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唐代詩人汪遵,在《詠長城》裡寫道:“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讚歎長城的固若金湯,讓蕃戎蠻族們不敢來侵犯中原。
偉大領袖毛主席,在《清平樂·六盤山》中寫道:“不到長城非好漢。”可見,在每一個奮勇上進的人心裡,長城都好似“朝聖”般的存在。
(慕田峪長城)
就連西方學者,都曾無比感慨地表示:秦始皇修築的長城,保護了中國,卻害慘了歐洲。
中國的長城,為什麼會連累歐洲?它到底又防住什麼?想知道答案,得從長城的建造說起。
一、長城的修築歷史
長城是中國古代建築和防禦工程的代表之一。其建造時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紀,持續修建了2000多年,總長度更是達到20000多千米。
其中,長城較為重要的修築階段,主要包括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及明清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
在春秋戰國時期,為穩固邊境,保衛領土,各諸侯國修建城牆,來防禦鄰國的攻擊。這便是長城的雛形。
但這些城牆並不連續,也沒有標誌出明確的邊界。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齊國修建的齊長城,它是最早的被記錄下來的長城之一,被稱為“長城之父”。
(齊長城)
秦漢時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為鞏固政權,維護國家的統一,秦始皇下令修築長城。透過維修和連線秦、趙、燕等戰國時期的長城,讓秦長城連線到一起。
到公元前215年,蒙恬率30萬大軍擊退匈奴後,秦國便築起“西起臨洮,東止遼東”的長城,長度萬餘里。從秦長城開始,中國便有了“萬里長城”之說。
(秦長城)
到了漢代,匈奴曾屢屢入侵中原。因長城年久失修,匈奴騎兵能輕鬆突破長城阻礙,到中原地區進行燒殺搶掠。
漢武帝登基後,連續討伐匈奴,並開始修復秦長城,修築新的外長城。漢長城沿用秦始皇的修建計劃,加強邊境地區的防禦措施,逐漸形成較完整的長城體系。
明清時期
在明代,長城經歷了最後一次大規模修建。明長城的建設集中在北方,特別是在現今河北、山西、陝西等地,是現代長城的主要組成部分。
在明朝200多年的統治中,為使北方邊疆得到鞏固,防禦來自蒙古、女真等族的入侵,幾乎從未停止修築長城。
(明長城)
清代也修建了很多長城,但這些長城主要是為鎮壓內部起義,逐漸失去抵禦外族侵略的功能。
由於清長城建造較粗糙,儲存下來的不多,無法與明長城媲美,但它仍被視為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文化遺產。
縱觀長城的修築歷史,其作用幾乎都是為了防禦。其核心,非“抵禦外族入侵”莫屬。
二、抵禦外族入侵
儘管長城延綿不絕、壯麗巍峨,但平均7.8米的高度,不免讓人對它的防禦作用產生懷疑。
如果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長城的防禦作用,可謂不堪一擊。但在冷兵器時代,長城抵禦侵略、穩固邊防的作用,卻非常重要。
修築長城一般是藉助蜿蜒曲折的高山,依山而建。就算長城本身的高度不高,但憑藉山勢的險峻,外族入侵者想要爬上來,難度可想而知。
(依山而建的長城)
在古代,外族入侵以北方的遊牧民族為主,如匈奴、蒙古、女真等。與中原地區相對安穩的農耕不同,遊牧民族在草原地區,以放牧狩獵為生,生活條件艱苦。
遊牧民族有個非常重要的本領,騎馬。當中原地區糧食豐收,或者草原地區遇到大災時,他們就會騎著戰馬,闖入中原進行掠奪。
在一馬平川的平原,遊牧民族的騎兵,可以用“無敵”來形容。但有了長城之後,他們“騎馬打天下”的作戰方式,就顯得不那麼靈了。
即便人能翻山越嶺,可對戰馬來說,爬山並不容易。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遊牧民族騎兵的機動性。修建長城,能有效地防止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南下。
(匈奴南下)
《過秦論》中曾記載,秦長城修築後,匈奴退卻七百餘里,不敢再來侵犯。可見,長城的確能讓邊防更牢固,國家更安全。
在明朝時期,修築長城從未中斷,還沿著長城陸續設立九個軍事重鎮,即“九邊重鎮”。不斷增強的防禦管理能力,也讓長城抵禦住蒙古軍隊的入侵。
