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歐洲的地圖會發現,伊比利亞半島上大部分領地都被西班牙佔據,但偏偏西部海岸線被另外一個國家葡萄牙佔據,像是在西班牙的版圖上啃了一大口,讓西班牙的版圖看上去很奇怪。為什麼同在一個半島,兩個國家沒有合併呢?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兩個的歷史講起。
公元418年,趁西羅馬帝國衰落之際,西哥特人佔領了伊比利亞半島,建立起西哥特王國。
7世紀,阿拉伯人快速崛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滅亡了薩珊波斯,吞併了拜占庭的大片領土,並繼續向歐洲腹地推進。但折戟在君士坦丁堡高大城牆和希臘火之後,阿拉伯人決定從北非渡海北上,從另外一個方向向歐洲挺進。
8世紀,阿拉伯人已經征服了北非,歐洲大陸距離他們僅隔著一個狹窄的直布羅陀海峽。
711年,阿拉伯將軍塔裡克率7000人大軍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在半島登陸,並在短時間內滅亡了存續三個世紀的西哥特王國,半島大部分落入阿拉伯人手中。
但滅國的西哥特人並沒有完全被打敗,718年流亡北方的哥特貴族建立阿斯圖里亞斯王國,成為抵抗穆斯林的倖存力量,並掀開了轟轟烈烈的收復失地運動的大幕。在此後7個多世紀裡,這點星星之火逐漸成燎原之勢,最終將阿拉伯人從伊比利亞半島上驅逐出去。
到了10世紀初,阿斯圖里亞斯王國遷都萊昂改名為萊昂王國,隨後這些不臣服穆斯林的基督徒又在半島北部建立起凱斯蒂利亞王國、阿拉貢王國、納瓦拉王國等幾個基督教政權,共同和南部的穆斯林政權對抗。
11世紀初,萊昂國王阿方索六世奪取里斯本、波爾圖,在波爾圖地區劃分葡萄牙領地,將其冊封給法國的勃艮第伯爵亨利。亨利死後,他的兒子阿方索.恩裡克繼承葡萄牙爵位。
1139年,阿方索.恩裡克宣佈葡萄牙獨立建國,自稱葡萄牙的國王。萊昂國王自然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屬地獨立出去,於是一邊對抗穆斯林,一邊派兵攻打葡萄牙。
葡萄牙在戰爭中取勝,萊昂王國不得已在1143年承認葡萄牙王國的獨立。自此,葡萄牙作為一個獨立政權正式誕生。
葡萄牙獨立後,阿方索在國內大力推行葡萄牙語,到了13世紀末,葡萄牙語正式成為國家的書面語言,這讓葡萄牙民眾在歐洲較早產生了強烈的民族意識,這成了阻止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同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阿方索一世在位46年,將開疆擴土作為首要目標,向南征服了大片被穆斯林佔領的土地。他的後代繼承了其開疆擴土的使命,1249年,阿方索三世攻克最南端的阿爾加維地區,現代葡萄牙的版圖基本形成,這標誌葡萄牙收復失地運動的勝利結束,同時也是與西班牙(西班牙還沒形成,姑且用這個說法)反目成仇的開端。
阿爾加維地區
我們從現在的地圖上也能看出來,伊比利亞半島北部多為山地地形,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在相對平坦的南部地區。而葡萄牙幾乎佔據了所有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西部海岸地區。
尤其是葡萄牙對阿爾加維的佔領,徹底將卡斯蒂利亞(此時萊昂王國已經被併入卡斯蒂利亞)獲取西部良港的企圖打破。這就意味著,卡斯蒂利亞進行大西洋貿易的航線加長,成本增加,更要命的是對外貿易一定會受到葡萄牙的鉗制,這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不能容忍的。
葡萄牙感受到來自卡斯蒂利亞的敵意和威脅,於是和英格蘭結成同盟。1383年,雙方發生第一次大的衝突。這一年,葡萄牙國王費迪南一世去世,沒有留下男性繼承人,王位便由他的獨生女繼承,而她當時已經嫁給了卡斯蒂利亞國王胡安一世。
胡安一世宣佈繼承葡萄牙王位,但沒有得到葡萄牙貴族的支援,他們反而推舉了王室的一個私生子若昂一世繼承了王位。
兩國之間戰爭爆發,胡安一世發兵進攻葡萄牙,但被英普聯軍擊敗。由於當時卡斯蒂利亞收復失地運動還沒結束,還要同穆斯林作戰,所以胡安一世雖然不情願,但還是承認了若昂一世對葡萄牙王位的繼承資格。
戰後,若昂一世與英國簽署《溫莎條約》,宣佈英普兩國是永久聯盟,這一條約經過多次調整和確認,直到今天仍有效。就這樣,葡萄牙獲得了英國這一強大盟友,成為對抗西班牙的強力外援,這也是保障葡萄牙免於被西班牙吞併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簽訂合約的同時,若昂一世還迎娶了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孫女,把英國王室體制引入葡萄牙。
1415年,若昂一世和其子亨利率軍征服了非洲西北角的休達,拉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葡萄牙憑藉地理優勢,成為大航海時代的先行者,率先在非洲西部和南美洲建立起龐大的海外殖民帝國。
