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原因出在制度上,東漢與曹魏的政治制度不同。
東漢皇帝是如何奪權的?
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漢桓帝劉志。
漢質帝去世後,由於沒有兒子,跋扈將軍梁冀與中常侍曹騰(曹操養祖父)擁立年僅15歲的劉志繼位為帝,是為漢桓帝。
由於皇帝未成年,由梁太后臨時聽政,由梁冀(梁太后的哥哥)掌控朝政,軍政大權都被梁冀控制。
劉志成年後,梁冀仍然掌控著軍政大權,而且梁冀膽大妄為,擅自誅殺朝廷命官太史令陳授,後來又派刺客行刺漢桓帝最寵愛的妃子鄧猛女的母親。
東漢小皇帝
劉志很生氣,準備誅殺梁冀,但由於忌憚梁冀在朝廷的權勢,也不敢擅自行動。
當時的梁家7人封侯,3人為皇后,6人為貴人,4人為大將軍,3人為尚公主,任卿、將、尹、校的57人,權傾朝野,而且耳目眾多。
梁冀還毒殺過皇帝漢質帝,劉志要是沒處理好,說不定死的可能是自己。
劉志非常謹慎,他找到了5個對梁冀不滿的宦官,為了避開梁冀的不滿,劉志與這五人在廁所歃血為盟,約定共同對付梁冀。
這五個宦官便是後來的五侯,分別是:唐衡、單超、徐璜、具瑗、左悺。
劉志讓宦官聯絡了一批劫持自己的朝臣,並讓尹勳持節收回兵符,派宦官具瑗司隸校尉張彪率領士兵一千多人包圍了梁冀的府邸,收回梁冀的印信,逼梁冀自殺,然後趁機抓捕梁冀的同黨,整個梁氏外戚集團被一網打盡。
漢桓帝
劉志由此收回皇權,並將協助自己剷除梁冀的五個宦官封侯,給予重任,由此引發五侯專權。
這是東漢時期一起非常典型的皇帝聯合宦官剷除外戚的例子。
東漢從第4位皇帝漢和帝開始,就出現了外戚專權和宦官亂政的局面,漢和帝10歲繼位,成後年的漢和帝聯合宦官與部分朝臣剷除了掌權的外戚竇憲,奪回皇權,就是那個燕然勒石的竇憲。
東漢第6位皇帝漢安帝劉祜13歲繼位,由鄧太后臨朝稱制,等到鄧太后去世,漢安帝成年親政後,又聯合宦官及外戚宋氏和閻氏族滅了鄧氏外戚集團,奪回皇權。
到漢順帝時期,梁氏外戚集團又崛起,後被漢桓帝劉志消滅,漢靈帝時期,外戚大將軍竇武企圖聯合太傅陳蕃及部分朝臣剷除宦官,但被宦官提前下手,竇武、陳蕃被族滅。
漢靈帝去世後,外戚與宦官鬥爭更加激烈,外戚集團的大將軍何進在袁紹的勸說下,企圖誅殺所有宦官,結果再次被宦官先下手為強,殺了何進。
漢靈帝
袁紹、袁術及何進部將闖入皇宮誅殺了所有宦官,由此導致了東漢的衰亡,後來就是董卓進京控制朝政與皇帝,一直到曹丕代漢建立魏朝。
從東漢的歷史來看,外戚專權是常態,由於東漢皇帝都活不長,新繼位的皇帝年齡就小,皇帝年幼不能理政,太后就會臨朝稱制,以決定天下大事。
太后是個女人,又居於深宮之中,不方便處理前朝政事,都會委託自己的親戚在前朝為官,這就造成了外戚專權的局面。
小皇帝長大後,想親政奪回屬於自己的皇權,一般都會等到太后去世,再聯合宦官與部分朝臣誅殺太后的外戚集團,皇帝親政後,繼續重用宦官與自己的外戚,然後就這樣一直重複。
東漢的政權雖然很亂,但由於外戚與宦官一直在鬥爭,反而導致皇權不容易被取代。
這就是微妙的權力平衡。東漢皇帝信任宦官甚至強於外戚與朝臣,甚至聯合宦官對朝臣實行黨錮,只要被定性為黨人的朝臣,終身不能參政。
東漢皇帝信任宦官
皇帝居於深宮之中,身邊的男人除了宮廷禁軍,就只有宦官,而宮廷禁軍大多被外戚權臣掌控,皇帝想要翻盤,就只能依靠宦官。
宦官能夠出入深宮與前朝,能夠代替皇帝傳達資訊與詔令,甚至還能把朝臣騙到宮中殺掉,比如大將軍何進就是這樣被殺的。
如果沒有宦官,皇帝就沒有依靠,即使皇帝想聯合朝中的正直大臣,連個傳話的人也沒有。
自從袁紹、袁術等人把宮中的宦官全部殺光後,東漢皇帝就徹底成為傀儡,再也沒能成功奪權。
東漢最後一次皇帝奪取就是衣帶詔,漢獻帝的外戚董承企圖聯合一批朝臣誅殺曹操,結果事敗被殺。
曹魏建立後,吸取了東漢的經驗教訓,為了避免外戚專權和宦官亂政,曹丕嚴格限制宦官與外戚,宦官不能參政甚至被寫進法律,外戚參政也被嚴格限制,甚至連同姓諸侯王也不得參政,看下曹丕對待曹植就會明白。
曹丕建魏,禁止宦官、外戚干政
曹魏的政權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曹丕、曹睿兩代皇帝都能夠做到政由己出。
尤其是魏明帝曹睿,繼位的時候已經成年,曹丕給他留的四大輔政大臣,曹睿基本上不需要。
這種制度初一看,也很合理,但有個致命缺陷,皇帝年幼怎麼辦?皇帝昏庸怎麼辦?
比如曹芳,他是曹魏的第三位皇帝,繼位的時候只有8歲,只能由大臣輔政了。
曹魏的太后不能臨朝稱制,因此也沒有外戚專權出現,曹魏的宦官不能參政,也就沒有宦官亂政。
曹睿選擇了曹爽與司馬懿輔佐曹芳,因此曹魏政權落在曹爽與司馬懿手上。
至高無上的皇權是不會憑空消失的,曹爽與司馬懿輔政時就發生了衝突,曹爽排斥了司馬懿,從而達到了專權的目的。
魏帝曹芳
從某種意義上說,曹爽專權時,他擁有與皇帝一樣的權力,卻沒有力量來制衡他。
曹芳成年後想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怎麼辦?
他看了看自己的身邊,沒有宦官,沒有外戚,兵權和政權被曹爽控制,朝臣大多依附於曹爽,他能夠依靠誰?
沒有人依靠。
東漢的皇帝還能依靠宦官,曹魏沒有宦官,自然不能依靠,所以曹魏的皇帝才能繼續當傀儡。
不是說外戚專權和宦官亂政能讓國祚延續,而是曹魏禁止外戚與宦官干政後,沒有其他力量制衡權臣,皇帝自然就只能是傀儡。
當司馬懿在高平陵政變中擊敗曹爽,司馬懿控制軍政大權時,此時的曹芳已經是個成年人了,他參與了一次奪權行動。
曹芳聯合中書令李豐及外戚張皇后的父親光祿大夫張緝企圖廢除司馬師,但事情敗露,李豐及張緝被滅族,張皇后被廢,隨後不久,曹芳這個皇帝也被廢。
後面的曹魏皇帝依然無法奪回皇權,只能繼續當司馬氏的傀儡皇帝。