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結束,很多小夥伴已經開始復工啦。剛開始上班,難免會有各種節後綜合徵。
比如起床困難、工作記憶力不集中、沒精打采、便秘、黑眼圈、長痘痘等。我們要怎樣遠離節後綜合徵呢?這篇文章谷老師就來支招啦。
一、節後綜合徵是病嗎?
▲圖:攝圖網
在百度裡搜尋一下“節後綜合徵”,立馬就有很多類似的描述:睡不醒,沒精神,注意力不集中,頭暈、噁心、便秘、黑眼圈、長痘痘……
其實這種情況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不良的狀態,只不過是放假期間和工作時生活方式差異大,身體出現的各種不適而已。
根本問題在於:春節長假期間飲食的失衡,運動和睡眠的缺乏,生活方式的改變等,這些就是節後綜合徵的“病根兒”。
二、如何調整節後綜合徵
▲圖:攝圖網
盡快回到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的科學生活模式,自然會遠離各種節後綜合徵。
1、睡眠紊亂質量差→調整睡眠:
長假玩樂過度,經常熬夜、通宵,打亂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鐘,容易引起睡眠節律的紊亂,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出現入睡困難或早醒等問題。還可能會影響皮膚健康,比如皮膚乾燥、皺紋增加等。
開始正常上下班了,睡眠也儘量迴歸正常吧,晚上11點之前入睡,保證每天7-8小時睡眠。
如果還是睡眠不好,可以試試睡前別看手機、下午3點後不要喝茶或咖啡等讓人興奮的飲品、換上遮光度好的窗簾、蓋重一點的被子等。
2、腸胃紊亂還便秘長痘→飲食多素少葷:
很多家庭過年期間飲食都比較油膩,肉多菜少,像大家愛吃的炸酥肉、梅菜扣肉、燉排骨、燉雞腿、炸帶魚、紅燒肉、獅子頭……肉菜幾乎佔滿桌,而蔬菜只是點綴。
這樣的飲食會使脂肪和能量攝入過多,膳食纖維攝入過少,營養嚴重失衡,還容易導致便秘,並且這種油膩飲食也會加重痘痘。
所以上班後要及時調整飲食結構,多吃素菜,比如水焯油麥菜、涼拌綠豆芽、黃瓜絲拌金針菇等等。每一餐蔬菜最好吃夠100~200克,100克綠葉菜做熟後大約是1個拳頭。
▲圖:100克做熟的綠葉菜
3、日漸圓潤→控油限鹽:
以前過春節都是在家吃年夜飯,可是現在為了便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酒店定餐,而各大酒店飯菜的主要特點就是高油高鹽。不僅炒菜時放的油多,炸丸子、炸帶魚、炸糕、炸藕盒各種油含量高的炸菜也多。即便是在家做年夜飯,也有不少家庭口味偏重。
估計這個春節假期,很多人都胖了不少吧!所以恢復正常生活節奏以後,飲食上要儘量採用蒸、煮、燉這樣的烹調方式,將少油進行到底,每天控制到25-30克最好(喝湯的小白瓷勺一勺是10克)。
而鹽每天要控制在不超過5克(約不到一啤酒瓶蓋),另外含鈉的調味品如雞精、味精、醬油、黃醬、辣椒醬要少用,臘腸、醃肉等醃製食品要少吃,在外吃飯就涮著吃。
4、沒精打采→增水、減酒、減飲料:
春節期間聚餐少不了要喝點飲品助興,比如啤酒、白酒、葡萄酒,不能喝酒的會喝一些飲料。在酒精的作用下人會沒精打采;而甜飲料喝多則會增加能量堆積,胖了也會沒啥精力。
因此春節期間喝多了酒和飲料的朋友,最近就別再喝酒和飲料了,多喝白開水吧。男性和女性朋友每天至少分別需要喝夠1700ml和1500ml的水,不要等渴了再喝,隨時隨地小口小口喝。餐前也可以喝一大杯水,能幫我們控制食慾,對減肥有幫助。
5、身體乏累懶洋洋→減少久坐,多運動:
平時規律上下班,有些朋友還可能經常鍛鍊身體,可春節期間堅持鍛鍊地就很少了,基本都是和家人坐著聊天、看電視。再加上春節期間吃的豐盛,身上長了不少肥肉,一胖就讓人感覺疲乏,懶洋洋的。
開工後就趕快行動起來吧,別再久坐不動了。沒有集中時間鍛鍊也沒關係,走一段路去坐公交或地鐵,提前一站下再走一段路去公司,在家拖拖地都比不動要好。在公司辦公可以找機會站一會,總之儘可能的減少久坐時間。
6、上班恐懼症→調整心情:
放了個長假,每天吃喝玩樂,回到工作崗位上了“夾板”後,難免會有些情緒低落、焦慮、煩躁,這會給自己增加較大的心理壓力。
我們要及時調整情緒,工作由易入難,循序漸進,多和同事溝通,聊天放鬆心情,及時完成必要工作,適當摸魚,別太過分,哈哈。
總結:
要想緩解節後綜合徵,調整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和調整心情都很關鍵。節後復工最好能給自己制定一份合理的工作和學習計劃,“滿血復活”的投入到工作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