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爸爸得知女兒考了58分,沒有責備,反而自信滿滿地誇獎道:
“這可比爸當年好多了!”
這話雖帶些調侃,卻深含智慧。
面對孩子的失敗,聰明的父母懂得適當“打馬虎眼”,將眼下不如意的成績化為“及格的希望”。
他們看透了自己“種子的質量”,明白根基雖平凡,卻在用心灌溉中有了不同的生命力。這種父母的鼓勵,給孩子帶來的不僅是分數的寬慰,而是逐漸點燃了自信的火苗。
這一火苗若能堅持燃燒,終將照亮未來的學習之路。
可否說,這樣的58分不只是暫時的起步,更是成長的動力?
反之,常見的“打壓式教育”裡,父母將每次成績視作高壓線,一旦孩子達不到目標,便立馬用“鞭子”提醒他們要更努力。
這樣的方式或許能換來一時的分數,卻難以換來長久的動力。
因為,在一味地追求成績的過程中,孩子對“考高分”這個目標逐漸麻木,而他們真正期待的“鼓勵和認可”卻被忽視了。
久而久之,成績不過是為滿足父母而考的數字,內心的動力早已被磨滅了。
01 正向激勵,是培養自驅力的根本
生活中,當我們願意用正向激勵去鼓勵孩子時,往往能看到孩子的變化。
每一次小小的成就,哪怕是些微進步,都會成為他們心中的亮光,使他們越來越自信、積極,學習也逐漸成為一種愉悅的體驗,甚至帶來某種滿足感。
比如老張小時候,一回家就被媽媽一頓數落,說是“拖了全家智商的後腿”,下次考不及格就別吃飯。
老張硬是靠著這口氣,“奮戰”到畢業。
二十年後,老張帶著自己的孩子,見成績單上一道道鮮紅分數線,什麼也沒說,只是摸了摸兒子的頭:“不著急,老爸當年也這樣,最後還不是上了大學。”
兒子眼睛發亮,覺得自己未來也是大學生的“潛力股”,於是越考越有勁,最終反超父親數倍。
可見,有時一句暖心的話,竟然能喚起深藏的潛能。
又比如小美的班主任,一向是嚴厲有加,對學生成績毫不留情。
班裡一個同學數學幾次不及格,老師拿著試卷說:“再這樣下去,回家種地吧。”
這話激得這位同學發奮學習,雖然成績進步不大,但心理壓力卻倍增。而小美的媽媽則是另一種風格,每當她考得一般,媽媽就笑著說:“進步了嘛,繼續努力!”
小美逐漸對學習產生興趣,成績穩步提升。
孩子的成長,依賴的是內心的成長力量,而不是壓力帶來的“一時突破”。
02 設定目標應當符合實際,逐步遞進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起點,盲目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只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與排斥。
設定可以實現的小目標,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逐步增強他們的信心。
正如一些心理學研究指出,孩子最適合的學習狀態是“接近成功”的狀態,而非步步驚心的焦慮。
比如說,小剛數學一度只考20分,他爸也不氣餒,笑著對他說:“下次咱們的目標是30分!”
小剛一愣,心裡暗自鼓勁,果然下次考了31分,爸高興得要開慶功宴,雖然只是小進步,卻讓小剛體會到努力的意義。
幾年後,他竟然考入名校,這才發現,目標的設定也可以如此人性化。
又比如阿華,從小成績中等,家長從不高壓要求,總是在每一次考試後提出適度的進步目標,學習逐漸成了他自己對抗的遊戲。
而班裡成績較高的孩子,因家長高標準嚴要求,總在壓力下“應試”。
若干年後,阿華成了大家眼中的“逆襲”榜樣,因為他的學習動力源於“每次比自己更好一點”,而非對名次的壓迫。
03 避免打壓教育,讓孩子擁有健康心態
打壓式教育,並不是孩子成長的良藥。
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往往在取得成績時感到短暫喜悅,卻在遇到挫折時倍感無助。
更糟糕的是,他們漸漸將父母的認可與“分數”繫結,一旦成績下滑,孩子自信心便難免崩塌。
比如說,玲玲的爸爸一向要求嚴格,只要考試分數低,立馬沒收她的手機、平板,逼得玲玲一到考試就心跳加速,成績徘徊不前。
直到有一天,媽媽換了策略,不再用成績衡量她,而是關心她的努力程度,結果玲玲反而考得越來越好。
所以說,長久的信任,勝過一時的批評。
又比如,小青的母親對她,一直進行打壓式教育,成天掛在嘴邊的便是:“別人家孩子考多少分!”小青一聽這些就厭煩,學習也愈加消極。
一次小測驗,小青意外考了高分,母親終於誇獎了幾句,這讓小青內心感到無比溫暖,從此逐漸重拾學習的興趣。
這次誇獎雖小,卻喚起了小青久違的學習動力。
由此可見,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步步積累的旅程。
在這條路上,我們不妨以更溫和的方式陪伴孩子,不急於收穫滿分,而是陪伴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努力後的成就感。
無論是學渣還是學霸,父母都應站在孩子身旁,給予適度的激勵和支援,讓他們明白成績是成長的一部分,卻非唯一目標。
未來的路是他們自己去走,而我們能給予的,正是那份無條件的愛與支援,輕輕推他們一把,剩下的步伐,才是他們走出的自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