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陌生人,你好,我叫詩詩。
小時候的我,經歷了父母離異、家庭重組。
只得拼命地努力學習,只為得到離我越來越遠的父親的注意。
可事與願違,等待我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灰頭土臉的失敗。
長大後,我的噩夢還在持續:
越是想做好一件事,就越做不好;
越是想給別人留下好印象,越容易引起人際衝突。
這一切都導致我不斷地被抑鬱和焦慮折磨著,甚至一度因為精神崩潰住過院。
人生的前32年,我彷彿怎樣都活不好,怎麼都活不對。
我多希望有人能救我一把,可身邊卻沒有一個人能真正幫我。
在人生最脆弱的時候,決定最後賭一把的我,預約了心理諮詢。
今天,我想分享自己的故事,希望能給螢幕前的你,帶來一點力量、光亮和溫暖。
第一次諮詢,我就把所有的事都傾吐給諮詢師。那時,我只是想有人可以聽我說說話。
不評價、只傾聽。
我是一名幼兒英語老師。
一開始帶班時,因為缺乏系統的幼兒教育知識,也沒有相關經驗,每次孩子哭鬧不聽話時,如果幾次安慰無效,就會轉而把怒氣發洩在孩子身上。
過後,又會陷入自責與內疚中,後悔當時為什麼一點就炸。
與同事的人際關係,也是我一個很大的障礙。
沒法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又不甘心一直如此。
於是總是在積累幾個月後一次性大爆發,徹底撕破臉,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
如此反覆。
數次因為抑鬱焦慮精神崩潰,甚至有一次被診斷為“偏執型精神分裂”住了院,最後身心俱疲的我,選擇了裸辭。
究其原因,導火線都是職場中遭遇的人際衝突。
迷茫、恐懼、困惑包圍著我。
難道,我真的不適合當幼師嗎?
難道,我真的是一個廢物嗎?
我的第一次戀愛,發生在32歲。
都說親密關係是個照妖鏡,自己的所有問題都會在當中暴露無疑,甚至無限放大。
這句話在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有一次,男朋友開玩笑說我是小豬,剛開始我覺得沒有什麼,但是睡了一覺之後,想起了高中時也被同學嘲笑“你真像頭豬”,不由得怒火中燒,越想越氣,與男友大吵了起來。
冷靜過後,我開始陷入了後悔:
為什麼一句明明代表著親密的玩笑話,卻會讓我大動肝火?
對了,前面提到我經歷了父母離異和家庭重組,這當中還有個細節:
我的後媽,是我媽媽的親妹妹。
在這複雜的家庭關係中,在爸爸和繼母(小姨)持續的打壓和否定中,我逐漸長大。
可正如前面說的,不管我的成績考得有多好,不管我的畫被多少人讚美,在他們眼裡,我一直是“垃圾、廢物”。
特別是我爸,他很愛和我說“你媽媽是壞女人、賤女人”,導致我一直很恨我媽媽。
我的人生彷彿被操控著,陷入了某種“受虐模式”,重複著相同的故事,即便希望可以有不同的結局,可結果卻總是極其相似。
我想解決,卻不知怎麼解決,甚至不知道要解決什麼。
說完這一切後,我無助而渴求地看著諮詢師,希望她能給我一個答案,希望她能告訴我“究竟怎樣才能變好”。
諮詢師耐心地聽我訴說著自己的故事,時不時點點頭。
她的話語不多,但是輕柔的聲音卻讓我感到溫暖,讓我覺得自己被尊重、被看見、被接納。
但意外的是,她並沒有立刻幫我剖析問題。
而是帶著我用格式塔的椅子療法,告訴我可以藉助椅子來具體化一些人或物,讓我回到過去,看看自己。
我坐在椅子上,閉上眼睛,在老師的引導詞中,回到了四五歲,面對著空椅上的“人”。
我看到那個“人”,是爸爸。
我舉高了雙手,淚流滿面,呼喊著:“爸爸你別丟下我,你再抱抱我,帶我一起走好嗎?”
