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秋時期的紛爭與鬼谷子的崛起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動盪紛爭的時代,諸侯國之間戰爭不斷,群雄逐鹿,想要稱王稱霸。在這個時期,軍事家崛起,許多兵家著作問世,代表了當時軍事思想的進步。鬼谷子就是活躍在這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之一。
鬼谷子原名蘇秦,生活在戰國初期,他住在鬼谷之中,深諳兵法,以教導後進而聞名。鬼谷子將自己的軍事思想著書立說,並收錄在後來的軍事典籍《六韜》中。他開創首創道家兵法學說,強調以柔制剛,出奇制勝。鬼谷子以巧妙靈活的兵法著稱,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鬼谷子收了許多弟子,其中最出色的有四人:孫武、孫臏、龐涓和商鞅。他們都成為春秋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在歷史上留下了卓著的一頁。
二、孫武剛烈而自負,早逝疆場
孫武是鬼谷子的大弟子,深得鬼谷子真傳,是一位傲氣沖天而又十分自負的人。據《戰國策》記載,孫武曾向鬼谷子自誇:“天下英雄,唯我與老師而已。”
孫武剛烈過人,輕視當世豪傑,自認無人能敵。前658年,齊國大夫田開疆大討孫武,雙方大戰。據《史記》記載,當時“三軍之眾若一人,鋒發聲同,地裂山摧,鳥獸散亡”。經過激戰,孫武終因孤軍深入而戰死沙場。
孫武雖然武藝高強,但過於自負狂妄,小瞧敵人,最終導致失敗,可謂成功之秘密是謙虛,失敗之淵藪原是驕傲。他雖然早逝,但對後世的兵法發展仍有一定影響。
三、孫臏遭挖膝後更勇毅,終報仇雪恨
被折磨多時後,孫臏終於在齊國使者的救助下襬脫魏國的禁錮。他來到齊國,得到田忌的賞識,重新開始了政治生涯。
前342年,魏國伐趙,趙國求救於齊。齊王派遣孫臏和田忌率軍救援。孫臏運用圍魏救趙的戰術,成功解趙國之圍,大敗魏軍。這次失敗使魏國元氣大傷。
前341年,魏國再次攻打趙國盟友韓國,齊國再次出兵援助。在馬陵之戰中,孫臏用計誘使龐涓中箭身亡。至此,孫臏報了當年被挖膝之仇,重新樹立了自己的威信。
孫臏以聰明絕頂的頭腦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在痛苦的折磨中仍屹立不倒、轉敗為勝。他的經歷成為後人學習的楷模,激勵人們在艱難困苦中仍要奮力向前。
四、孫臏採用殘忍手段,功過參半
儘管孫臏最終戰勝龐涓、報仇雪恨,但他在戰爭中的所作所為也頗受非議。據山東出土竹簡記載,在圍魏救趙中,孫臏派2萬多兵力較弱計程車兵去攻打魏國強城,造成重大傷亡。這些士卒無辜犧牲,被視為冷酷利用。
此外,孫臏在戰術運用上也不乏殘忍手段。他多次佯裝不戰而引誘敵人深入,然後突然反擊,殘殺對方。這種殘酷戰術為他贏得勝利,但也留下不仁之名。
總體而言,孫臏立下汗馬功勞,但手段過於殘忍。如果他能更仁厚一些,哪怕犧牲些戰果,也許會更受後人推崇。當然,戰國時期強者為尊、取勝的現實也令人嘆息。
五、戰國策士慣用殘酷手段,反映時代冷漠
在戰國時期,殺伐決斷、fish取勝的思想盛行,各國都使用殘忍手段爭霸天下。這從孫臏的做法中可見一斑。
據《戰國策》記載,趙君棄城而走,被楚軍追至,趙君命令將士:“有敢言降楚者,斬!”楚將龔遂率軍磨刀於城下,士卒皆驚恐。趙將賀說:“士卒之恐,甚於刀斧,請磨刀以威之。”於是龔遂磨刀三日,趙軍降。手段之殘酷,可見一斑。
戰國諸侯以國爭霸,用人無惡,都不擇手段。這導致戰國策士標榜殘酷、利害,不顧人倫和倫理。孫臏殘害敵國士卒,只是這個時代的寫照。時代的背景也為他們的做法提供了土壤。
六、孫臏功過值得商榷,最終為國家利益
對孫臏的功過評價,歷來眾說紛紜。有人批評他殘忍無道,更有人褒揚他報仇雪恨。筆者認為,應當站在歷史的角度看待問題。
孫臏主要功績是助齊國戰勝魏國,維護盟國。這對齊國國力增強大有裨益。其殘忍手段雖可非議,但放在戰國背景下也情有可原。最終,他忠於國家,報效君主,這可受到肯定。
孫臏作為傑出軍事家的地位無可否認。他悲慘的遭遇也讓人唏噓。放在任何時代,一個奮鬥不懈、百折不撓的人都值得尊重。
綜上所述,孫臏功過值得商榷,但他最終為國家利益出力甚多。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孫臏的奮鬥歷程054仍富有啟迪意義。這段歷史留給我們的思考154也十分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