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上方 “曉敏青春說 ” → 點選右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
當你想和伴侶去吃一家新開的店,結果他來一句:“這有什麼好吃的?”
當你向朋友傾訴工作好辛苦,結果她來一句:“誰工作不辛苦?”
當你向同事請教一個問題,結果他來一句:“我怎麼會知道?”
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你的心裡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是不是會覺得對方特別討厭,連好好說話都不會?
明明可以說“不想吃”“想開點”“不知道”。簡單明瞭,也不會讓人反感。
卻偏偏要用令人難以接受的反問句,一開口就讓人忍不住想吵架。
為什麼反問容易激怒人,容易引發衝突?
因為在反問句裡,帶有強烈的情緒。
反問的關鍵,不在於解決問題,而在於加強語氣,表達情緒。
喜歡用反問句的人,很少直接表達自己的不滿。
他們通常習慣用“反問”這種比較隱蔽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從而達到攻擊對方的目的。
這種行為,在心理學上,屬於“隱形攻擊”。
你和孩子說話的時候,會不會也習慣性地變成愛“反問”的一方?
孩子問能不能玩會兒手機?
你明明可以回答:“不可以。”
卻偏偏要反問:“你覺得呢?”
孩子向你傾訴學習太累了。
你明明可以好好鼓勵他。
卻篇篇要反問:“幹什麼不累?”
“給你說多少遍了?”
“你心裡沒點兒數嗎?”
“這麼簡單都不會,你還能幹些什麼?”
“都幾點了還不快點?不知道會遲到嗎?”
在一個家庭裡,如果父母總是這樣說話,那麼親子關係多半會很糟糕。
在關係中,習慣反問的一方,是最需要提高對自我情緒的認知的。包括:
“我有什麼樣的情緒?”
“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
“我產生這種情緒的目的是什麼?”
這一覺察的過程,可以幫助你瞭解自己的需求,從而產生改變的動機。
然後就可以試著去做一些情緒表達的練習,可以自己對著鏡子,也可以和伴侶一起。
改變一個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只要你想改變,就什麼時候都不晚。
優質好課
免費領取
已新增過曉敏老師助理的家長
可聯絡任一助理回覆關鍵詞“資料”領取
未新增過的家長請掃下方二維碼領取
《親子溝通,青春期父母必修課》
《父母早知道,讓孩子遠離抑鬱》
《青春期網路成癮10大因子自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