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的戰爭觀差別在哪裡?從對待撤退這個問題的態度上,我們可以窺見一二。
一、
斯大林的態度是:
1. 絕不後退一步!
2. 蘇聯沒有俘虜,只有叛徒。
3. 在蘇聯軍隊中,撤退比前進更需要勇氣。
所以,在東線,蘇軍初期失勢時,前進不得,後退無路——
明斯克戰役,蘇軍50萬人慘遭圍殲;
斯摩稜斯克戰役,蘇軍45萬人慘遭圍殲;
基輔戰役,蘇軍66萬人慘遭圍殲;
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蘇軍67萬人慘遭圍殲。
在斯大林格勒極其緊張的嚴峻時刻,斯大林釋出了著名的“一步也不許後退!”第227號命令——“沒有上級的命令,不得後撤半步。無論他是連長、營長、團長、師長、政委,只要是在無上級指揮官的命令情況下擅自撤退,他就是叛徒,他就要被當作祖國的叛徒而受到處理。”
據統計,整個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蘇軍督戰隊一共攔截了140775名從前線撤退下來計程車兵,其中:3890人被捕,1189人被執行槍決,2961人被送往蘇聯紅軍懲戒營。
一個又一個幾十萬的傷亡和俘虜,最終累積成蘇聯在二戰中的上千萬軍人犧牲。
也許很多人會感慨斯大林和他的政府過於嚴酷和殘暴。但別忘了,即使是赫魯曉夫的兒子,被德軍俘虜並被蘇軍救出後,依舊難逃一死;即使是斯大林自己的兒子,被俘後面對希特勒要拿保盧斯來交換的條件,他依然決絕地說出“我絕不拿一個元帥去換一個士兵”。
毫無疑問,當時正是以斯大林為核心的蘇聯政府展現出的史無前例的魄力,才保障了衛國戰爭的勝利。我們不應該做只會批評的事後諸葛亮,在當時即將亡國滅種的殘酷戰爭條件下,君有其它萬全之策嗎?
二、
而在西方,在類似的問題上卻是另外一番場景。
1940年5月21日,德軍直趨英吉利海峽,把近40萬英法聯軍圍逼在了敦刻爾克這個僅有萬名居民的小港。
形勢萬分危急,敦刻爾克港口是個極易受到轟炸機和炮火持續攻擊的目標。如果四十萬人從這個港口撤退,在德國炮火的強烈襲擊下,後果不堪設想。
就在德軍停下休整的間歇,英國政府發動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大規模撤退行動,動員了幾乎能夠動用的一切海上運輸力量,在一個星期左右時間裡,救出了三十三萬六千人。雖然幾乎所有的重型裝備都丟棄了,但為未來的戰略反攻儲存了最有價值的有生力量。
丘吉爾曾這樣評價敦刻爾克大撤退:我們不要把這些援救說成是勝利,戰爭不是靠撤退而贏得的,但是,在這些援救中卻孕育著勝利。時至如今,這場撤退在西方二戰史中依舊佔據重要地位。
1942年2月15日,日軍攻陷新加坡。
數量佔優、裝備水平至少旗鼓相當的8萬英軍正式向3萬日軍投降,加上之前在馬來半島被俘的5萬人,極短時間內就有十多萬英軍成為日軍俘虜。可以說,這是日不落帝國從未有過的恥辱。
三、
很多人的共識,面對彈盡糧絕,西方人總是會很輕易地投降,但是東方人會選擇繼續戰鬥,直到戰死;英法美和中日俄的軍隊風格明顯的區別即在於此。
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人說這是因為東方講道義,西方講價值觀。
東方人更在乎自身揹著的榮譽和精神。
從古代開始,東方文化就將“犧牲精神”看得很重,不管是為國效力,還是戰死沙場,這些精神都是值得稱讚的。“馬革裹屍”這個詞,早在漢朝就已出現。對於東方人來說,榮譽在前,生死在後。關於國家,關於百姓,關於家人,要守護的東西太多了。
東方文化中強調“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所以在戰爭中,遇到彈盡糧絕的情況,戰士們都會拼盡最後的力氣殺敵,視死如歸。對於他們來說,投降就意味著恥辱,而往往投降的敵軍會變成奴隸。與其苟且偷生,還不如為國捐軀。
所以我們才能在東方的歷史中看到如此之多的英豪。他們決不投降,直至戰盡最後一滴血。
而西方的價值觀是以人為中心的,這個價值觀滲透到每個人的骨子裡,可簡單理解為“除了生命之外,其他的東西都不是那麼重要”。
如果自己盡了全力,在除了死亡沒有第二個選擇的時候,那麼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只有保全自己的性命才有翻盤的機會。國家也不會蔑視你的經歷,即使你投降成為俘虜,你依然會受到這個國家的相對照顧。
當然,由於某些歷史原因,比如西方國家曾長期實行僱傭兵制度,對於這些僱傭兵來說,輸贏只是結果,而生命是他們自己的,這也是一些影響的因素。
文化起源不同,發展經歷不同,所以造就了不同的價值觀。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就看在殘酷的戰場上,精神、意志、本能,哪一個更佔上風。
關注號——“韋老師講二戰史”,
將為您呈現更多鮮為人知的二戰軼事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