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和象徵,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我們常稱自己是“龍的傳人”,可是你知道嗎?從遠古史前開始,龍的形象就有跡可循了。
流傳千古的紅山豬龍
我國已知年代最早的龍形象,發現於遼河流域距今8000年左右的興隆窪文化。2002年至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該文化的祭祀坑中,發現了用野豬的頭骨和石塊、陶片堆積出的S型軀體,這是遼河流域地區豬首龍形態的萌芽。而大家更熟悉的紅山玉龍,則是距今6000—5000年遼河流域紅山文化先民創造的產物。
紅山先民似乎對龍懷有特殊的情感,他們創造了許多不同種類的龍,玉雕龍、彩繪龍、泥塑龍……最具代表性的莫過玉龍,主要包含C形玉龍和玉玦形龍兩類。C形玉龍,顧名思義體呈“C”形,頭部窄長,吻部前伸,雙目呈水滴狀,頸部正中豎起一道恰似飄揚的勾角。目前,有正式出土地點的C型玉龍僅有兩件。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劉國祥在《追尋紅山玉文化五千年》中詳細分析了這種玉龍,他認為“C形玉龍頸部豎起的勾角不應為鬣,應為表示飛翔狀態的羽翼”。
牛河梁積石冢墓中的紅山玉龍(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圖片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泥火幻彩:聽小姐姐講彩陶》)
另一種紅山文化玉龍——玉玦形龍,不僅數量多,分佈廣,而且造型特徵鮮明。比如這件出土於遼寧凌源牛河梁積石冢墓中的紅山玉龍,較之C型玉龍,整體顯得厚重圓潤,首尾間留有空隙,形似玦,故稱“玉玦形龍”。身體蜷曲成橢圓形,所以也稱“蜷體玉龍”。龍頭部較大,前額微凸,兩圓弧形立耳外撇,以陰線雕出面部圓目、口及吻部褶皺,線條極淺,是高度概括化的豬首形象,所以考古學界由此將這樣的玉龍稱為“玉豬龍”。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鄧淑蘋則將紅山的兩種玉龍都視作“胚胎形玉器”。所謂“胚胎形玉器”就是指玉龍器形蜷曲,器表光素,只有頭部雕琢出五官,有如哺乳動物胚胎初期模樣,頭頂有一對短立耳,鼻吻短,多皺褶的“豬龍”,可能是“虎胚胎形玉器”。但如果頭部有拉長翹鼻頭,腦後,披長髮鬣,就可能是龍胚胎形玉器,也就是“C型龍”。
遼西地區的龍為什麼和豬關係如此密切?劉國祥認為這跟遼西地區旱作農業有關,“遼西地區以山地丘陵為主,是種植粟、黍等的旱作農業的重要起源區。紅山文化中期以後,旱作農業的發展和成熟助推了文明社會的誕生,但乾旱是困擾農業生產的最主要因素,祈雨、祈求農業生產的豐收成為紅山文化晚期宗教祭祀典禮的核心內涵”。考古工作者曾在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的女神廟中發現了一處豬神塑像,證實了紅山先民對豬的特殊信仰。
其實,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史前文化遺址還發現了隨葬豬下頜骨的墓葬。畢竟,豬是史前先民最早馴化的一批家畜,不僅能為人們提供重要的食物補充,還常在祭祀活動中充當祭品或伴隨墓主下葬。隨葬的豬可能是供奉墓主人的吃食,也可能象徵著財富以彰顯墓主人的富有。
值得注意的是,史前時期雖然交通不便,但凝結著紅山先民獨特的崇龍禮俗的玉龍,竟然從西遼河一帶南向擴充套件,還影響了長江中游的肖家屋脊文化,以及長江下游江淮地區的凌家灘文化、環太湖區域的崧澤文化晚期和良渚文化早期。
對比考古發掘出土的龍形玉器,我們不難發現史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玉龍與紅山文化玉龍的神似之處。
