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女星在日本旅行期間,因流感引發肺炎不幸去世,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我們彷彿才知道生命如此脆弱無常,健康才是第一要素。
所以,作為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國際醫療部從事醫療服務的我和我們(醫生和護士),特別想和當下準備旅遊,尤其是準備出國、或者去一些自然環境比較惡劣的山區,如氣候、海拔等有很大差異的地方,提前給您備一份“健康保障清單”,以便於更安全、健康的出行。
一、出行前準備
1.自身準備
詳細瞭解準備去往國家或地區的流行病情況,自身健康的評估,疫苗接種準備等;
2.藥物準備
常備用藥清單:慢性疾病的常用藥、感冒藥、急救藥、適量安眠藥、抗過敏藥、符合當地流行性傳染病的測試紙和相對應的藥物(如甲、乙流,支原體抗原檢測試劑盒,瑪巴洛沙韋或奧司他韋);
3.用物準備
適合的衣物,舒適的鞋子,體溫計,必要時備:血壓計、血糖儀、行動式無創呼吸機等;
4.購買保險
醫療保障額度,建議至少10萬-50萬美元;
優選全球有歷史、有服務經驗的保險公司,保險內容應覆蓋緊急醫療救援:急診、住院、手術及醫療轉運至國內或更先進的醫院;最好能幫助協助預約醫院、提供翻譯支援(存好保險公司的24小時全球服務電話)等;
二、常見突發疾病及應對措施
1.食物過敏或過敏反應
症狀:皮疹、皮膚髮癢、胸悶、氣促,嚴重者出現過敏性休克;
應對措施:
輕度過敏可服用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
喉頭水腫、呼吸困難時需立即就醫,嚴重者可能需要注射腎上腺素。
2.腹瀉、嘔吐等
症狀:腹瀉、腹痛、噁心、嘔吐,或伴發熱;
原因:水土不服,吃生冷食物:如生魚片、未煮熟的海鮮等導致的細菌、病毒感染;
應對措施:
輕症時可服用蒙脫石散止瀉,考慮細菌性腹瀉可口服抗生素;
如腹瀉>3天、高熱、血便、劇烈腹痛時應立即就醫;
預防措施:避免生食、不喝生水,儘量選擇熟食和可靠水源。
3.心血管事件(胸痛、心悸、血壓波動)
症狀:胸悶、心慌、頭暈,嚴重者可發生心梗;
預防措施:
基礎疾病者避免劇烈運動、勞累;有慢性疾病的請按時服用常規藥,高血壓、糖尿病、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徵、冠心病、哮喘史等患者請攜帶血壓計、血糖儀、行動式無創呼吸機等,並貼身攜帶搶救藥盒;
應對措施:
慢性疾病者出現胸痛劇烈、呼吸困難、大汗淋漓時,應立即呼救並撥打急救電話。
4.外傷、扭傷、骨折
應對措施:
輕度扭傷需立即冷敷,24-48小時後可熱敷。並抬高患肢減少腫脹;
出血傷口可用碘伏消毒後包紮止血,如傷口過深(或汙染傷口)需立即就醫,清創、止血及是否需要注射破傷風針;
懷疑骨折(脫位)或無法活動時,應臨時穩定受傷部位,不要隨意移動受傷部位,尤其是脊椎損傷,需要專業人員正確搬運患者,儘快就醫。
5.發熱與呼吸道感染(流感、感冒、肺炎)
症狀:高熱(>38.5℃)、劇烈咳嗽、咽痛、全身痠痛、極度乏力;
應對措施:
輕度症狀(感冒)或發熱,多休息,口服泰諾、布洛芬或感康等;甲乙流測試陽性或在流行區出現流感樣症狀,口服瑪巴洛沙韋或奧司他韋;
高熱持續中需避免洗澡;如無基礎疾病的高熱>3天、有基礎疾病的高熱、呼吸困難、劇烈胸痛時立即就醫。
6. 高原反應
症狀:頭痛、氣短、噁心、疲倦,嚴重者出現肺水腫或腦水腫;
應對措施:
提前2-3天口服乙醯唑胺或高原紅,逐步適應高原海拔,避免喝酒和劇烈運動;
輕度症狀可減少活動,多休息,多喝水,吸氧;
嚴重症狀(劇烈頭痛、意識模糊、無法行走)時應立即下撤至低海拔地區並立即就醫。
三、如何在國外求救
1.使用翻譯軟體
如果語言不通,可以使用翻譯軟體(如Google翻譯、DeepL等)與當地人溝通,向酒店工作人員或中國駐當地使領館尋求幫助;
2.聯絡中國駐當地使領館
電話:查詢當地使領館的緊急聯絡電話;
網站:訪問中國外交部官網或使領館官網獲取聯絡方式;
微信:部分使領館提供微信服務。
3.撥打當地急救電話
不同國家的急救電話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國家的急救號碼:
美國:911;日本:119
法國:15(醫護)、17(警察)、18(消防)
紐西蘭:111;澳大利亞:000
撥打時請儘量保持冷靜,說明地點、情況和所需幫助。
4. 優先選擇國際醫療機構
在醫療緊急情況下,優先選擇大型醫院、急救中心或國際認可的私立醫院(如泰國的私立醫院),這些機構通常有更好的設施和多語言服務。
5. 撥打保險公司的24小時全球服務電話
以便在需要時獲得經濟支援和救援服務。
指導專家: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病醫院 陳明亮教授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胃腸外科 劉合利教授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足踝外科 劉華教授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 文霆教授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消化內科 彭傑教授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血管內科 石瑞正教授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控制中心 李春輝教授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甲狀腺外科 白寧副教授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國際醫療部門診 彭婀敏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