回過頭來,我們再說下葡萄牙東面的局勢。1469年,卡斯蒂利亞公主伊莎貝拉和阿拉貢王子費爾南多聯姻,此後兩人各自成為兩國的君主,透過這場聯姻將兩個王國聯合起來,西班牙王國作為一個共主聯邦就此形成。
在這個過程中,因為葡萄牙率先完成統一併開啟了大航海,實力大增,所以還曾因為與卡斯蒂利亞公主的婚姻關係,發動對卡斯蒂利亞王位的爭奪,但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1492年,西班牙攻克穆斯林在半島的最後一個據點格瑞那達,長達七個世紀的收復失地運動結束,整個半島再次成為基督徒的領地。
此時,沒有穆斯林這個外敵,西班牙開始騰出手來對付擋住它進入大西洋的葡萄牙。尤其是到了16世紀,哈布斯堡的查理五世掌控了西班牙,將德意志、西班牙、荷蘭、義大利聯合起來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哈布斯堡帝國,加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此時的西班牙已經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查理五世統治範圍
但偏偏這個最強大的國家連半島都沒有統一,最優良的一塊地方被葡萄牙佔領著,這讓西班牙帝國耿耿於懷,機會很快到來。
1578年,葡萄牙國王在同摩洛哥的戰鬥中戰死,沒有留下子嗣。他的叔祖父已然64歲高齡還是紅衣主教的恩裡克一世成為新國王。但僅過了兩年,恩裡克也去世了,同樣沒有留下子嗣,由此葡萄牙再次出現王位繼承危機。
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抓住機會,在1580年6月率軍入侵葡萄牙。此時葡萄牙對西班牙的態度沒有第一次時那麼有敵意,國內的貴族對西班牙反而持歡迎態度。
因為此時葡萄牙經濟主要仰賴於廣闊的海外殖民地,而英法兩國的快速崛起,開始對葡萄牙的海外利益產生威脅。西班牙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如果和西班牙合併,葡萄牙的海外利益就能得到保障。所以這次西班牙入侵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平定了國內動亂,腓力二世成功奪取葡萄牙的王位。
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劇照
西班牙和葡萄牙正式合併,伊比利亞半島終於迎來了統一。為了穩定局勢,西班牙並沒有強行改變葡萄牙的政府機構、法律制度等,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葡萄牙對西班牙的吞併並沒有產生太大的仇視心理。
尤其是在西班牙艦隊的保護下,葡萄牙對外貿易得到了長足發展,海外殖民地統治更加穩固。
但開頭我提到了,葡萄牙在歐洲是比較早產生民族主義概念的,下層民眾對西班牙的統治十分牴觸,西班牙是入侵者,必須被趕出去的觀念一直沒有改變。
尤其是西班牙陷入同荷蘭的八十年戰爭以及席捲全歐洲的三十年戰爭之中,作為西班牙附庸的葡萄牙不可避免地承受戰爭之苦,被拖入戰爭的泥淖之中,開始揹負戰爭帶來的沉重的經濟負擔。
此外,西班牙海外殖民地的白銀大量湧入半島,使得半島內部通貨膨脹加劇,葡萄牙經濟困境愈發明顯。
這一系列因素,最終導致了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決裂。
1640年,葡萄牙人爆發起義,將兼任葡萄牙國王的腓力四世廢黜驅逐,葡萄牙經過60年後,再次從西班牙版圖中獨立出來。葡萄牙為了避免再次被吞併的危險,重新投入到了英國人懷抱之中。
經過三十年戰爭以及後來的七年戰爭,英國打敗西班牙和法國,成為海上霸主,越來越衰落的西班牙再也無力去吞併在英國人庇護下的葡萄牙。
而西班牙在18世紀初哈布斯堡王朝絕嗣後,王位傳到了法國波旁王室手中,從此西班牙與法國聯合在了一起。
現任西班牙國王仍是波旁家族後裔
從此以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關係,更多地取決於英國和法國這兩個強國的關係。西葡關係成了英法關係的一個縮影。
到了19世紀,美洲掀起了反殖民運動的浪潮,西班牙和葡萄牙都丟失了在海外的大片殖民地。而在工業革命中,兩者也都落後於英、法、德等歐洲其他國家,逐漸淪落成歐洲的二流國家,再也未能恢復到15、16世紀的輝煌。
到了現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處境更加糟糕,成為歐洲經濟狀況最差的國家之一,和義大利、希臘並稱為“歐豬四國”(葡萄牙Portugal,義大利ltaly,希臘Greece,西班牙Spain,首字母合在一起為pigs)。
此時,西班牙解決國內矛盾尚力不從心,更不會有吞併葡萄牙的幻想了。所以,現在的西班牙在西邊仍然被葡萄牙啃去一塊最肥沃的領地,版圖看上去像殘缺了一塊。未來如果沒有非常特殊的情況,恐怕這種局面也很難改變了。
除了西邊葡萄牙,西班牙南邊還有具有重要戰略位置的一塊地同樣被另一個國家所佔據。這個地方就是扼守地中海出口的直布羅陀,而佔領它的國家是葡萄牙的盟國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