請橫屏觀看
紅山文化與崧澤文化玉龍
1. 遼寧牛河梁遺址出土紅山文化玉龍 2.內蒙古敖漢旗大五家村遺址出土紅山文化玉龍 3.浙江海鹽仙壇廟M51:2崧澤文化龍形玉飾 4.浙江桐鄉普安橋M8:28崧澤文化玉龍首 5.浙江餘杭官井頭M65:20(左)、 M47:9(右)崧澤文化龍首環。
(圖片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玉韞·九州:中國早期文明間的碰撞與聚合》)
玉玦形龍 湖北省博物館藏
距今4200—3800年的肖家屋脊文化時期,是長江中游史前玉器發展的高峰。其玉器主要出土於非本區域文化傳統的甕棺葬中,比如這件的這件玉玦形龍,出土於湖北省天門市肖家屋脊遺址 6 號甕棺墓中。龍首尾相銜,在玦口處斷開。龍上頜尖凸,下頜短縮,額部有一道凸稜,頸後有披毛,尾為鈍尖形。
(圖片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玉韞·九州:中國早期文明間的碰撞與聚合》)
婦好墓出土的虎胚胎形玉器(左)和龍胚胎形玉器(右)
(圖片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玉韞·九州:中國早期文明間的碰撞與聚合》)
鄧淑蘋認為,史前時期的華夏大地上,“可能發生過三次有關祭祀用玉禮器的不接壤‘上層交流網’的運作”,其中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間,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以東,位於北方的遼西地區與位於南方的巢湖—太湖地區發生了“動物精靈崇拜”(簡稱“物精崇拜”)交流。參與了諸多良渚文化遺址發掘的劉斌在《神靈與藝術的結合》一文中也說到,“龍形玉器在崧澤文化晚期突然出現,相當於紅山文化晚期和凌家灘文化階段,是遠距離文化交流影響的結果”。
到了商晚期,遠古的‘物精崇拜’信仰再度茁壯,動物主題玉雕中非常流行,軀體上多雕刻迴繞細密紋飾,並且大多被縫綴在巫師作法時所穿“寶玉衣”上。婦好墓中出土了很多這類玉器,正是因為婦好掌握著祭祀大權。
兩週時期,紅山文化玉玦形龍以其神秘的形象、深刻的內涵,成為貴族收藏的物件。
這是一件典型的紅山文化玉玦形龍,出土於陝西韓城梁帶村春秋早中期的芮姜夫人之墓。該墓規格頗高,僅玉器出土數量就多達 500 件(組), 玉器年代從新石器時代至兩週時期不等,應該是 芮姜夫人平生的收藏。不同時代的玉器共集一墓,既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地位與財富,也為研究古代玉器的雕琢工藝及流變提供了重要素材。
(圖片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玉韞·九州:中國早期文明間的碰撞與聚合》)
這件玉土於陝西鳳翔南指揮鎮戰國中期秦墓,具有明顯的紅山文化玉器風格。玉龍雙耳上聳,首尾相連;淺浮雕雙眼,扁吻部突出,以細陰線表現嘴巴,生動傳神。遠在北方地區的紅山文化玉禮器,數千年後卻出現在陝西的秦墓中,玉器及玉文化傳承之廣博與深遠,由此可見一斑。
(圖片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玉韞·九州:中國早期文明間的碰撞與聚合》)
虎嘯龍吟的西水坡蚌塑龍
距今6500年前後,河南省濮陽縣西水坡仰韶墓地中,發現了用蚌殼拼砌的龍的形象,與蚌塑龍共出的還有蚌塑虎,它們被精心地擺砌在墓主人身體兩側。這條龍長約1.8米,龍首、龍身、龍尾、龍爪一應俱全,就連眼、耳、角、舌這樣的細節也清晰可見。如此,一條張牙舞爪、昂首欲飛的龍的形象就被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西水坡遺址的蚌塑龍形制如此巨大、刻畫的如此生動,被稱為了“中華第一龍”。
