7~8小時
② 每週入睡困難次數≤2次
③ 每週失眠≤2次
④ 不需要服用安眠藥入睡
⑤ 每週醒來後感覺休息良好的天數≥5天
(注:每個因素1分)
相較於得分0~1分的受試者,5分的男女性預期壽命分別會延長4.7年、2.4年。
具體來看,睡眠得分5分的受試者相較於分低的,全因死亡風險下降30%、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下降21%、癌症死亡風險下降19%,死於感染、神經退行性疾病以及癌症以外因素的風險會下降40%。
三、老年人睡覺“4大禁忌”,看看你中了幾條?
對於中老年人而言,睡覺的時候有不少的細節需要注意,這幾個一定要避開,以免影響正常的睡眠質量。
1、忌溫度太高或太低
最適合睡眠的體感溫度為15~24℃,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到睡眠質量,日常要根據環境溫度及時調整床品的厚薄。
2、忌睡前飽餐
睡前吃得過飽會導致胃腸道在睡眠狀態下被迫“加班”工作,會影響到正常的睡眠質量,且容易導致胃腸道負擔過重,增加胃腸道疾病的發生風險。
3、忌睡眠無規律
要注意養成定期入睡、起床的好習慣,讓身體養成好的生物鐘。長期睡眠不規律,會影響內分泌系統穩定,對健康不利。
4、忌枕頭太高
一般建議枕頭的高度選擇9~12cm的,過高的枕頭會導致頸椎不適,且容易引起落枕等問題出現。
四、早起也傷身?這3個時候不適合早起
相信很多年輕人都信奉“早起毀一天”的說法,然而這個說法並不適合所有人,尤其是對年過70歲的老年人來說,這幾個細節一定要注意。
1、不要早於5點
不少老年人覺得天還沒亮的時候起床是養生,但這個行為並不推薦。尤其是早上5點之前,空氣溼度大、氣溫也低,起床很容易感冒。且早上是血壓的高峰期,突然起床可能會導致心臟負擔加重。
2、夜間睡眠不足時
一些老年人本身夜間入睡的時間就比較晚,這種情況下也要避免早起。睡眠不足會讓白天沒有精神,整個人的反應速度也會變慢,會給健康帶來全方位的不良影響。
3、冬季清晨
在天氣比較冷的時候,不建議老年人早起。因為老年人對於體溫調節的能力相對會差一些,冷天早起很容易受到冷氣侵襲,且在寒冷的天氣下血管也會受到刺激收縮,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睡眠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所謂早睡會增加死亡風險的說法並不成立,對此無需過多擔心。
參考資料:
[1] 《權威研究證明“睡得越早,死得越早”?研究是真的,但結論沒這麼簡單》. 全民較真-騰訊新聞 .2021-05-22
[2] 《最新研究確定"最佳入睡時間"段!睡太早或太晚,都有健康風險...》. 科普中國 .2021-12-11
[3] 《老人早起最“傷身”?超過70歲的人,寧願睡到中午,也別在5個時辰起床》. 青島廣播 .2024-11-0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