由於長城難以攻破,北方遊牧民族只能調轉方向,把侵略的矛頭指向沒有高牆的歐洲,這可把歐洲害慘了。
美國曆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因長城攻不破,北方遊牧民族被迫西進侵擾歐洲。入侵的腳步,甚至抵達多瑙河、萊茵河。
由此可見,長城能夠有效防止外族入侵。但長城強大的防禦屬性,也離不開軍事部署與預警傳送的作用。
三、軍事部署與預警傳送
長城的防禦作用,離不開它的軍事部署能力。長城沿線設定了大量的軍事據點和兵營,用於防禦敵人的入侵和攻擊。
長城線上的每一個據點,都與周圍的防禦工事、各級的指揮中心密切相連。更高級別的指揮中心,則與統治中心王朝首都,保持著直接聯絡。
由此,便形成了一套,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分地守禦、重點設防的長城防禦屯兵系統。
長城沿線的兵力,少則千餘人,多則上萬人。作為長城基層駐軍場所的堡城,屯兵也有200-400人。
敵人來了,這些軍事部署和屯兵,能憑藉有利地形,既可設伏兵阻擊敵人,又能向敵人發起攻擊。
長城不僅可以防禦敵軍的進攻,還可以起到預警作用。長城上的烽火報警系統,就是邊防部隊用以報警的通訊系統,主要由烽火臺和臺兵組成。
當發生敵情時,駐守烽火臺計程車兵立刻點燃煙火,或者鳴放槍炮,懸掛帶有危險訊號的旗幟,將軍情資訊傳遞下去,讓後方及時知曉敵情,並做出應對措施。
在長城沿線上,作為重要通訊報警系統的烽火臺,一般會建在視野較為開闊的地方。這樣才能保證,燃起的烽火能夠被有效看見。
據出土的漢簡記載:烽火臺高16米餘,烽杆長10米,烽火臺之間的距離平均20-25千米。
(烽火臺)
作為資訊傳遞的平臺,除了烽火臺預警傳遞軍情,長城還擁有安全有效的驛傳交通系統。
長城防禦區內設定有驛傳交通、郵書傳遞的設施,並建立相應的制度。可以說,它是和長城防禦工程建設,同步發展起來的。
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為加強對全國的控制,以咸陽為中心,修築通往全國的“馳道”。其中,通往陝北上郡、寧夏、甘肅等地的道路,均與秦長城相連。
在漢代,如遇到緊急軍情,會選擇長城上的驛傳交通系統,用“檄”來傳遞軍情和上級命令,所有驛站都要給檄開綠燈。
(漢代檄書)
從長城的軍事部署,到烽火臺,再到高效的驛傳交通系統,讓長城的防禦體系更加完備。
不過,長城除了防禦與預警等在軍事上的功能,還有對經貿的保護作用。
四、經濟與貿易保護
別看長城平均7.8米的城牆低矮,或許在面對有備而戰的遊牧大軍時,未必能夠一直能阻擋得了。但在經濟方面,長城卻起到了經濟封鎖的作用。
由於長城的阻隔,中原地區的經濟在關鍵節點上,能夠處於壟斷地位。這對北方遊牧民族來說,無疑會造成經濟打擊。
長城橫亙在山巒之上,加上有重兵把守,無形中擋住自己的商人或商隊,前往遊牧民族地區做生意。
而長城上的關隘,就是控制商業流動的閥門。只要關閉隘口,關內關外的貿易則被完全封鎖。本就經濟不發達的北方遊牧民族,會因經濟封鎖而變得更加困難。
(山海關)
比如,明朝曾對後金進行過經濟封鎖。在關閉往來貿易後,遼東地區的米價一路飆升,達到八兩銀子一斗,棉布九兩一匹,蟒緞更開出二百兩一匹的高價。
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經濟上的制裁,導致北方遊牧民族國力衰弱、經濟蕭條,甚至出現社會動盪,從而無力發動入侵戰爭。
因沒辦法進行貿易交流,而關閉關隘後,又有大量的商業需求,商人便開始想盡辦法進行走私。而長城,也在一定程度上,擋住了走私和非法貿易。
長城的建造,使得中國的北方邊境更加封閉,走私者者更難越過邊境進行違法活動,有效保護國家經濟安全。
比如,明長城防禦嚴備、視野開闊,官兵可以在長城上,對邊境地區進行嚴密的監視和巡邏。一旦發現有非法貿易和走私行為,便可及時制止和懲罰。
(明長城)
在清代,還在長城周圍設立了關卡和海關,透過對邊境地區的管制和管理,有效地遏制了非法貿易和走私活動的發展。
由此可見,長城不僅為古代中國,提供軍事上的防禦。更在經濟上,透過封鎖與管控,保護中原地區的經濟與貿易。
隨著時代的發展,長城的防禦功能,早已被文化價值所替代。它展現出中國古人的智慧與魄力,更寓意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堅不可摧的民族意志。
雖歷經千年,如今長城依舊像一條巨龍,橫貫中國大陸,雄偉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