“濮陽龍”一經發現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有人認為墓主人身旁的蚌塑龍虎是原始宗教遺蹟,墓主人則是通天的巫覡;有人認為龍虎是武力和權力的象徵,用蚌殼精心擺出的龍虎圖案,代表了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還有人認為西水坡的龍虎是墓主人神靈的化身……關於這種龍形象的原型,有人則認為可能來源於揚子鱷。西水坡墓地的蚌塑龍是仰韶文化龍形象的典型代表,而渭河流域的先民們,還將“中華龍”精心繪製在絢麗多姿的彩陶上。
西水坡遺址的蚌塑龍虎
遨遊水中的半坡魚龍
在彩陶上繪製龍紋,源頭可以上溯到距今6000年左右的半坡文化。這件出土於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鳥銜魚紋彩陶壺,壺身生動地繪製著一幅《水鳥銜魚圖》:鳥咬住了魚尾,魚在奮力掙扎。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那條被水鳥銜住尾巴的大魚,背部和腹部的鱗紋並不對稱,鱗片也和普通的魚鱗不同,像魚又非魚,有研究者認為,這是最早的龍紋之一。
鳥銜魚紋彩陶壺
半坡文化 陝西省寶雞市北首嶺遺址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圖片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彩陶·中華:中國五千年前的文化融合與統一》)
半坡文化彩陶壺上的龍,明顯保留了魚的特徵:有鱗、身體像魚,在水中遨遊。不難理解,自然界中的魚是史前先民最親密的夥伴。魚擁有靈活的身體,不僅能在水中游動自如,還擁有超強的繁殖能力。每當遇到洪水災害時,先民們便更加渴望能像魚一樣掌握在水中生存的本領。於是,他們將生活在水裡的魚視作崇拜的物件,再經過誇張處理,就產生了龍。
我們從後世的文獻典故中,也可以窺見魚和龍的密切關係。比如《採蘭雜誌》有云,“鯉魚一名稚龍”。《太平廣記》中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者便化為龍”的記載;古詩云“庭栽棲鳳竹,池養化龍魚”。成語中還有“魚龍變化”“魚龍混雜”的說法。這樣看,半坡文化彩陶上的魚很可能就是“中華龍”的母題和原型之一。
穿雲戲珠的廟底溝走龍
繼半坡文化後,距今5600年—5000年的廟底溝文化楊官寨的先民,也在彩陶上創制著他們心目中的龍。廟底溝文化主要分佈在關中、晉南和豫西一帶,而位於陝西高陵的楊官寨遺址聚落,不僅發現了超大防止,還是迄今發現的廟底溝文化遺址中唯一擁有完整環壕的史前聚落。
楊官寨遺址出土的龍紋彩陶缽(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圖片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泥火幻彩:聽小姐姐講彩陶》)
在這件彩陶缽上,楊官寨先民用黑彩繪出兩組動物紋,每組都由一大型四肢動物和一大圓點構成。動物的輪廓十分清晰,動物整體呈橫向“S”狀,它們有著如鱷魚一般的長吻;耳朵似鹿耳一般貼於腦後;四肢向後彎曲,有像鳥一般的尖爪;尾巴細長上翹,好似蛇一般;屈身弓背,又好像虎豹一般蓄勢待發。兩組圖動物略有區別,一隻尾部上翹得更明顯。看來繪彩者似乎還刻意區分了雌雄個體的性別。
特別有趣的是,兩隻動物口部正前方都繪了一大圓點,似太陽又似蛋卵。《莊子》中記載“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通雅》中也有“龍珠在頷”的說法,或許我們可以認為陶缽上的紋飾表達的是“一雌一雄,雙龍戲珠”的情景。因為在楊官寨遺址的另一件彩陶盆上,也發現了類似的動物紋飾。
楊官寨遺址出土的兩幅龍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圖片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泥火幻彩:聽小姐姐講彩陶》)