可是,爸爸依然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只留下那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在黑暗中不知道哭了多久。
沒有人理會她,她的哭喊聲在黑暗中,也得不到回應……
我的雙手就這樣舉在半空中,沒有放下來,任憑淚水決堤。
諮詢師就這樣一直陪著我。
不知道過了多久,她走過來,輕輕握住我的雙手,溫度從手掌傳到我的心臟。
她說到:“小女孩已經長大了,她有力量保護自己,有能力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一切。”
我的眼淚慢慢停了。
那一刻,我感覺自己被接住了,被諮詢師溫柔地接住。
然後,她又請我坐在“爸爸”的位置上。
她說:“如果你是爸爸,想對當年四五歲的小女孩說什麼?”
我坐在了爸爸的位置上,“看著”空椅上的女孩,泣不成聲,顫顫抖抖地說:“爸爸很愛你,很想帶著你走,可是爸爸無能為力...”
當我說完“爸爸”的話後,諮詢師讓我抱抱小女孩。
我緊緊地摟著象徵著“小女孩”的抱枕,淚如泉湧。
那一刻,我們好像回到了小時候,爸爸經常讓我騎在他肩膀上,玩我們稱之為“龍頭馬”的遊戲。
那一次諮詢,給我的觸動很大。
我一直認為,在爸爸的眼中和嘴裡,實際的我都像他說的“又蠢又笨”。
可透過空椅技術,我對爸爸又多了另外一種認識。
他也許只是期望我更好,沒有注意方法。或者說,他沒有愛人的能力,所以也無法正確地愛我。
諮詢師看到的這一點,對我來說很重要。
她不像其他人只會說,爸爸是很愛你的,你要學會理解爸爸,完全否認了我內心受傷、憤怒、委屈的感受。
而是說:“爸爸愛你,卻也實實在在傷害了你。”
諮詢師還幫助我重建認知,站在更高的維度上看待問題。
18歲以前的我,脾氣暴躁,經常頂撞師長。
她卻說:“頂撞的另一面,是勇敢。所謂的易怒,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合理權益,你邊界感強,有自我意識,而且不畏權威。”
我聽了之後覺得很驚訝,原來事情還可以這樣去理解。
有一次,在我訴說自己成長的細節後,諮詢師問:“經歷這些年以後,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我哽咽道:“我聰明,堅韌,不放棄自己,不拋棄自己,生命力頑強,不向命運屈服。”
諮詢師點了點頭:“這就是你的寶藏,你的資源,任何人都奪不走!”
還有一次,我夢見了很多條蛇,醒來後心情恐懼又緊張,於是把這個夢畫了下來,在下次諮詢時拿給諮詢師看。
她問:“你覺得蛇這種動物有什麼性格?”
我不假思索:“冷血,兇殘,聰明。”
她繼續問:“你覺得你和蛇的性格像嗎?”
我搖了搖頭:“除了聰明之外,我覺得我和蛇的性格一點都不像,我是一個溫暖善良的人。”
“是的,你是一個溫暖善良的人,但蛇同時也代表了靈活、自主、攻擊性,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在你的潛意識深處,其實很渴望表達自我,想在人際關係或者其他方面像蛇一樣表現得遊刃有餘呢?”
我陷入了思考,默不作聲。
回想起從小和同學老師相處,長大了和同事相處,我從最開始的脾氣暴躁,一言不合就動手,到後來吃了苦頭之後,變成了唯唯諾諾的老好人。
老好人做久了,習慣了,也忘記了自己在面對不公平的事時,是有權利,有力量說“不”的。
諮詢師接著說:“你會在蛇的腦袋上畫雄黃,說明有了智慧和勇氣去面對這份恐懼,而無論這些蛇看起來多麼密集,多麼恐怖,你也不忘畫幾抹綠色,這就是生之希望。”
我訝異著原來夢可以這麼反映現實。
而當我的潛意識被諮詢師指引到了意識的表面後,我也終於能正視自己的人生課題所在,更加從容地面對自己。
這間充滿誠實的諮詢室,包容了我所有的情緒。我慢慢學會去建立新的連線,在大腦中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的預設路徑。
有次英語課上,有一個脾氣很犟的小男孩,遊戲玩著玩著突然生氣了。
大家都離開了教室,只有他坐在凳子上生氣,無論他們班的帶班老師怎麼勸,他都不肯走。
我走上前問他:“今天請你玩了遊戲,怎麼還不開心呢?”
