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越來越近,年味越來越濃,各地都洋溢著過年的氣氛。民諺有云,“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
關於這一點,民間的說法是,“蒸”與“爭”同音,春節動火容易招來爭吵與是非,所以要在年前把乾糧蒸好,初一到初五不再動火蒸饅頭了。當然,就算不想提前蒸饅頭,也可以去超市買些乾糧,比如饅頭、花捲等。
這些精加工的麵食雖然方便美味,但是病患者卻不適合多吃。
過多的精細糧,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美國臨床營養雜誌》曾發表過一項新加坡的研究:將飲食中的一部分精細糧換成不飽和脂肪酸(比如魚肉類食物)以及蔬菜、水果和奶製品,就有助於降低亞洲人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我們平時吃的饅頭、米飯、花捲、餃子等都屬於精細糧。精細糧雖然口感好,但在製作的過程中,大都去除了粗纖維和營養豐富的胚芽部分,穀物纖維、礦物質和維生素也會大量流失,這些精細糧本質上都是高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
很多商家為了創造好的口感,也會在調餡時加重油、鹽、糖、各種調味料和肥肉的比例。時間長了,這些看似“清淡方便”的食物就無形中會引起沉積,導致血管內壁增厚、血管彈性降低,甚至還容易形成動脈粥樣斑塊!長期下去,會導致心梗、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此外,食物的升糖指數高了,身體消化、吸收以及釋放葡萄糖的速度也更快。這樣一來,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風險也會相應地提升。
如果想要吃得健康一些,遠離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以這樣吃:
用穀物類食物代替精製碳水
適當在飲食中增加一些粗糧、雜糧、豆類食品,同時減少白米白麵的比例,具體包括以下三類:
第一類:糙米和全麥,就是沒有經過精加工的稻穀或小麥。
第二類:燕麥、玉米、小米、高粱、大麥、蕎麥等雜糧。
第三類:綠豆、紅豆、扁豆、芸豆、幹豌豆等雜豆類。
它們可以降低肥胖、胰島素抵抗、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大家可以在蒸米飯或熬粥時多放些雜糧米和豆,也可以做些雜糧饅頭來吃,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也能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
多吃些薯類食物
生活中,薯類食物隨處可見,像是紅薯、紫薯、山藥、芋頭、馬鈴薯等,它們也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
薯類食物雖然外表粗糙,營養價值卻十分豐富(如蛋白質、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薯類食物中的鉀元素含量較高,也能起到穩定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病的作用。
水果蔬菜也不能忽視
美國營養學會年會上釋出的一項涉及113個國家和地區的飲食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近300萬人因沒有食用足夠多的果蔬,而死於心臟病和中風。
水果和蔬菜中的花青素和生物類黃酮能夠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炎症因子,而膳食纖維也可以減少膽固醇以及鈉和脂肪的吸收,具有預防心血管病的作用。
根據我國膳食指南的推薦,每人每天應攝入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以及200~300克穀物與豆類食物。
堅持規律服藥,對心血管病的治療也有重要的作用
服用藥物和規律的生活方式能將患者的身體指標維持在一個理想的範圍內,也能讓疾病保持在穩定的狀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應長期按療程服藥,切忌隨意停藥或換藥。
中成藥通心絡膠囊就是在絡病理論指導下研發的一種心腦血管病治療藥物。它有血管、血液、缺血組織三重保護作用,能疏通血管、穩定斑塊、解除血管痙攣、增強心臟供血,緩解胸部憋悶、刺痛、絞痛、痛處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氣短乏力等身體不適症狀,安全、有效地防治各類心血管疾病。
超過80%的心血管事件,都能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對危險因素的管理來預防。新年快到了,希望大家都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自己身體健康的第一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