這件陶盆外壁上腹的兩隻動物圓頭尖嘴、身軀瘦長、尾巴拖曳、四肢伸展、三爪張開。乍看上去有些奇怪,但對照上文那件彩陶缽來看,不兩隻動物也是龍,只是採用了俯視視角來呈現。
總之,廟底溝文化將不同動物的特徵雜糅為一體而創造龍的做法,不僅是對半坡“龍”形象的昇華和改進,創造出中原地區早期複雜的龍形象。
象徵王權的陶寺蟠龍
比廟底溝文化晚了1000多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是一座面積達280萬平方米的大型龍山文化遺址。在這裡,考古人員發現了規模空前的城址、高等級的墓葬、最早的觀象臺、規劃明確的宮殿區、手工業區和倉儲區。大量珍貴的文物競相出土更是震驚了海內外。其中,繪有龍紋的彩陶盤成為陶寺遺址的一大特色。
與此前的龍紋相比,陶寺的龍紋更為具象化,與現代認知中龍的形象頗為接近。
陶寺遺址出土的彩繪蟠龍紋陶盤(圖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提供)
(圖片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泥火幻彩:聽小姐姐講彩陶》)
比如這件彩繪蟠龍紋陶盤就十分典型。陶盤由泥質灰陶繪彩燒製而成,造型本沒有奇特之處,只是盤中用紅彩繪有一條盤龍,好似一條長蛇。與蛇不同的是,這條龍頭部兩側有耳,吻部微張,露出鋒利的牙齒,嘴中還吐出一段麥穗狀長芯。龍頭與龍身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龍身以間隔彩繪表現鱗甲,尾 部收縮成尖,無角也無爪。遠遠看過去,盤中的臥龍彷彿活了一般,分外靈動。
紋飾如此考究、神秘的蟠龍紋盤並非孤品,而是程式化、批次化的產物。迄今為止發現的龍紋彩陶盤已不下10件,除了陶盤的大小略有差異外,紋飾的表現手法相差無幾,並且皆出土於陶寺遺址早期的超大型墓葬內,與玉鉞、石磬、鼉鼓、陶鼓等禮器同出,所以極有可能是禮器,用於某種特定的儀式與場合,供特定的人——墓主人使用。這種將龍與禮制、權力相聯絡的做法,恰如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對龍的理解。也許王權與龍的聯絡可以上溯到4000年前的陶寺遺址。
《爾雅翼》中記載龍有九似:“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西漢時期,糅合了多種動物特徵的龍與我們腦海中龍的形象已經別無二致了。
西漢 龍紋牌飾 陝西曆史博物館藏
這件玉牌。青綠色,器體扁平,雙面琢紋。龍回首上揚,作盤踞狀。龍身蜷曲,尾分雙叉。周身陰刻細密 谷紋,龍爪刻三道細線紋。除圓形龍眼外,又在龍身、龍爪處鑽五個小孔以便縫綴佩戴。雕琢精細,線條流暢利落,是漢代龍紋玉器的經典之作。
(圖片來源:陝西曆史博物館《玉韞·九州:中國早期文明間的碰撞與聚合》)
龍,是中國古代先民創造出來的神靈動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印記。“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史前時期有跡可循的“龍”也各具特色,成為中國古代龍文化中一道別樣的風景。無論是紅山文化的豬首玉龍、半坡文化的水中魚龍、廟底溝文化的伏地走龍,還是陶寺文化的蜷曲蟠龍,史前先民以他們崇敬的一種或多種動物精靈為原型,注入浪漫而誇張的想象,塑造別具一格的龍文化。遠古“中華龍”雖變化萬千,但其表現出的突出文化共性,卻成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化”的真實寫照!
作者:陝西曆史博物館 王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