他不出聲,氣鼓鼓的樣子,我心裡大概就知道了,接著問:
“是不是沒有請你玩第二個鯊魚遊戲?”
他點點頭,眼眶馬上紅了。
我握著他的手說:“因為沒有請你玩鯊魚遊戲,你感到很生氣,很難過是嗎?”
他又用力地點了點頭,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我接著說:“好的,老師知道了,因為沒有請你玩鯊魚遊戲你很難過,下次老師記得第一個請你玩遊戲好嗎?”
他這才笑了,接受了我們給獎勵的貼紙,並把椅子放好,回教室去了。
這件事給我觸動很大,看到孩子的情緒是多麼重要,壓抑他的情緒,否定他的情緒,不准他發脾氣,和他講道理,都不是好辦法。
只有看見,他感到被尊重,被重視,情緒才穩定了。
心理諮詢改變了我太多。
在工作上,我發揮了自己的天賦和長處,任職時間也越來越長。
今年在本園工作崗位調動,任職專職幼兒英語教師和兼職財務,並自己創設了軟陶泥手工興趣班,身兼數職,得到了小朋友的喜愛和家長的認可,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及“小朋友喜愛的老師”。
而在原本最害怕的人際交往中,我慢慢學著如何“溫和卻堅定地拒絕”。
當遇到不想負責任的同事甩鍋給我時,我毅然決然,奮起反擊,捍衛自己。
同時也注意說話做事的方法方式,先禮後兵。不再一味地暴躁和同事起衝突,也不再一味地做卑微的老好人。
最重要的是,我體會到了親密關係是什麼滋味,和男朋友穩步發展。
還記得有一次諮詢師給我佈置了作業,給爸爸寫一封信。
信的最後,我寫道:
“爸爸,從前我只想證明給你看,期望得到你的肯定讚美認同,你卻從來看不到我。現在,我不需要再做什麼證明給誰看了,因為我的存在本身,就是有價值的。
本來以為,我會聲淚俱下洋洋灑灑地控訴你一番,可今天,我卻不想再和你多說什麼,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因為我知道,我會過上與你截然不同的幸福人生。”
和過去的哀傷告別後,我長長地吁了一口氣。我想,這封信對我來說十分重要,而且有意義,因為它意味著,我和家人,過去的粘連共生,又剝離了許多。
這一切,離不開心理諮詢的功勞。
我一直很喜歡心理學,看了一本又一本書,上完一個又買一個課程,筆記記了好幾本。
這些當然都十分有益,但總的來說,我還是一個人,孤單的、孤獨的、孤島般的。
而做心理諮詢,是活生生一個人陪在我身邊,從肢體、表情、動作、語言感受到我,這讓我覺得自己不再孤單。
現在,我分享自己故事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夠幫上更多的人。
如果此刻,你覺得自己扛不住了。
你不需要硬扛,試著給自己一個自救的機會,一個尋找專業人士幫助自己度過難關的機會。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選擇諮詢師,我們向你推薦下面這位經驗豐富、專業紮實的諮詢師——羅麗
羅麗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創傷治療師,從事心理諮詢13年,積累個案時長10000小時+。
為鼓勵求助意願,羅老師特意開通5個半價諮詢名額,原價800元/次的諮詢,現僅需400元/次。
請你務必一而再、再而三
↓拯救自己於世間水火中↓
如果,你也存在抑鬱焦慮、興趣減退、壓力過大等心理困擾,又想檢視、選擇更多不同風格的諮詢師,不妨試試壹心理的「半價諮詢」,找到更合適你的那一位諮詢師↓
↓點選檢視更多半價諮詢優惠↓
作者:來訪者詩詩
編輯:Lilith
圖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